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原本是作為臺下的觀眾,臨時卻被安排上去發言,尷尬無比且緊張感瞬間襲來。

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狀態,坦然接受並適當調整內心的忐忑即可。能在當時的現場中,說明你在某個方面還是有自己的分量,不然大家也不會坐到一起來商討事情。既然被臨時安排了,躲是躲不掉了,那就好好進行發揮。正因為是臨時的安排,更需要隨機應變,真實自然的表達自我。其實,臺下的多數人都能通情達理,你需要做的是理清思路,把要表達的內容清晰說出來就好。

被領導安排去參加高級別的會議,本身內心的那根弦就繃緊了。在當時的情景中,你之所以會緊張,主要原因有三個:其一,臨時被安排發言,自己事先根本就毫無準備,沒有話題與表達內容,不知道從何談起。其二,當你真的站上講臺後,你會頭腦一片空白,也許你迄今為止都沒有見過這類場合,完全不知所措,更別提要講什麼具體的內容。其三,即便是你的心態調整得當,但你仔細一看,發現在座的都不一般人,害怕自己不經意間說錯話得罪人,也就不敢信口開河。職場上的當眾講話確實是一門技術活兒,需要你平時多多積累與經常練習,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就自然不是問題。

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一、聚焦工作要點:既然是在高層會議中的發言,至關重要的是談話焦點,記住並體現這個核心關鍵,才是重中之重。

職場中,大家每天抵達公司後,都會按照各自的節奏開展日常工作事務。

尤其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會有一堆事情在等著他們去逐個處理協調。據我所知,有的部門經理人還沒到公司,他的工作行程就已經安排到下午了,沒有辦法,這也是職場環境裡的一種身不由己。因此,領導們的時間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他們在平時的行事中就特別珍惜,的確也是其精力不夠用,需要在各個方面的都控制節奏。

如果你完全理解上述現象,在這類公司管理層會議中發表講話,就要善於把握需求,有的放矢。

反之,如果你在那裡講半天,似乎都是大家不關心的事情,則毫無實際意義,也是在浪費大家寶貴的工作時間。

舉例,H經理,公司某部門經理,團隊成員二三十人。

H經理,屬於資深員工,在公司做了近十年。為人熱情直爽,平時跟下屬的相處融洽,工作中非常樂於助人,辦公室裡的同事們都很認可。同時,有一點是大家在工作溝通中,比較頭疼的。工作會議方面的事情,只要是H經理出席,通常他都會講一大堆的東南西北,說半天根本停下來,還顯得自己很努力的樣子。

這方面的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一般只要H經理講話,與會人員都是找不著北的。為什麼?講太多沒重點越聽越迷糊。多數人礙於情面,也不好意思打斷他的講話,就這麼一直忍著聽完。H經理也不太會看現在的氛圍,他見大家認真在聽,就更是停不下來。

為此,開會的同事們都表示有些無奈。後來,有次會議結束後,有位領導單獨跟H經理閒聊了一番,他的這個習慣開始有所好轉了。

看一個公司如何開會,其實也可以大致推斷出其企業裡的各種文化與價值觀。

只是一個簡單的開會,想開好並且能出結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開會大家都會碰到,此類事情如果發生在你的身上,記得把握會議的需求要點,高效利用時間。

當你可以結合現場同事和領導的角色,快速問自己以下系列問題:

①今天參會的人員,他們可能會有的需要點是什麼,依次羅列出來。

②站在對方的角色,真正想要聽到的內容信息點是什麼?

③你說的哪些話題他們會激動?哪些話題會讓大家不開心?

④他們現階段工作,碰到的困難點是什麼,有哪些瓶頸存在?

⑤哪些話你說出來後,會引起大家的異議,你打算如何應對?

