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道德生活,是以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为绝对主导的,这种现象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便已形成,只是儒家学说在每个时代还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不同时代所遵循的儒家学说会有所不同。

虽然各个封建王朝从根本上来说遵循的都是儒家学说,社会上所遵守的都是儒家的道德,然而,每个朝代对于这种道德所遵守的严格程度是有所不同的。而在这种严格程度的不同,实际上隐含着的是封建王朝本身花费了多大的力气来推动这种道德在民间的执行。

封建王朝之所以愿意在社会上大范围地推广儒家道德,勒令民众必须遵守,是因为这种道德有助于维护其专断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王朝的道德要求严苛,那么便可以说明统治者对民间的控制严苛,该王朝的专制程度也就比较强。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得到汉武帝赏识与重用

在我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清王朝对于道德的要求是特别高的,对于民间的道德控制也是特别强的。这与清王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在封建专制统治上可以说是集历朝历代之大成,皇帝对于大臣和行政机构的控制、皇帝对于民间的控制、皇帝的大权独揽程度在清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就造成了清王朝的统治者特别严格地利用儒家道德作为统治工具,对大臣以及普通百姓进行道德上的严格要求,以此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这种做法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使得清王朝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前朝的特别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清王朝道德生活的突出特点。

程朱理学的独尊

在具体讨论清代道德生活的特点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清代所推崇和提倡的儒家道德主要是程朱理学中所提到的道德,清代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讲究的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内圣"是一切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通过道德上的自觉建立起一个理想型的人格,才能最终在外部社会中成就一番事业。从这个角度出发,程朱理学对于人们内心的修炼、对于个人对道德的严格遵守便十分看重,这就使得推崇并遵守程朱理学的人,必须严格地在道德上要求自身,尽力做到道德上的无暇,以此来建立一种理想的人格。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程朱理学主要代表人物

当程朱理学被应用到政治统治上之后,程朱理学对于道德的要求与追求便贯彻到了全社会,不仅作为士人的官员必须要严格遵守,普通的百姓也必须要在道德上严格地要求自身。清王朝通过政治力量在各方面全方位地推行程朱理学,以此来树立程朱理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唯一性,进而通过将皇帝本人化身为儒家学说、程朱理学的最崇高代表,将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

这种情况在中国此前的封建王朝中是比较少见的,就以清朝前的明朝来说,皇帝虽然拥有巨大权力,但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同样在政治上拥有不小的话语权,不仅如此,文官集团作为士人阶层的代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儒家学说的话语权。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便是明代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领域是并不统一的,反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甚至是"异端"的学说,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有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以及明末思想家李贽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程朱理学诞生与发扬的场地之一

明代的统治者虽然同样推崇程朱理学,但思想文化领域中不同学说的提出势必会影响明代政治统治的统一性与稳定性。清朝统治者便是吸取了这一教训,因而在各个领域不遗余力地推广程朱理学,使得程朱理学成为广大百姓生活中唯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具体来说,清代在道德领域推广程朱理学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皇帝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以及儒家学说的代言人,通过颁布谕令的方式来教育民众。例如,顺治皇帝颁布过《钦定六谕卧碑文》,康熙皇帝颁布过《圣谕十六条》,雍正皇帝颁布过《圣谕广训》,嘉庆皇帝则颁布过《四言韵文》,这些都是通过皇帝谕令的方式,以程朱理学为内容,教化百姓在生活中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其次,清代将道德要求进一步推广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私人领域,实现了道德要求的"全覆盖"。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雍正的《圣谕广训》

在清代以前,道德要求还大多局限于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领域,百姓在私人生活中虽然仍然需要遵循儒家道德,但并不会有来自社会和官府的严格监督,靠的基本上是个人的自觉。然而,到了清朝,官府开始就私人道德进行了细致的要求,例如赋予家长和宗族长老惩戒家中或族中不肖子孙的权力、禁止士人结社交等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王朝的专制和一统。

最后,通过将程朱理学及其道德要求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清王朝使得程朱理学成为了士人必须熟读且遵守的唯一儒家学说,士人无论是在读书生活中,还是在为官之后,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些道德要求。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法, 清王朝最终成功地树立了程朱理学在道德领域的独尊地位,而皇帝则通过把持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不仅在政治上控制了全社会,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对整个社会实现了完全的控制。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科举考试场景

