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情感#

#情感事務所#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01

之前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追一個人,那麼就去追那個死都不會跟你在一起的人,但如果他回頭了,那麼這個人便一輩子是你的了”。

現代的年輕人越來越覺得談戀愛是一件難事,為什麼,因為他們變得不在主動,害怕主動,害怕別人受傷,更是害怕自己受傷。

在戀愛中,男生追求女生叫追求,女生追求男生就叫“倒追”,都說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由此可見男女之間的追求是有差異的。

當在感情裡女生太過主動的時候,男生就會變得比較被動,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固定的關係模式。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女生倒追的感情,本身就是因為主動才有了這段感情的存在,追求成功後又期待男生能像正常戀愛關係那樣付出,這個時候女生的現實和預期就會產生衝突,從而產生情緒。

大部分女生在感情裡很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同時還會影響正常的關係,這樣會使感情很難維持。

很多感情的終結都是由於雙方地理上的距離,就如同與你從小玩耍的青梅竹馬去了外地讀書,或是人們口中常常提到的異地戀。這便造成了一個主要問題之一:由於長期看不到對方,缺乏存在感。這個原因也就導致了,一方在另一方心中的存在越來越模糊,直至消失。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02

喬妍本科,老公吳勇職高,大學學姐是他在職高時候的玩的比較好的同學。喬妍上的是普高,雖然天資不是太聰明,但是後天很努力積極,對自己要求高,不玩遊戲,不怎麼做跟學習無關的事,所以考運也不錯。

大學第一年把英語四級過了,第二年就準備專轉本,參加校外培訓的同時還做兼職賺學費,對待同學樂於助人、從不與人發生矛盾。

大三的時候喬妍人緣比較好,大四一年在校外參加了IBM軟件技術培訓機構的培訓,最後畢業以後順利進入一家世界500強的日企,大學四年是一本努力的奮鬥史。

在學校的時時候也有過一段比較短暫的感情。這個同學是蘇北的,喬妍是蘇南的,當時也表達過地域的擔憂,也沒有想太多,只要覺得喜歡就好。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維持不到3個月,這個同學就突然徹底消失了,沒有一點徵兆,當時想著他是不是覺得他們未來不太可能。喬妍忙於學習,後來也沒有去找他問離開的真相。多年以後聊天說,當時是有苦衷的,不方便說,覺得對不起喬妍,後來也沒有再去追究什麼。

其實喬妍自己清楚這段感情無疾而終,也讓她對待感情變得不那麼自信,在感情中本來是個比較被動的人,遇見喜歡的不會去表達,所以註定只能跟喜歡她的人開始戀愛。當時覺得在感情上很失敗,所以一心放在學習工作上提升自己。

大專有個學姐跟喬妍是老鄉,而且是同一個輔導員。那年喬妍大二、她大三,輔導員就把她介紹一起轉本,學姐人熱情,很會關心人,喬妍很欣賞她的個性,能言善道。

喬妍把培訓機構的資料全部給她看,帶她一起轉本成功了,學姐也帶喬妍做兼職賺生活費。學姐家裡比較貧困,申請了助學金還一邊打工賺錢,老師對她也是關愛有加。

冬天的時候還給她送過奶粉和衣服,老師和兼職處的老闆都比較喜歡她,她也對喬妍很好,喬妍真心把她當做知心姐姐、偶像一樣崇拜她。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03

有區別的是,喬妍不太敢跟老師說太多的話,比較內斂、聽話、認真幫老師做事的人,所以功勞和付出肯定是不對等的。跟著學姐能感受到她的左右逢源,但是自己卻始終學不來這套,或許他們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人。

畢業後他們去了不同城市,聯繫也少了,畢業2年後學姐結婚邀請了喬妍。也知道喬妍經歷過失敗的相親。

學姐說介紹一個她的職高同學給喬妍認識,說人好長得可以,身高180,家人不錯,很適合過日子,就是學歷不太好,有個函授的大專的證,其餘很般配。

其實婚後喬妍才知道吳勇的證書是假的,但她是相信學姐說的話,覺得她比較識人,而且以前打工也一直罩著自己。只是覺得學歷相差太大,學姐說可以先當朋友聊聊。

後來吳勇加了喬妍QQ,每天準時的關心問候,感覺很有風情,每月從武漢坐好幾個小時的火車回江蘇見面,每次找喬妍,都請她一起吃飯。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當然喬妍也有回請,吳勇請吃飯都會點好幾個菜,很大方,喬妍吃的很少,基本都是他吃掉的。

異地交往了一年,見面才十幾次以後吳勇家人催婚了,喬妍爸爸一直反對,說他一個打工的,工作不穩定,學歷不高;但是喬妍媽媽覺得只要對女兒好,女兒喜歡就行。

吳勇當時工資比喬妍高很多,看起來是個有潛力人。可能是自己沒有真正談過一場戀愛,又是個很被動的人,所以也分不清是被感動了,還是真心愛了。

喬妍那時候工作在無錫,外資500強IT企業經常加班,被吳勇的關心感動了,雖然沒有花言巧語,不怎麼說話。但是用實際行動力所能及陪伴。

除了等,我們還能從哪裡獲取愛情;熬過了異地戀,婚姻就能贏嗎?

04

一位相伴四年的好友曾經在朋友圈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都像小孩,胡鬧是因為依賴,禮貌是因為陌生,主動是因為在乎,不聯繫是因為覺得自己多餘。”

每一段感情,或是愛情,或是友情,或是親情的產生,都是因為你、我之間有說不盡的話,一個不嫌累,一個不嫌煩。如果兩個人之間任何事都過於禮貌,那麼這兩個人便是:你是我的路人甲,我是你的路人乙。

周樹人曾經說過: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人生一輩子,哪能事事如意?不如意是常態,關鍵是我們應該有戰勝困難、戰勝不如意的鬥志。如果我們遇到一點事就不開心,那還得了。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天真,而是無鞋,是沒有能夠好好走路的鞋子和心態。這個世上本無路,只要鞋子和心態好,路就可以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