其實類似的問題很多,以上五點是個人覺得比較關注的。

記住,在這類工作會議中,需求是第一參考表達要素。你能抓到大家的工作需求點,去滿足匹配,那麼你的想法與要求,也會更加容易得到配合與落實。

職場中的“達克效應”

在康奈爾大學,有心理學家完成了一項研究後發現:我們每個人在自我評估的時候,都會有一種高估的傾向。總是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實際中的自我更厲害。而且專家研究還發現一個關鍵點,當一個人能力越低的時候,對自己高估的情況通常更為嚴重。

這類行為表現,被稱為“達克效應”。職場中的我們,需要自我反思,引以為戒。

因此,如果你在此類場合,被臨時請上去做內容分享,別慌張。你不需要使用太過華麗的辭藻與演繹,看看現在的管理層,找準他們的需求點。

把握關鍵信息,你所表達的,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針對這些問題,深入展開幾點實際內容,一樣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如果以上情況,在你的工作中碰到了,沒關係。好好思考並努力抓到關鍵點:你將要表達的信息是什麼?對方想聽的內容是什麼?如何進行問題匹配對位?你將通過自己的分享,給別人帶來一些什麼?讓自己的每一次當眾講話,能夠為別人創造價值。

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二、把握髮言技巧:即便是臨時發言,只有你在平時工作中掌握相關表達技巧,才能處變不驚並且應對自然。

操千曲而後曉聲,識千劍而後識器。

工作中的表達說話,沒有誰一下子就變得很厲害,都是從點到線到面,不斷去經歷和沉澱,才有得到今天看上去的淡定自若與行雲流水。

當眾講話會出現緊張屬於正常現象,反正都是在公司內部場合,即便是有一點小差錯,我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在座的同事和各位部門管理者,都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你作為發言人,請記得呈現出個人的真實狀態,自然展現就好。

發言技巧1:注意個人的情緒狀態,這會給在座人員留下深刻印刻,適當調整別繃太緊。

很多職場人,平時做事很厲害,等真要請他上臺講兩句,就瞬間啞口無言了。

這是一種常見現象,我們需要正確對待。工作中,每個人的性格特質不一樣,各自的表現方式也就各有區別。表達發言,作為工作中的一類場景,我們還是需要引起重視。

上臺講話不代表你一個人的真實業務水平,卻能體現出個人的綜合競爭力。

該幽默的時候不妨開開玩笑,需要嚴肅的時候也絕不含糊。看現場的氛圍,用自己的各類表達技巧,來引導大家達成工作中的一致目標。

有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①注意自己的非肢體語言,各種微表情大家都會看在眼裡。

②遇到卡殼不要慌,平穩比急躁要強很多,即便是你不知道要接下來說什麼。

③珍惜每一次職場中公眾表達的機會,因為成長機遇都藏在不經意間。

因此,碰到這類機會,千萬要當回事並認真對待。別隨意上去,簡單胡亂講兩句就草草了事。

你得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不斷去鍛鍊自己,經歷多了狀態就會逐漸找到,最終就會習慣成自然。

發言技巧2:提煉分享的信息要點,講再多別人聽完就忘,不如好好歸納總結說出關鍵內容。

工作中有的人遇到臨時的發言,要麼是無比緊張,要麼就是因為沒準備一頓亂講。

下面在旁聽的人,是雲裡霧裡不知其想要表達的信息,大家的確都在聽,時間到了卻沒有得到任何反饋,會議的結果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如果你碰到這類問題,請記住一點,把自己想表達的信息,進行要點提煉。

能不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長篇大論,簡單概括為三五個關鍵詞,或用一句話來引導概述?

那些善於表達的分享人員,一旦開口講話,就會在最短時間內展示出精華內容。

要麼有深度,要麼有高度。否則大家就會覺得乏味無趣,聽不下去。

比如,有一次自己參加公司的管理層會議,那次經歷就感同身受。

自己莫名其妙被臨時作為分享嘉賓邀請上臺,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

瞬間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想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前一秒,自己還在下面邊聽邊做筆記,突然就被點名上臺,這種毫無準備容易讓人思維短路。想說但不知道從何談起,有時候並不是大家不會講,而是這個突然的安排,會猝不及防。

上臺幾秒鐘短暫的空白思維後,快速提醒自己得開口講點什麼,於是瞬間脫口而出三個關鍵詞。提出三個要點後,依次對應每個關鍵要點展開了自己的案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看法。在一邊講解的同時,也在關注下面參與人員的反應,從彼此眼神裡能看出大家對個人的認可。

當眾講話不是你不夠努力,假如結果不好,那是你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想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就要在平時多訓練自己的表達方式,面對任一話題進行快速提煉總結出三個詞,再圍繞主題,結合提煉的三個詞進行內容展開。

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你的表達應變能力將會得到顯著提升。

發言技巧3:熟知常用公式,什麼場合用什麼方式講什麼話,表達高手都有一套說話模式。

很多人說話是隨意無序的,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最終大家都會不知所云。

而懂表達的人,都有一套又一套的說話模式,他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景來進行調用,簡單不費事。

