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磚家?知識變現?一篇文章解答你這方面的問題!

好為人師,真是當代城市男人的劣根性。無論自己是不是真懂,抓到機會就要給別人上課。我有一個哥們就是這種人。這些年,我見證了他從一名青年酒場講師變成成熟酒場導師的全過程。我們就叫他楊君吧。

楊君比我大一歲,畢業於“西北陝西省省會西安往西80公里外的某高校”,這是他每次認識新朋友前的自我介紹,深圳西安人本來就不多,容易給人營造出一種彷佛在中國西部留過學的感覺。

楊君比我早半年進入公司,同期只有我們兩個毛頭小子比較對味,經常在一起喝酒吹牛。每次喝酒一開始,楊君就會說到,哎呀,自己最近琢磨一個事情頗有心得,要不要跟我分享一下。我說你先把酒錢掏出來分享一下,等會喝醉了沒人買單。其實無外乎都是一些張家長李家短王總為什麼能做總管的破事,但是楊君就是能喋喋不休的給我一個人上課,那時候我剛參加工作,還不太懂所謂的職場禮儀,還以為職場喝酒都得這樣給人上課才叫“帶人”呢。但是又覺得這人怎麼這麼…怎麼形容呢…以前學過一個詞叫“聒噪”,對就是這麼聒噪啊。後來公司逐漸壯大也不斷有新人加入,這個酒場講壇啊,就越來越多人,多人到後來每次喝酒都不用我湊份子錢。楊君也練就了一套用嘴工作的本領,而我練就了一套用筆工作的本領。

楊君是個好人,就是聒噪了點,我們以後再說他。就說這個拉良家下水、勸妓女從良的壞毛病,真是所有男人都要注意的。人生導師也好,酒場講壇也好,知識變現也好,多多少少都是這個壞毛病的衍生品,既然我已經在這裡發表了100多篇文章,自己也要注意這個問題。

專家磚家?知識變現?一篇文章解答你這方面的問題!

所以,本文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講者?

從聽眾角度分析,一個人無論是喝酒、工作、休閒的時候願意聽另一個人瞎逼逼,為什麼呢?不外乎就是想獲得一些新知識、尋找情感共鳴。情感共鳴這個方面請出門右拐看看“張大夫情感課堂”,就說這個新知識的獲取,聽眾是怎麼想的呢?

遇事我習慣拿出“影響力十法則”,看看能不能找到根源(啥是影響力十法則?不著急,看看之前的文章就知道了,對職場有利、對人生有幫助!),十法則裡面有一條叫做“權威”的影響作用,我想比較好解釋這個問題。聽眾有尋找權威的需求,講者又往往有要做權威專家的慾望,一拍即合!

所以,互聯網知識變現,可以分為三類人,一類是權威渴望者,就是那些開各種課程的講師,巴不得把“如何開啤酒瓶”也分十堂課詳細介紹一下 ;一類是權威圍觀者,主要是付費的聽眾,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好奇是他們主要動力來源;還有一類是未覺察者,就像10年前剛參加工作的我,只是覺得這幫人好聒噪、好無聊啊,什麼影響力狗屁法則,騙錢的我呸!

做一個合格的講者,我認為,至少要在某一個領域有專業的見解和深入的思考,能給聽眾啟發。就像“如何開啤酒瓶”這個話題,憑藉我十年的酒場經驗,做一些酒文化知識普及、酒場禮儀、酒場段子的介紹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也確實給那些酒場小透明一定的指導。但是,如果純粹就是一些無趣新聞、咋瑣碎事反覆嚼舌根,就沒有什麼意義。要想成為權威,知識的儲備和深入的思考必不可少,這是作為講者的基本能力要求。

專家磚家?知識變現?一篇文章解答你這方面的問題!

但是,有的時候營造一種可信賴感,也能給人以權威的感覺。例如情感方面的貼近、換位思考的能力、共情的能力,即使沒有高深的知識,也能給人以權威的感覺。例如我覺得很多中醫生就是這方面的高手,天人合一陰陽調和,即使只是一種合理的猜測,但也給患者莫大的鼓勵,以及對醫生的信任。

最後,我想講講如何分辨合格的講者,除了接觸觀察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思考這個講者的立場、經歷等判斷,他是不是貨真價實的行業領袖。那些自封的“專家”即使包裝的再好,也有露餡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茫然地接受了自己在這個領域不專業的現實,選擇相信一個可能更加不專業的表演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