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水道纵横交叉,岛屿耸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有人说,上帝将眼泪流在了威尼斯,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

威尼斯确实是个浪漫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不愧是“亚得里亚海的女王”。

意大利的威尼斯很美,而有人说中国也有威尼斯,“岭南威尼斯”。他们所说的,正是4月25日央视《云游中国》里所提及的“古劳水乡”。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威尼斯

古劳水乡,位于江门市鹤山市的西北部,临近西江边,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当时,西江流到此处,河面开始变得宽阔,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成为沙洲,也形成一个个的冲积滩,百姓就这里安居。

可是,古劳堤身低薄,难以抵御洪水的侵扰,所以每到西江洪峰期就会处处告急,百姓不得不搬到高处暂住。

明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深知百姓的苦难,下令古劳人冯八秀兴建古劳围。自此,百姓先后在西江边上大规模修筑堤围,防范洪水,先后筑有大郡围、长乐围、前江围、独江围等。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古劳水乡俯瞰图

而在堤内的冲积滩,百姓则挖出了一口口鱼塘,鱼塘间又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土墩,鱼塘以养鱼为主,小土墩上则种桑种蔗,有的还建起了民居。

就这样,古劳成为了今天鹤山一个靓丽的风景线!当地人习惯上说的“水乡”指升平、双桥、新星、坡山等“围墩”区,有鱼塘、耕地14300多亩,是典型的湿地生态地貌。

高空俯瞰,星罗棋布的池塘,绵延不绝的“围墩”,以及那状如蜘蛛网的、密密麻麻的大小河涌,配上那花、那树、那人,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古劳水乡的晚霞

在当地,出行依靠的工具是一艘艘小船,坐在小船之上,游行河道之间,别有一番风趣!也怪不得有人说它是“岭南威尼斯”!

可是,对于“古劳水乡”,有很多人说不值得一去,更有人说不过是几个池塘和河道罢了,那“古劳水乡”到底如何?

我个人觉得古劳水乡是挺不错的地方,虽然不及“威尼斯”那样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雅和人文历史,别有一番风味(可能喜欢田园生活的人才会这样觉得吧)。

要想领略古劳水乡的美景,就得挑对时间,七、八月份的古劳水乡最美!清风徐徐、荷花正盛、瓜果长廊……处处有美景,更是给予你难得的清凉。

来到古劳水乡,在岸边租一艘小船,撑船的往往是个“宝藏”阿姨,风趣幽默。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岸边,小船一“河”向前。

在小船上,偶然站起身来,阵阵清风迎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往远处看去,绿油油的“围墩”,纵横交错的河道,余辉下的池塘如同明镜般,金光闪闪。两岸蕉林摇曳,绿海翻波,鸣叫声伴着蝉鸣不绝于耳,好一派田园风光!

小船在河道中穿行如梭,很快就来一个叫“瓜果长廊”的地方,说是长廊但并不长,仅有百米左右,但很美。

竹子搭起来的棚架(颇有古风),上面种满了百香果,百香果长长的藤蔓自然垂落,布满了整个长廊,小船迎着微风而行,用双手拨开那一层层的藤蔓,宛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瓜果长廊

有时,长廊上除了瓜果外,还悬挂着各种各样的、中国风的伞,随风摆动,红的、蓝的、橙的......全都有,这时穿过长廊,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长廊动态图

穿过长廊,小船继续往前,来到了古劳最美的“荷花塘”!盛夏,是古劳水乡最美的季节!