模式① 講結論→說現象→舉例子→重申結論

因為你參加的是公司的管理層會議,下面的受眾非一般的員工,所以表達說話就更要嚴謹有序。

在座的都是公司裡比較有專業水平的人,如何提高自己講話的含金量?表達的思維邏輯。當你在表達觀念的時候,務必要有自己的邏輯呈現力,結構化說出自己的信息要點。

在職場中的工作表達,有一種常用結構值得大家好好參考:

A.講結論:自己就某件事的看法觀點,要明確態度。

B.說現象:公司裡已經發生的某些事情,現象說明。

C.舉例子:可以講故事,也可以談自己的見聞所感,要跟結論的論調相一致。

D.重申結論:綜上所述,再次擺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加深大家的印象。

沒錯,以上就是那些善於說話之人的背後邏輯,正因為有結構,說話的時候才會不慌不忙。

當你形成表達框架後,大家就會跟著你的節奏往前走,方向明確且通俗易懂。

模式② 一個主題思想→延伸三大論點→逐個論點擺出論據

公司裡很多管理者,其實缺的並不是表達的能力,他們在會議當中很能說,而且說的頭頭是道。但在講完很多內容之後,別人記住他講了哪些內容,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這就是一種很尷尬的表達情景,尤其對於表達者而言。

為此,大家可以學習一個點睛技巧,每一次開口分享務必有主題思想,最多隻講三個重點。

在公司裡的當眾分享或講話時,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主題思想。接著,再展開對應的三個分論點,延伸擺出相關的論據說明。

值得一提,注意一個神奇的表達數字3,它會讓臺下聽你分享的人,念念不忘。

通常來講,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腦袋中,到最後其實留下印象的根本就沒幾個。在公開表達分享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但人們對3這個數字是情有獨鍾。因此,這個技巧你要放在心上,任何場合分享,尤其是臨時叫你講話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比如任意一個分享,講三件事情,說三個觀點,提三個建議......

表達中好好運用神奇的數字3,即便是臨時上臺分享,你也能穩穩開局,輕鬆開口,自在說話。

模式③ 為什麼(WHY)→是什麼(WHAT)→怎麼做(HOW)

職場表達的核心關鍵是什麼?簡言之,說受眾能聽懂的話。

尤其是在公司裡,不要整得特別高大上,或者因場合需要說空洞虛無說的話。別人聽不進去,你講再漂亮也沒用。明白大家所在的層次、背景、需求,站在對方的角度,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信息內容,這個才是有效的分享,否則是浪費時間,沒有任何的實際指導意義。

走過場的講話分享,職場裡並不受歡迎,尤其是對公司管理層。大家平時都很忙,每場會議都是奔著解決問題而來,怎樣來說話,才能更清晰有效?

想要高效完成一件事情,務必先明確一個核心主線。

舉例,我們閱讀一本書,希望這本書中的某一個觀念給自己帶來啟發。我們去向師傅請教一個疑難點,希望突破自己,把這個事情完成更嫻熟。我們在駕校學車,不會開就去諮詢教練,教練會指導我們,如何才能夠少走彎路,還告知我們一些前車之鑑。

說話也是如此,學會用抓主線的分享方式。

為什麼(WHY)→是什麼(WHAT)→怎麼做(HOW)。

職場中按照這個思路,展開自己的表達,就會輕鬆不累,事半功倍,

每次上臺講話並非信口開河,也不是空口說白話。要給別人創造價值,帶來啟發。

做事有方法,講話有技巧。要知道,你所說出的每一句,都在悄無聲息影響周圍的人。從實用角度講完,讓大家聽懂受益,才會在心裡認可你,行動上為你鼓勵。每一次當眾分享,可以試想一下,講完這些內容後,大家會獲得什麼認知,產生哪些行動。另外,好好練習上述的各類表達模式,有會有助於大家快速找到感覺,成為一個臨危不亂,善於當眾表達的人。

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三、克服緊張方法:突然進行當眾講話,不舒適感甚至緊張屬於正常現象,你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克服緊張方法論。

大多數人在陌生情況或公開場合,進行相關的各類表達,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感。

尤其是沒有任何準備下,進行公眾說話,會有一些不適應的狀態與表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緊張感。其實,只要你稍加調整,處理得當後就能夠讓你的說話狀態更好,呈現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問題來了,通過哪些訓練才能克服自己的緊張感呢?

