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雲服務市場的“冰與火之歌”:雲端大戰誰能勝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所有產業都在向數字化方向轉型,而云計算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基礎。雲服務已成各大科技巨頭佈局和競爭的新戰場,未來究竟誰能勝出未來,雲計算將成為所有產業與社會發展的底層服務之一,因此,雲服務也成為各大科技巨頭佈局和競爭的新戰場。

曾經的阿里雲一強獨大,如今的阿里雲、騰訊雲雙強對峙

據數據顯示,阿里雲的市場份額在2017年上半年以29.2%位居首位,下半年為29.7%;2018年上半年為32.2%,下半年提升至32.4%。騰訊雲則是憑藉發展潛力在2017年上半年以15.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下半年為16.5%;2018年上半年為16.8%,下半年則提升至17%。顯然,無論是阿里雲還是騰訊雲,市場規模都處於增長態勢。

先看阿里雲,比如在金融領域,在阿里雲技術方案的支持下,目前已有上萬家金融機構實現雲上數字化轉型,覆蓋了60%的保險企業、50%的證券公司以及上百家銀行客戶。在IDC發佈的中國金融雲廠商排名中,阿里雲位居第一。

企業雲服務市場的“冰與火之歌”:雲端大戰誰能勝出?

又如在零售領域,阿里雲除了和一些國貨頭部品牌如李寧、特步、雅戈、安踏、波司登等實現了深度合作,和整個零售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加強。最近Frost & Sullivan發佈的中國零售雲廠商排名顯示,阿里雲以超過一般市場份額的佔有率,成為市場第一。

騰訊雲的全球基礎設施佈局雖然還在地理區域的擴張階段,但市場份額的增長卻也取得良好成績。據悉,騰訊雲在2018年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及IUS(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服務)領域的增速達到128%,整體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全球18位上升2018年的全球第六位,增速全球第一。

騰訊雲之所以能高速增長,與其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成功有很大關係。眾所周知,騰訊雲需要依賴騰訊強大的生態鏈,騰訊紮根消費互聯網20年來,已經遍佈即時通訊、社交、內容、視頻、遊戲等各個領域,擁有巨大的C端優勢。不僅如此,憑藉C端市場的成功經驗,騰訊可以打通B端和G端產業鏈。

企業雲服務市場的“冰與火之歌”:雲端大戰誰能勝出?

百度雲、阿里雲、騰訊雲三國殺的格局變數

從2017年開始發力的百度雲,曾經的宏偉目標是讓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落地。據悉,2016年11月,百度雲團隊只有200人左右,十個月後,團隊擴充至超千人規模。百度雲的擴充除了招募新人,也包括內部團隊的整合,如技術架構部、運維部等,均被劃入百度雲部門內。2018年,百度宣佈將智能雲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雲業務的發展。

經過一系列的調整,百度雲被徹底揉進了AI技術體系。百度雲在過去三年通過內部的整合技術,以及尋求外部落地的發展路徑,儼然已經接近尾聲。組織架構的頻繁調整,無疑是百度雲從“銷售派”到“技術派”的一次塵埃落定。可以想象,如此頻繁變局下的百度雲,未來依然會很難。市場份額待擴大、能否突破阿里雲和騰訊雲的圈地以建立核心的競爭優勢,百度雲在未來仍有極其艱難的硬仗要打。

企業雲服務市場的“冰與火之歌”:雲端大戰誰能勝出?

與此同時,在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背景下,雲業務的潛力仍然巨大。在疫情防控期間,雲服務也展現出自身的強大優勢。如在雲上的趨勢下,雲服務大大加速了信息化服務的擴展速度。再如民眾對雲服務的接受時間在縮短,在線辦公、在線會議等服務幾乎即時變成各企業組織工作的手段。

雖然雲計算是大勢所趨,但在競爭激烈的雲市場中,經過頻繁調整的百度雲還能否穩坐“三國殺”的第三極,仍待時間檢驗。雲計算的戰爭遠還沒有結束,疫情也給雲辦公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變數,華為雲、金山雲們也在虎視眈眈地盯著。

企業雲服務市場的“冰與火之歌”:雲端大戰誰能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