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中的桑文化

據《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巨型桑樹組成,是太陽女神羲和為她的十個兒子金烏駕車升起的地方,而扶桑樹也成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神界神樹。


三星堆中的桑文化


關於扶桑樹的產生有很多的說法,《淮南子》認為扶桑樹產生於羿射十日時期,所以將扶桑樹的產生時間定在唐堯時代。而郭沫若先生則認為十進制代表著相當高度的文化,所以射日的故事很可能產生於商代,扶桑神話的產生也不會遲於商代。


三星堆中的桑文化


其實這些想法基本都是猜測,直到1986年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神樹後,算是為郭沫若先生的猜測提供了一份證據。扶桑樹由兩棵桑樹相互扶持組成,而出土的青銅神樹也有兩棵。青銅神樹三層九枝以及枝頭分立九鳥的形象,也符合“扶桑樹上有十日”這一最為顯著的特徵。

正是因此,在青銅神樹出土後,部分學者傾向於認為青銅神樹就是古代傳說中的扶桑神樹,其主要功能即為“通天”,作為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的橋樑。


三星堆中的桑文化


扶桑樹是華夏古老的創世神話中的經典圖騰,從青銅神樹來看,古蜀國的先民們將桑樹作為一種信仰,通過扶桑神樹表達了對太陽的崇拜。在商代,農桑就已經開始從基本的物質基礎演化為精神信仰之物,除了青銅神樹外,最著名的便是商朝開國君主成湯祈雨的神話。

將桑作為精神信仰即使到現代社會依舊存在,藏族迄今把祈神活動叫做“煨桑”,可見桑文化自古至今都穿插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華歷史長達五千多年,在慢慢歷史長河中,桑文化已經深深的滲透到了社會的諸多方面,不論是政治、經濟、信仰、文化等都產生過巨大影響,同時也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