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安倍晉三,能把製造企業遷回“老家”嗎?

關於美日公開宣稱補貼遷回的製造業所有成本,根本不需要擔心:

第一,中國勞動力成本雖然高過越南,但還遠遠低於美日,十五年後能趕上就不錯了。還不算中國工人對於加班的容忍度也是競爭力。


第二,中國地方政府的土地、稅收等等優惠政策,不亞於當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配套銀行貸款力度,看下沒錢的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根本不需要花錢。

特朗普和安倍晉三,能把製造企業遷回“老家”嗎?


大摩是同樣的觀點,還有另外兩個理由。

一,搬遷意味著新投資,但全球衰退陰霾無人願投。經此一疫,歐美經濟估計需要兩年才能恢復原有的元氣,中國以外的拉美、東歐、東南亞新興市場不乏薄弱環節、易被疫情、匯率、債務三殺成多米諾骨牌,因此跨國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現金、減少投資,而非新資本開支。我們的調研發現,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國以外投資設新廠,或者在其本國加大自動化投入,這些意向當前紛紛被延期。


二,以TMT產業鏈為例,全球龍頭企業幾乎都認為,中國在復工的展現的管理能力,進一步驗證了它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製造業優勢:在封城之後僅僅兩個月內,疫情受控,生產能力幾乎滿血復活,不論是紅黃綠碼技術應用,還是體溫、口罩、食堂隔斷 等公共衛生管理,以及員工的配合度,都遠勝於其他潛在搬遷目的地如東南亞,後者目前正經歷更坎坷的生產停擺供應脫臼。


特朗普和安倍晉三,能把製造企業遷回“老家”嗎?


至於疫情之後的世界(所謂AC)如何,大家當前都是揣測,但有一點在跨國企業調研結果中較為明顯:疫情促使下一階段的產業更重視數字基建,即雲服務、IoT、遠程等。中國恰巧正在5G、數據中心、IoT等數字基建上加速,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或許優勢得到加強而非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