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精明

转业那一年,我在家休息,等待安置。

不能干在家歇着,那样人就废了,得找点事干。

朋友的麻将馆缺人手,让我过去帮忙,烧个水,泡个茶,到饭点了,给客人准备餐食。

我们这里俗称“伺候局儿”。

麻将馆做的都是熟人生意,能支起麻将馆的,都是关系网比较宽泛的。

一般人,你连一桌客人都凑不齐。

说白了,就是人脉变现。

即便是熟人,每天能凑上两桌就算不错了,许多时候,主家还要上局儿陪打——要不然凑不够四个人。

做这个生意的,也得是真爱——有的时候,输的还不够挣的。

每天,凑局儿也是我的事——就是打电话拉人。

光干点活没啥,端茶送水也不丢人,我最烦的就是凑局儿。

来打麻将的,多少做点生意,一个个自我感觉都挺牛逼,四个人的事,谁也不愿意先到。

电话打过去,先问,几个人了?等到三个人了再给我打。

尼玛的,个个都特么让别人等,什么时候能凑起来。

我不会说瞎话,人家问几个人,我都如实回答——还没来人,或者说有一个人了。

那边就说了,一会儿再说吧。

好多回,当天的局儿就没凑起来。

后来,看主家凑了几回局儿,就明白了,得会忽悠,睁眼说瞎话——给谁打电话都说“三缺一”了,就等你了。

明白了,也不愿意这样做,来的人总有个先后,前三个人,到了第一句话,就是谴责我——哪有“三缺一”——其实他们也是说说,不当真。

咱脸皮薄,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事,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何况落埋怨。

其实,来打麻将的人,心瘾都很大,许多回,我从下午开始,陪到第二天早晨。

有一回印象深刻,一个年轻点的妇女,半夜给我要红糖泡水喝——我去,这是来状况了,还坐着不想走——大半夜的,我上哪买红糖啊?

顾客是上帝,顾客提出来的要求,再难也得满足——我开车回家拿了半袋。

这帮人不是不想凑,只是不愿意等。

那大家约好了时间,准时到达不行吗?

德国行,中国不可能。

多少回,真正三缺一的时候,催一个人——五分钟,出发了——五分钟,等红灯呢——五分钟,找车位呢……

从第一个五分钟开始,半小时能到,得说这个人算靠谱的。

久而久之,大家谁也不愿意先到,主家也不得不忽悠。

在这场博弈中,大家都是输家。

但是,麻将局儿既然还能凑起来,也说明达到了另一种平衡——交易成本增加之后的沉重平衡。

从主家来说,他损失了诚信;从玩家来说,他增加了作决策的参考变量。

这些,都是成本。

还有很多类似例子:

工厂接单,同时来了两个客户,其实只具备干一家的工时,但是,你不确定谁家的料能按时到,所以要两家都接。

谁的料先到干谁的,等某一家的料到了,再推掉另一家。

从客户角度说,也可能他找了好几家,因为,他也不确定,到底谁能真正提供工时。

有的时候,料都送进去了,迟迟不给你开工,你也没脾气。

再比如说饭店,每天接到许多订桌电话,但是并不能保证每桌都来,客人临时变卦的事不稀罕。

当然,也不一定是客人故意,临时有事,聚不成了,也不能算错。

最初,订餐时,饭店都要求交一部分保证金,你不来了,保证金不退。

后来,这种模式行不通,客人一听保证金,直接不订了,换一家,所以,饭店普遍都不再要求保证金(当然,婚宴等大型宴会,因为违约成本太高,还都要求保证金)。

不要以为饭店妥协了,这部分风险成本直接转嫁到菜价里,实际上还是顾客承担。

这些事,只是中国式生意的皮毛。

每个社会参与者,都是个精明的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理性人假设,理论来自外国,不是中国特色。

但是,缺乏诚信的利益最大化,要算得上中国特色。

我们为什么把“诚信”二字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因为许多人不够诚信,所以才要大力弘扬。

缺乏诚信,还有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式精明。

这种精明,可能使个别人受益,但会增加整体社会运行成本,最终,让所有人付出代价。

大家都是精明的个体,谁也不傻,没有底线的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必然产生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这种冲突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追求利益过程中支付的额外成本。

前些天,瑞幸公司曝光财务造假,因为这个公司是在纳斯达克上市,所以个别人还在欢呼,瑞幸公司是薅美国人的羊毛,应该为它点赞。

但是,瑞幸公司事件,直接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的不信任,中国概念股应声暴跌。

一粒老鼠屎搅坏了一锅汤,损失,最终还是要传导到中国人头上

在麻将馆干了小半年,我知道,我吃不了做生意这碗饭。

踏踏实实准备考试,老老实实找个班上,撑不死、饿不着,就很好。

时间不长,麻将馆也黄了。

我一直觉得,跟我有关系。


往期文章:

  • 河北,何时让考生不再哭泣
  • 掉队的孩子
  • 郭某某九次减刑到底有没有猫腻
  • 用六年时间,接受孩子平凡
  • 教育公平是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加分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