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提高閱讀質量,那麼我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你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煩惱?在讀完一本書後,過了幾天就忘了書中的內容,或是一本書讀完了卻不知道應該記錄哪些句子以及如何寫讀後感?

曾經的我也是這樣的一種情況,但是,自從遇到《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後,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所困惑的問題。

如果你想提高閱讀質量,那麼我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畢業於日本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獨創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堅持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五個方面,來教你如何真正讀懂、記住一本書的精華內容。

01 如何選書、購書

大多數人是不是有過這樣一種情況:想買書卻不知道應該買什麼書,去網上或書店轉悠一圈後,就被那些包裝、廣告新穎的書吸引了。翻了幾頁後發現書還不錯,不由自主就買了回家,也不管這本書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其實,你只需要用到奧野宣之教你的方法,就能買到自己所需之書。

在買書前,你需要準備一張購書清單。那這張購書清單怎麼來的呢?它是靠你平時積累來的。

比如,你逛街的時候看到某些廣告上推薦了幾本書,你覺得還不錯,那你就可以寫在清單上。可以按照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的格式記錄,一般只要有這三樣信息,就可以找到你要的書。

如果你想提高閱讀質量,那麼我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讓你養成帶著目的、找到真正需要的書。

但也並不是說清單上的書就是你真正需要的書,你還需要在購買前對每本書進行一個小了解。

比如,我清單上記錄了一本書,但是我真正查的時候發現,它的評價啊、內容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那麼這本書就可以刪掉了。

作者建議大家如果不是對所要買的書特別瞭解的話,最好還是去書店購買,可以通過閱讀體驗來決定是否購買。

02 如何讀書、記錄

作者在書中提到:“當我們以思想輸出為前提讀書時,我們的閱讀質量就會提高。”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採取跳讀和速度的方式,將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精華內容上。對於讀不懂的內容,或是不感興趣的,可以略讀。

之前,我雖能做到這樣,但是一見到我認為有價值的段落,就全部用筆畫下來,然後全部抄在筆記本上。不知不覺,精華內容就超出了我的預估範圍。

對此,作者的建議如下:

首先,通讀。遇到有價值的內容,將那頁一角折起來。

其次,重讀。對於通讀折角的內容再讀一次,如果仍覺得不錯,就將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最後,標記。如果覺得重讀折起頁角的內容非常不錯,那就將它畫下來。讀第四遍的時候覺得不錯,那你就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了。

如果你想提高閱讀質量,那麼我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大多數人是不是覺得寫在筆記本上就是將句子抄下來就可以了?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叔本華曾說過:“如果你覺得讀書就是為了模仿別人的想法,那麼這是思想上的懶惰。請丟開書本自己思考。”

為此,作者獨創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那麼,什麼是蔥鮪火鍋式筆記呢?

首先,筆記本上寫上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

其次,摘抄重要的內容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寫下對於此段的理解

所有寫完後,肯定少不了對於此書的感想。

以前,我讀完一本書寫感想時,真的是想到哪寫到哪。但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感想應該從四個方面來寫:這本書講了什麼?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這本書對自己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在哪裡?

當然了,如果剛開始寫肯定無從下筆,就好比你喜歡哪一個部分但寫不出理由。

那我建議你可以試試這樣做:比如,你喜歡這個內容是因為“這個人真厲害”,那你就可以想這個人哪裡厲害?為什麼厲害?由此展開的思考,會使筆記內容更加豐富。

但並不是所有類型書的筆記都得這樣寫。小說類的休閒讀物可以直接分條寫感想,純實用技巧類的可以直接總結方法論。

不管是哪一類,我們最後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記住書中的精華,並被我們所用。

03 如何活用

叔本華說過:“讀書最重要的是不讀死書。”意思就是我們要能將知識活用,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

活用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促進思想內化。

就比如,我在向別人敘述一件事時,雖然內容零碎,但我的語言不斷地得到了整理,邏輯不斷地清晰,這就是思想內化的過程。

為了更好的消化書中內容,我們需要重讀筆記,時間可以是在等人的間隙、晚飯後、睡覺前等等。至於多久看一次,那就由你自已決定了。

將筆記活用的最好辦法就是寫書評,這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邊參考寫好的筆記,一邊就可以將輸入腦中的知識再輸出。

其實,閱讀並不難,高質量的閱讀更不難。如果我們想要在看完一本書後,還能記得點什麼,只需比別人多點方法,再多點功夫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