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天高雲淡,秋意盎然,正是一年中的收穫時節。我們走進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富強村,聆聽村民邵嶽興老人的小康故事。

京杭大運河畔的富強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共有1200餘戶,常住人口3100人。由於發展底子薄,曾被當地人謔稱“富強富強,肚皮空響。”黨的十八大以來,富強村踏著新型城鎮化的節拍奔向小康。今日富強村,既富又強,實至名歸。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成為市民,又是多少代農民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註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註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註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註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居錯落、花草環繞,街頭巷尾、熱鬧祥和。邵嶽興和老哥兒幾個正喝茶聊天。“咱也成了城裡人,住的是樓房、出門進花園、退休有工資、社保有保障,原先羨慕的東西一樣不少呢。”邵嶽興笑著說,當年非常“眼熱”城裡人,每月都有工資拿。現在不僅有工資拿,還是股東呢。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圖為富強村村民邵嶽興老人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賁秋菊暢談村民變股東之後發生的新變化。(受訪者供圖)

邵嶽興當前的“股東”身份,就源於新型城鎮化的紅利。這些年來,黨中央合理有序推進城鎮化,富強村進入了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期。在加大拆舊建新、搬離工業企業的同時,引進超市、教育等優質項目,不僅讓村民生活更便捷,也讓集體資產不斷增值保值。“肥水”要向村民流。2019年10月,富強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邵嶽興和其他2600多位村民一起變成了股民,重大事項和決策,都通過股民代表大會協商表決。合作社盈利後,股民還可以享受應得的福利待遇。用邵嶽興的話來說,現在每天一睜眼,就有100多塊錢退休金掉進口袋,以後作為股東還可以分紅,這全靠共產黨的福。

城鎮化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近年來,家門口的工作崗位被創造出來。邵嶽興的兒子目前做工程,兒媳婦開了家小飯店,承包企業食堂,做的都挺不錯。村民的生活水平不輸城裡人,消費能力也升級迭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相關配套改革,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膽創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圖為富強村村民邵嶽興老人正跟老哥兒幾個休閒下棋。(受訪者供圖)

“在城市裡落得下、過得好,像老邵這樣的人在村裡越來越多。富強村正是以保護村民利益為核心,在城鎮化推進中始終站在改革的潮頭,牢牢抓住致富的機遇,實現了由鄉到城的轉變。富強村民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變遷史,就是從溫飽到富足的全面小康史。”富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賁秋菊說。

立交橋近在咫尺,大運河穿村而過。產業從純農業、蔬菜種植業到工業,再到現代服務業;建築從平房到樓房,再到自建別墅、高檔小區;家家通上天然氣,戶戶納入城市醫療保險,養老金逐年增加……居家養老中心的條件也是“槓槓的”,通過購買養老服務,為60週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助餐、助浴、日間照料等服務。村裡還建成開放了愛尚學堂、四點半課堂、開心農場等文化設施。軟硬環境都在變,但共享發展不會變。這些年,邵嶽興認識的一些進城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庭,都能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義務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

小有所依,中有所用,老有所養。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正為城鄉居民帶來更多福祉。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調研手記:

咫尺應須論萬里。翻開“十三五”濃墨重彩的篇章,有兩個數字記載了中國農民的精彩瞬間:截至2019年底,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升至44.38%和60.6%。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紀錄,標誌著一個日益協調的城鄉發展大格局正在中國大地鋪開。面對“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巨筆宏圖,可以想見,在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不斷完善中,邵嶽興會享受到更健全的社會保障,他的子孫們會有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中國城鄉的融合發展將繪製出更精美的畫卷。

《求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是中共中央機關刊,是黨中央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論陣地。

來源:求是網

《求是》點贊常州天寧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