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坊村妇女“线上”读书为爱发声

4月6日早晨7点半,平定县锁簧镇上马坊村妇联主席吴晓青打开手机微信,找到“上马坊读书会”微信群后,她熟练地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了一段散文节选《恰逢其实》。随后,微信群里热闹开来,“好听,真棒”““赶个趟儿”“俺也趁早晨读一段,随后上班去”……跟着村妇联读书会微信群里发布的内容开始早读,已成为上马坊村妇女的一种习惯。

“学习普通话,传播正能量,这是我们村建立读书会微信群的初心。”吴晓青一脸自豪地说,“从最初的十几人,到现在的近百人,村里的妇女踊跃参与。令人自豪的是,我们村的妇女们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也更自信了,还有好多人在县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宁静致远,爱在心间。现在是晨读时间,大家早上好……”每日清晨,上马坊村的村民会在微信群里听到这句话。虽然朗读时间不算很长,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送去了村民们渴望了解的方针政策、农业信息、好人好事等信息。“读书会微信群,在我们村几乎覆盖每家每户,成为大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贡献巾帼力量的重要阵地。”吴晓青说。

制定群规、统一管理、科学引导,目前上马坊村的读书会微信群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还按照学校班级的管理办法,选出班长、宣传员、管理员等。“我们要求宣传员提前一天查资料、备课,准备好散文、现代诗歌等朗读内容,经班长审核、修改后,可作为第二天朗读、学习的内容,发至读书会微信群。”吴晓青说。

从早到晚不定时的诵读,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打开微信群,群里没有人发广告、闲聊,而是诵读、学习的语音和视频、照片,有人“送花”鼓励,有人纠正发音。从建群到现在,两年多下来,从前不会讲普通话、有严重方言腔调的妇女们口语、语调变了,朗读的节奏也规范了,还有妇女们带着孩子、长辈一起诵读。“群里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0岁。”吴晓青说。

“除了分享朗读经营,群里最近还掀起了才艺大比拼。有人晒厨艺,有人晒手工活儿,有人晒书法、绘画作品,还有人晒自编的广场舞,大家每日在群里交流、分享,用爱的声音凝聚村里的每个人、每个家庭。”吴晓青说,接下来,她准备带领村里的妇女们走出村,与周边乡镇、村的村民多交流学习,丰富学习内容,“我们还计划联合其他村的村民们举办一次‘云’朗诵赛,让我们村的妇女们一展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