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皇帝福臨駕崩,康熙皇帝登基。由於此時的康熙皇帝年齡尚小,於是根據順治皇帝和孝莊太后的安排,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成為輔政大臣,輔佐年幼的康熙。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排名四位輔政大臣最後一位的鰲拜,成為了這4人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人,並且開始獨斷專政,威脅到了皇權統治。於是,康熙皇帝在孝莊太后的授意下,於康熙四年,迎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太子胤礽生母),正式實現了與整個赫舍裡家族利益的綁定,而整個索尼家族可謂是風光無限。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索額圖助康熙擒鰲拜,康熙朝前中期是朝堂上最為熱手可熱的人物

索額圖,是順治皇帝託孤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輔大臣索尼的兒子,同時又是康熙的老丈人。在康熙剛親政時候,幫助康熙智除鰲拜立下不世之功。

當時鰲拜權傾朝野,朝廷一半官員為鰲拜所用,康熙和孝莊舉步維艱。索額圖就是在這個時候,聽取了父親索尼和孝莊的明示,明裡暗裡幫助康熙,在宮裡事康熙的左右膀臂,在宮外又充當康熙監視鰲拜的眼線。在康熙八年5月,康熙假借議政之名招鰲拜來到武英殿,進而通過這群由索額圖訓練的布庫少年將鰲拜擒拿,康熙皇帝當即宣佈鰲拜的“三十大罪狀”,徹底剷除了鰲拜。索額圖參與了整個“智擒鰲拜”計劃的設計與實施,更是整個過程的實際指揮者,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康熙十四年陪伴了康熙10年的赫舍裡皇后因為難產去世,康熙傷心不已,為了懷念去世的皇后,康熙違背祖制封了剛出生的胤礽為皇太子,其實康熙這樣做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讓索尼家族的人感受到康熙對其的看重,和獎勵索額圖為朝廷做出的貢獻。

在此後的十多年裡,索額圖在平三藩、收臺灣、抗擊沙俄侵略、征討噶爾丹等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時的索額圖權傾朝野、風光無限,而整個赫舍里氏家族在他的帶領下,也成為了康熙朝前中期最為顯赫的家族。隨著康熙的帝位越坐越穩,索額圖在朝中的官職也是一路高升,曾先後擔任吏部、戶部官職、朝廷議政大臣、內閣大學士等職務。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康熙最恨的黨派之爭

索額圖和明珠同為康熙執政、治國立下汗馬功勞,基本上康熙年間所有的大事都有這兩個人的身影,離不開他們的獻計獻策,作為臣子他們盡心盡力,而他們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索額圖和明珠在康熙年間一個為右相,一個為左相。

原本鰲拜既除、三藩已定、臺灣光復、沙俄已定,國內形式一片大好,可是朝廷內部越來越不安分,康熙年間的黨爭愈演愈烈。在康熙削藩期間,索額圖和明珠因意見不和,直接建議殺掉明珠,兩人因此結仇。分別以索額圖和明珠為首的“索黨”和“明黨”,在朝廷分隊排列,互相傾軋、相互打壓,這種恩怨一直延伸到兩人整個政治生涯,甚至直接影響了大清朝廷的政治傾斜。

面對這種“黨爭”,康熙開始是喜聞樂見的,中間“制衡”就是帝王最喜歡用的手段,你們兩鬥得拳打腳踢,只要不涉及我的利益,好好辦事,什麼事都無所謂。從這裡可以看出康熙深諳帝王之道,即使兩黨怎麼打都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康熙在“黨爭”中扮演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一定意義上也是康熙放縱“黨爭”態勢,讓康熙忍受不住的是:“黨爭”逐步轉變奪嫡之爭。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康熙皇帝對於胤礽可以說是充滿了期望,自冊立胤礽為皇太子的那一天起,康熙無時無刻不再為胤礽的成長而費心盡力,為此可以說是花費了半生的心血。一方面,康熙為胤礽先後安排了張英、李光地、熊賜履、湯斌四位老師教育胤礽,這四人不僅為官清廉、能力出眾,並且都是當世之大儒,學識卓越,另一方面,康熙也在利用一切機會讓胤礽參與政務,提升胤礽施政能力的同時,提升胤礽的威望。

