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前幾天一個很少跟我聯繫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問候我。她說她很痛苦,想要跟我聊一聊。於是在看到她的微信留言之後,我就給她打過去了電話。在電話的那一邊朋友一點一滴地向我描述著她現在的生活狀態,她告訴我說在給我留言之前,她非常的糾結,不想打擾我,但是又希望我能給她一點意見。

她說接到我的電話非常的開心,但是又不知道該跟我說什麼,要問她到底有什麼事情,有什麼人讓她痛苦,但是她現在說不出來,好像沒有什麼具體的東西可以讓她說出來,就是現在生活的感覺,讓她非常的絕望。朋友說完這些之後又跟我道歉說打擾我的寶貴時間了,但是她實在說不出什麼東西來,等到找到具體的問題之後再給我打電話。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朋友掛掉電話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發覺她好像真的非常的痛苦,在每說一句話之後總會加一個“但是”來替自己解釋,她說話非常的糾結,我想她的生活狀態也是如此的糾結,朋友可能真的有抑鬱症的傾向。

想到這裡我覺得不能再放任她一個人,所以我主動給她打去了電話,希望找她聊一聊。我告訴她自己今天休息沒有工作,希望能跟她聊一聊天。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從身邊的事情聊起,一直聊了4個小時,最後我們兩個人的聲音都變得有一點啞了。她說好久都沒有這樣進行純粹的聊天了,但每次跟別人交流之前,都會仔細的斟酌,甚至都帶一點目的性。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我這位朋友的身上確實有太多的枷鎖了,但是這些東西好像都是她給自己加上的,其實這樣說也不是特別的準確,因為我從她的口中瞭解到了她父母,準確的說這一道一道的枷鎖應當是她的父母強加給她的。她的父母在教育她的過程中總會給她施加很多的壓力,制定很多的規則和準則,讓她不斷的遵守,但是其實我的朋友有她自己內在的標準,父母的強力壓迫讓她不自覺的去束縛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捆綁和束縛會讓她身心扭曲,不斷陷入痛苦之中。

有的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像我的這位朋友身上套著的無數的枷鎖。雖然她們的初心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卻讓這些好的初心成為了負擔,不斷的讓孩子走向痛苦的深淵。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如果我們現在接著一杯盛有100攝氏度開水的杯子就會感覺到非常的燙。因為太燙,人的手會拿不住杯子,所以杯子會摔在地上,杯子摔碎了,水也都灑了。但是如果現在有人要求你必須將這杯水穩穩的拿在手中。你會怎麼做呢?

被套上枷鎖的孩子肯定會按照別人說的將杯子穩穩的拿住,但是現在水實在太燙了,根本受不了。那麼這些被套上枷鎖的孩子就會認為這是她自己不對。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很多時候父母的教育就是嚴格了自己孩子本真的慾望和感受,用她們的評價和要求去代替孩子自身的感知,這些父母通常有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去要求孩子,從而讓孩子產生了內疚感和無力感。很多父母如果不能夠給孩子應有的正確教育,而使用錯誤的方式給她們帶去的並不是美好而是巨大的傷害。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為了孩子好而把孩子身上所有的壞毛病都改掉,她們認為這樣孩子就可以慢慢變得完美了。這是家長心目中想象的孩子。但是現實當中,孩子很難因為家長這樣做而變得完美,更多的孩子會認為家長的做法而變得叛逆或者是懦弱。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沒關注孩子的特點

家長在孩子身上的關注焦點總是她們的優點和缺點,而從來都沒有關注她們身上的特點。一個人的身上其實是有很多特別的地方的,教育方式正確的家長善於發現孩子身上超出其她人的特點,而去引導孩子發揮出這些特點,讓她們變得更加優秀。

很多時候家長認為的孩子的缺點,在某些方面都能夠表現為優點,比如說孩子特別的摳門,一毛不拔,但是往往這樣的孩子都會比較節約和節省。只要家長引導孩子掌握好節約的範圍,就能夠將家長們原本看起來是缺點的東西變成孩子身上一個鮮明的優點。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二,人是立體的

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應當一體全面的看待,很多家長往往做不到這一點,總是習慣於給孩子貼上很多標籤,讓孩子變得平面化。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認為太過於內向,不愛交流的孩子在社會上更難以生存,所以她們就會不斷的鼓勵孩子,甚至是強迫她們跟別人交流,但是越是這樣,有的孩子越是膽怯。其實家長在看到孩子不愛說話的同時,也應當看到她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如果家長能夠全面的看待孩子,就能夠引導孩子發揮出她們的特長。

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改掉孩子的壞毛病,他就變完美了

三,揚長對於孩子來說更為重要

父母總是習慣於忽略孩子的優點,而關注她們的缺點。比如說對於考試的試題,家長們總是習慣於看孩子哪些題做錯了,讓她們強化這些知識,而從來不關注孩子哪些方面學得好,哪些地方做得優秀,如果家長能夠去強調孩子的這些優點,就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自信,她們也會越來越向好的方向去靠攏。但是如果家長一直關注孩子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就會形成“負性強化”,讓孩子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好的人。

孩子有錯誤當然可以改正,但是家長也能使用正確的方式,不能挑剔和抱怨孩子,而應當去向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很多家長可能會問引導的方式有哪些?其實只要家長願意去傾聽孩子內心,就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方法,只要真誠的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就能夠找到通向孩子內心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