“三百亩荷花竞秀,数千只白鹭齐飞”,在百亩的池塘中,尽是荷花,偶然间还会有白鹭飞过。翡翠般的荷叶连绵不绝,风一动,掀起一层层“波涛”,风中还夹着阵阵荷花的清香。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荷塘夜色”

层层的荷叶之上,零零散散地点缀着些许白花,荷花有的袅娜地绽放着,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粉嫩如蜜桃。

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感受荷花,还是坐在一艘小船之上,淡淡的清香、晶莹剔透的水珠,让人流连忘返。怪不得诗人杨先生面对此情此景,会感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荷花怒放

古劳的荷花真的很美,也很令人遐想,不知清晨的荷花是如何?落日的荷花又如何?微雨中的荷花又是如何?应该很美吧。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微雨下的荷花池

在我们还回味着荷花清香时,小船已经靠在岸边,这是古劳水乡的一个小村庄。

走上岸,只见一颗大榕树映入眼帘,硕大的树干,茂盛的枝叶……水乡处处有榕树(榕树在广东人眼里代表着长寿、富贵,所以在村口等地都会种榕树),还有几棵是百年老树。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石板小桥

沿着石板桥继续往前走,只见河中竖着几根树桩,这是什么?

在当地,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那时河道上会是人生人海,村村来赛龙舟,是古劳的一个风俗,而这些树桩下面“压”着正是一艘艘龙舟。

因为龙舟由松木制作而成,松木具有弹性和透气性,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让松木的水分蒸发而导致变形,所以赛完龙舟后,当地的人就会把龙舟埋在水里。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古劳水乡赛龙舟

走过了石板桥,就到了我们所说的小村庄——麦水村见田坊古村落。

沿着小道走进村落,只见到处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因地势而建,或高或矮,飞檐翘角,青砖红瓦,镂空雕花.....而在这一栋栋建筑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辛酸而美好的历史故事,满满的乡愁。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麦水村见田坊古村落

1848年,美国北加州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很快就掀起了“淘金热”,加上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招募华工,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去淘金。在鹤山,很多的年轻人为了美好的前景,踏上了“淘金”之旅,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称呼——“金山客” 。

可是,经过将近三四个月漂泊,到达了美国的金山客才发现,现实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为了寻找黄金和修建铁路,长期奔波在偏远山区,做得都是最苦最累的活,生活异常的艰辛。

后来,金山客还是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站稳了脚跟,但是经济无法支撑起家人一起在国外定居。

这样一来,金山客为了照顾家人,开始把省吃俭用的血汗钱汇回了家乡,建起了一栋栋中西合璧的楼房来改善家人的生活。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金山客

有时,漫步在麦水村的小道上,看着那一砖、那一瓦:曾经何时,楼房前会不会坐着三两个人,闲聊之间却期待着家人的归来?同时,远在他乡的金山客,此时此刻会不会也在思念家乡?

在古劳,除了麦水村,还有一个村落必须要提的,那就是东便村。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梁赞故居

如果说,麦水村是满满的乡愁,那么东便村就是功夫之城,它是“咏春拳王”梁赞的故乡,其中还有梁赞故居。

在影视片《叶问》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叫梁师傅的人,有可能是梁赞,其实梁赞和叶问是不同辈的。咏春拳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扬名于李小龙。

梁赞一生创出了两套咏春,一个是在佛山的正身咏春,一个是在鹤山的偏身咏春。在故乡所创的咏春,更为注重的强身健体,所以学一下也有益处。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古兆奴练功图

东便村,有着这样一位的老人家,说他80多岁你可能还不信,他就是广东鹤山(梁赞)咏春拳传人古兆奴。

“曾经单掌劈双砖,一招打败挑战者”的古兆奴一生从未离开过古劳,时而耕作,时而练功,他还把咏春融入于日常的生活、劳作之中,悠然自得。

在古劳水乡,除了风景、人文历史外,还有很多美食,其中鱼皮角、紫苏炒河蚌最为人称道!

鱼皮角发明于双桥盛记茶楼,材料就地取材(古劳水乡不仅景美,鱼还多且鲜),用新鲜的鱼肉、瘦猪肉、红萝卜、马蹄等制作而成,皮薄不破且滑口鲜嫩,值得一试。

紫苏炒河蚌,配上秘制酱料也不错。

央视所提及的古劳水乡如何?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尽是美好的故事

鱼皮角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古劳水乡也挺美的,也没网上说的那样一文不值!

因为,古老水乡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景色,也有着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一份闲适,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

【小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