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长城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圣地。那么号称万里的长城,它的两端到底在哪呢?不了解的看官,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其实关于长城的两端有很多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以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句话表明了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两端,即临洮和辽东。临洮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岷县,那里就有秦长城的遗址。不过,有人说那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所建,秦始皇只是修缮了一下,而且经过时间的侵蚀,我们很难确信那儿修过长城!

第二种说法是万里长城东端在辽东,西端在现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此种说法来源于汉代所修筑的长城。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汉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强大起来,不断在汉朝边境滋事。经过一系列战争,汉武帝打通了甘肃经河西走廊到新疆罗布泊的交通要道,并使西域各王国臣服于汉朝的统治。汉武帝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着手进行另一项工作,即大规模修筑长城。

汉武帝最后一次修筑长城是在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101年,修了玉门关至新疆罗布泊段的长城。 那么,长城的西端是否在罗布泊呢?汉代在河西走廊到罗布泊的这段长城和我们一般概念中的长城不同,它只有相隔的城墩、烽火台,而缺少相连接的城墙。

不过其功能却是相同的,即驻防,互相通报敌情。如果它不是长城,那么这条千里屏障又该如何称呼?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第三种说法是长城东到山海关,西到甘肃的嘉峪关。这两座雄关修建得气势磅礴,至今保存完好,一东一西相互对峙,所以被认为是万里长城的两端。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山海关和嘉峪关其实是明长城的两端。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明代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中几乎从没停止过对长城的修建。因为明朝建立以后,前朝统治者逃回蒙古,不断骚扰掠夺,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对修筑各地城墙很下功夫。

全国各州府县的城墙都用砖包砌,修得十分牢固,长城的修筑工程当然就更为浩大。对于万里长城的两端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长城的两端到底在哪?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