清代道德生活的特点

程朱理学在道德领域的独尊造成了清代道德生活的一系列特点。程朱理学是一种极为理想化的学说,特别是在道德领域,它对于个人的许多道德要求是极难做到的。当程朱理学仍然是一种流行于精英阶层的中的学说时,这种理想化的道德要求也许还能得到很大程度的遵循,因为作为精英阶层的少数士人对于程朱理学是发自真心地拥戴的,是作为一种自发的道德准则来被遵守的。然而,当程朱理学中理想化的道德要求变为了一种全民必须强制遵守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之后,则势必暴露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所谓理想与道德之间的巨大差距,用我们今日的一句流行语来说,便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程朱理学的道德要求实在太过理想,导致大多数的民众甚至官员都难以达到其要求,这就造成一种现象,那便是一方面人们需要在表面上极力遵循程朱理学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在私下里却又干出许多违反程朱理学道德要求的事情。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宋明理学及其白鹿洞学院

例如,程朱理学要求官员必须要清高,必须要廉洁,因此不能亲近钱财,不能亲近商人,否则便会玷污作为士人的纯洁,然而,清代官员中的拜金主义确实十分盛行,经商之人也不在少数,所谓"民之贾者十三,而官之贾者十七",贪污腐败的官员更是不在少数。另外,程朱理学还要求人们必须要节欲、节俭,然而,清代社会上纵欲、奢靡的风气却是一点也不少。

清代的史料中对于这种道德上表里不一、自相矛盾的情况有过许多的记载。例如,《清实录》便批评过官员中满口仁义道德却贪污腐败者甚多的现象:"营中虚悬兵数,冒食钱粮,各处皆然。……武臣之中,勇敢果毅出力效用者多,而操守洁清者少",康熙皇帝也曾批评过官员在道德上言行不符的现象:"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终日讲理学,而所行之事全与其言悖谬"。清代许多曾被皇帝盛赞为清廉之人、操守可行之人,最后往往都会爆出贪污腐败的丑闻,不禁令清朝的众多皇帝都大感失望。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清实录》封面图

同时清代的思想家陈确就曾经对当时道德虚伪的现象有过精辟的总结:"今世所谓假道学有三种:一则外窃仁义之声,内鲜忠信之实者,谓之外假;一则内有好善之心,外无力善之事者,谓之内假;又有一种似是而非之学,内外虽符,名义亦正,而于道日隔,虽真亦假",由此可见,当时这种道德虚伪现象确不在少数。

清代的道德虚伪现象之所以普遍,实际上便是因为统治者将程朱理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唯一标准,利用行政权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并且使之成为全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而程朱理学恰恰又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思想学说,其道德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寻常人根本难以做到,这就在广大百姓与官员之中造成一种两难的局面:从个人的本性出发,他们希望追求诸如财富、欲望等各种东西,但道德的要求又禁止他们追求这类东西,无奈之下,广大百姓与官员还是只能屈从自己的本性,但在表面上则装作遵守了道德要求,这也就造成了清代普遍的道德虚伪。

从“程朱理学”的展开为着眼点,漫谈清代道德生活的矛盾与两面性

清朝官员日常的生活场景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当可以发现,清代的道德生活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严格,第二个特点则是虚伪。这两个特点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道德生活的要求太过严格,才会导致道德虚伪的广泛流行。

清代统治者仅仅考虑到在思想中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统一,而忽略了这种严苛道德要求可能在社会上引起的反效果。广大的民众虽不敢公开违反和反对这种道德要求,但实际上仍然通过各种方法在暗里违反,而这种违反若被发现,又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又会给普通百姓造成打击。

如此一来,不仅道德要求未能得到遵守,而且普通百姓还需经受思想上的严格束缚以及可能的违反带来的打击,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大的剥削与压迫。这种压迫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就是清代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的后果。这种政策对于统治者来说也许是加强统治的一种好方法,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则无疑是一种全新且更为巨大的压迫。

参考资料:《清史稿》、《陈确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