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者顏亮亮:多接地氣才更有底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疏通溝渠13 公里,改建小學、衛生室,新建幼兒園、小公園……短短几年的時間,阜陽臨泉縣邢塘街道劉橋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變得優美了,生活變得方便了。居民們都說,這份美好是省紀委選派到這裡來擔任第一書記的顏亮亮帶來的。

顏亮亮(右)在和社區群眾一起包餃子。

扶貧者顏亮亮:多接地氣才更有底氣

“剛到臨泉來掛職時,我對這裡的瞭解不是特別多。”顏亮亮說,聽完當地工作人員介紹過情況,更是覺得肩上責任很重:13 個自然村4786 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84 戶637 人;村集體還揹負著10萬多元外債……“村裡底子薄、條件差,村民過著苦日子,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顏亮亮說,當時還有人議論他是來基層“鍍金”的,可是他才不要當這樣的“花瓶”,於是他暗自下定決心。

起初,遠近的村民得知,顏亮亮是省紀委派來的駐村幹部,紛紛帶著材料來找他反映問題,他都耐心聽取並幫忙協調解決。後來他想,既然群眾有那麼多的不滿,與其等他們來找,不如自己多到莊上去看看,聽聽他們的意見。於是,顏亮亮開始到各個自然村召開“為民務實淨生態、移風易俗正風氣”群眾座談會。

來劉橋社區的頭兩個月,除了開群眾座談會,顏亮亮還挨家挨戶走訪,這樣不僅能瞭解每一戶村民家的真實情況,還能發現基層管理的問題。“問題找到了,事情也就好解決了”。顏亮亮說,走訪瞭解到,全社區一半貧困戶因病因殘致貧,四成以上貧困戶因缺產業、缺資金致貧。

姚德紅家大概是劉橋社區日子最難過的一個,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孩子上學,姚德紅照顧全家無法外出務工。而且因為歷史原因,他的妻子來到臨泉20 多年卻沒有落戶,一直享受不了醫保等相關補助政策。

得知情況後,顏亮亮很快就行動起來了,忙裡忙外幫姚德紅妻子辦理慢性病就診證,申請殘疾救助、醫保等等,跑了一趟又一趟。如今,姚德紅妻子享受到了健康扶貧政策,姚德紅也在當地物流公司謀得了崗位,每月掙得工資3000多元,孩子也考上了縣一中。

“扶貧工作比較繁雜,一定不能嫌累、不能嫌煩。幫扶群眾,就要幫到他們心坎上。”顏亮亮說。在他的帶領下,123 戶貧困戶參加了脫貧蔬菜種植項目,60 戶貧困戶養羊157只,全村5 家經營實體吸納35 名貧困勞動者就業……一系列扶貧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

“我算是看著臨泉這幾年一點點蛻變的,不僅僅是村容村貌的變化,基層幹部的作風以及村民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的意願都在提升,相信有這樣一群對生活有‘奔頭’的人,摘掉貧困縣帽子的臨泉一定會發展得更好。”顏亮亮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王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