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泰坦蟒属于蟒(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它们就像是将现代蟒蛇放大后的产物。据说这样大的变温动物,至少要在最低从30℃到34℃的气温下生存,所以确定在古新世的新热带界因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温的气候模型的假设一致。泰坦蟒平均体长可达到12米,体重超过1吨,这两个数字已经足以说明它们的可怕之处。它们的食物有4.57米长,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05米的肺鱼以及当代的一些大型乌龟。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

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泰坦蟒为体长达9-15米的巨蟒,重约1.135吨。现(截至2012年4月)存最大的蛇,包括长约7米的森蚺(现存最重的蛇)和长约8米的网纹蟒(现存最长的蛇);而现存最小的蛇,卡拉细盲蛇,身长只有10厘米。此前最长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长7-12米。泰坦巨蟒也和现代蟒蛇一样,雌性的体型要远大于雄性

泰坦巨蟒是一种已灭绝的蚺蛇,可以说是现代大蚺蛇的近亲。它们生活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的热带雨林里。根据20年于哥伦比亚的塞雷洪煤矿所挖掘出土的化石来估计,这种巨蚺的身形比现代蟒蛇更庞大,体长约12-15米,重约1100千克,而体阔甚至可达1米粗,十分惊人。研究人员推断,它们可能是继恐龙灭绝后另一种雄霸地球的生物,猎物包括短吻鳄、大鱼等。 [2]

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研究人员指出,除了发现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鳄比邻而居的证据说明,如今蛇与鳄后代的交锋行为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两种爬行动物之间的天敌关系。例如,亚马逊流域的现代水蟒(包括当前世界最大蛇类头衔保持者绿巨蟒)常常以鳄鱼家族的现存成员为食,如凯门鳄。

泰坦蟒由于属蛇类,是变温动物,这项发现也暗示了,当时的其生活的热带地区比研究人员原先估计的更温暖,平均气温为 32℃,只有这样的气候才能让蛇长得这么大,而现代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为 26℃-28℃。布洛奇在“古新世一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的化石中发现了一种泰坦巨蟒的巨型蛇类化石,其体长几乎与一辆公交车接近。因此,他认为,在气候变暖后,虽然哺乳动物体型缩小,但是像爬行动物那样的冷血动物,体型反而变大。不过,在2011年却有研究人员已经得出了气候变暖会导致冷血动物体型缩小的结论

在化石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都是以栖息在南美洲亚马孙丛林里的绿水蚺作为考证泰坦巨蟒的对象。这种巨蚺是目前体形最大的蚺蛇类,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以上。它们喜欢生活在沼泽和河流里,平时以捕食水鸟、鱼、羊、龟等动物为生,有时甚至可以吞下两米多长的鳄鱼。强大的攻击性,使它们成为亚马孙丛林里最危险的生物之一

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是恐龙灭绝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曾称霸地球几百万年。泰坦巨蟒身长可能超过15米,体重可能超过1100千克,身体最粗处达1米多。 [5]

史上最大的蛇: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的蛇是泰坦巨蟒cerrejonensis,这是一种史前蟒蛇,从哥伦比亚拉瓜吉拉Cerrejon煤矿发现的28个标本化石中发现。这些化石显示,生活在5800万至6000万年前古新世时期的泰坦巨蟒,最大体长12至15米,身体最厚处约1米宽,体重约1135公斤。(吉尼斯世界纪录)

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1907年,著名的英国探险家帕西・富塞特在马托哥罗索的边境地区进行探险活动。他的独木船顺着亚马逊丛林深处的里奥阿班纳河漂流,最后在此处遇见一条18米长的巨蛇。1947年,法国人塞尔日・波纳卡斯参加了一支探险队,探索中阿拉爪亚河,并与沙万特印第安人建立了联系。波纳卡斯的探险队横穿两条支流,在里奥曼索和里奥克里斯达利带河之间的沼泽地,发现了一条在草丛中睡着的森蚺。成排步枪一齐开火,打死了那只怪蛇,用绳子测量后发现,身长为21米。不幸的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所杀死的东西的意义,也没有人想到要保存它的一小块骨头或者一小片肉,更没有人去拍它的照片。更令人吃惊的是,巴西军队还曾经在南美热带雨林击毙一条长达60余米、重5吨的绿森蚺。除了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关于对恐蟒记述最具神奇色彩的是二战驻缅美军与一条800年恐蟒作战的经历,据说这条恐蟒的头就有一辆当时美军的中型军用卡车那么大,美军最后动用了机枪和坦克消灭了它,并得到了它的鳞片,化验结果证实这条大蛇寿命已经超过800年

顶级远古掠食者——泰坦巨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