然而,胤礽的表現卻讓康熙不斷的失望。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第一次親征噶爾丹的時候因風寒病倒,太子胤礽在與三阿哥胤祉共同探望病中康熙的時候,全然沒有傷心之意,甚至還是興高采烈的,這引得了康熙的極大不滿,胤礽不僅遭到了康熙的訓斥,還被直接攆回了北京。也就是從此時開始,康熙發現太子胤礽正在不斷的“變壞”。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首先是胤礽的生活極度奢靡,特別在使用的器皿、鋪蓋、裝飾等方面,比康熙所使用的還要貴重。其次胤礽開始變得非常的貪婪,經常性的暗示官員們主動向其行賄,並安排其心腹人員,打著自己旗號到各地收受賄賂。再次就是胤礽對於朝臣和兄弟們的態度是非常的傲慢,弄得朝堂上對其是怨聲載道。

康熙自認為自己的教育沒有問題,並且太子胤礽的老師們也沒有問題,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索額圖身上。

“黨派之爭”變“奪嫡之爭”

明珠和索額圖斗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正是康熙選擇接班人的時期,兩人毫不收手的權勢鬥爭性質發生轉變。“明黨”和“索黨”的爭鬥從廟堂之爭轉變成皇太子之爭。康熙晚年面臨立嗣問題,讓索額圖和明珠都看到了投機傾向。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眾所周知,太子就是將來的皇帝,可是,康熙的兒子比較多,爭奪皇位的人也比較多。先是大阿哥,其背後是明珠為他撐腰,作為舅舅的明珠,肯定要為自己外甥爭奪皇位。因此康熙時期,便出現了以明珠為首,又以索額圖為首的兩股勢力,這兩股勢力還是對立的。為了對付明珠,索額圖不擇一切手段。一,拉攏朝廷官員,為自己所用;二,索額圖收留朱三太子的女兒,讓太子胤礽與她進行交往,後來讓朱三太子與自己合作加害皇帝;三,謊稱康熙去世,煽動朝廷官員,讓太子胤礽提前登基。

索額圖自以為所做之事,沒有人知道,其實不然,明珠與康熙都知道。索額圖用自己的後半生,計劃太子胤礽的登基。其算盤打的非常好,但是沒有逃過康熙的法眼。胤礽已經是太子,皇位遲早是他,可是,索額圖為了對付明珠,明爭暗鬥。康熙都看在眼裡,後來愈演愈烈,朝廷的官員也看不下去了,康熙更看不下去了。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索額圖為了讓自己的外孫當皇帝,試圖加害自己的女婿康熙,讓康熙非常傷心,沒有想到太子胤礽的背後是索額圖,更加意外太子胤礽所做之事,都是索額圖操作的。康熙原本是讓太子胤礽作為繼承人,但是因為太子胤礽所做之事,讓康熙大失所望。索額圖所做的一切都是適得其反,最終斷送了太子胤礽的前程。

其次,索額圖所犯罪行比較多,讓康熙感到意外。康熙早期只知道索額圖犯事,並不知道他所犯之事有多少,其性質有多惡劣。因此,康熙並不太在意,就沒有過多的處置他。隨著事情的發展,索額圖的勢力越來越大,所做之事越來越離譜。康熙已經不能容忍了,不得不將他的一切官職罷免,且打入大牢之中。

於是,康熙皇帝是新賬舊賬一起算,將所有的怒火全部傾注在了索額圖身上,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索額圖在康熙四十二年被康熙圈禁,進而被活活餓死的悲慘結局。伴隨著索額圖的倒臺,赫舍里氏家族也從曾經的輝煌中,迅速走向了衰落。

索額圖助其除鰲拜,而後卻被康熙稱為“本朝第一罪人”!他做什麼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廢。康熙皇帝將責任一股腦的歸咎到了索額圖的身上,大罵索額圖教壞了秉性純良的太子,並且將索額圖定為“大清第一罪人”。其實說到這裡,感覺索額圖挺冤的,養不教父之過,太子的過失不應該是康熙的責任嗎?要知道此時索額圖已經去世多年。

當然了,歸根結底,索額圖屬於自作自受,自古以來凡是插手帝王家事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好下場,索額圖不應該不知道這個道理,只可惜索額圖太過於自信,他自信的認為康熙皇帝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殊不知真正被玩弄的人是他自己。

如果您有想了解某些方面的歷史知識,可以私信小編,小編會為您答疑解惑,更新文章!(更多資訊可關注:通史知興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