訓練方法1:調整呼吸法,快速找到自己的講話節奏。

職場中,常常會看到一種現象。在公開場合,當某些人被突然叫到臺上進行表達分享時,自己說話的節奏完全混亂。比如,可以聽得出來他說話的喘氣聲、呼吸有點急促、說事情的時候結結巴巴,明顯感覺是他的氣息沒有調整好。

越是氣息不夠用,越是邊講邊焦慮,到後來越講不好。

原因在於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呼吸,用好氣才能發好聲。練氣就是練呼吸,當人處於緊張的氛圍中,呼吸節奏很容易被打亂,自然就沒有穩定的說話狀態。

正式開口講話前,先進行3~5次的深呼吸,找到那種表達前的感覺。如果是大型的會議或演講,你可以提前好好聽聽不同氣息下的聲音,尤其是抑揚頓挫,高低快慢,都要找到一些感覺。

當你的氣息調整好,你的說話能量就會加強,整個人的氣場呈現也完全不一樣。更重要的是,臺下聽你講話的人,會從你堅定的聲音裡,感受到你的分量感。

訓練方法2:就地取材法,依據現場環境,從容應對,進行舉例示範與主題表達。

當眾講話很重要的一點,你需要坦誠相待。

從你口中說出來的信息,在座的人都有懂行的。千萬注意低調謙虛,別裝腔作勢故作聰明。職場中,沒有人喜歡過於狂妄的人。反之,一個低調謙虛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與期待。

懂就是懂,不會也別信口開河,這是一條表達原則。否則,就容易招來現場人的各種挑戰。

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事實求是進行說明即可。萬一現場緊張了,大腦一片空白,瞬間不知道要講什麼內容了。稍微停一下,就地取材,順其自然就會慢慢補緊張了。

例如,看看現場的大致環境,選出一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物品,結合要分享的話題進行切入,邊講邊思考內容,一步步帶回到分享的核心信息中。

【一分鐘表達法】

何為一分鐘表達訓練法?

簡單說,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需要進行刻意練習。隨機指定眼前的某一個物品,用這個物品和某一個分享主題相結合,進行一分鐘的即興表達。

這個需要自己嚴格要求,在訓練的時候,一分鐘沒到就繼續說下去。時間到了,你想表達的內容還未完成,不好意思,也必須停下來。每次訓練結束後,自己進行總結反思,再一次次改進提升。長此以往,你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表達習慣和思維邏輯。

未來需要你進行即興說話時,就能輕鬆應對,有條不紊。

例如:講故事→結論A,講故事→結論B,講故事→結論C。

以上就是一個簡單好操作的訓練方法,大家可以進行自我實踐,多多體驗。

遇到事情不要慌,就地取材慢慢講。

最後,特別提示,講完內容後要再次進行點題,鞏固並加深大家的印象。

訓練方法3:首尾加強法,真正懂表達的人,都贏在了開頭和結尾。

好的開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編筐編簍,重在收口。

在當眾講話之中,開頭語結尾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想要提升自己在公眾表達方面的技能,可以重點加強在開頭結尾方面的訓練,如何開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怎樣進行結尾的內容回顧總結,讓大家感覺收穫滿滿?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

A.開場

這的確需要真功夫,可以引經據典,可以開宗明義,也可以玩笑隨意。重點在於吸引大家的眼球,專注樂意聽你的分享。反之,有的人上來半天,說東道西一陣子寒暄,下面的人都抓耳撓腮,不知其想要表達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通過開場贏得注意力之後,就需要簡單明瞭做好告知,呈現出分享的內容要點。

對於缺乏這方面經驗的表達者而言,平時私下可以多多進行開場相關的訓練。

①講個故事

②舉個案例

③說個笑話

④提個問題

⑤玩個遊戲

尤其是開場問候語,開場白的關鍵內容要點,一口氣說出核心段落語等等,要做到相對熟練。

【首因效應】

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第一印象效應。

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能不能在講話之前,就抓住聽眾的注意力,的確非常考驗講話者的實力。

B.結尾

少就是多,好的結尾要做到簡短有力。

在公開講話的場合,環境人員信息都比較複雜,干擾因素較多。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通過自己的表達,做好內容的回顧與總結,這個其實是比較有難度的一件事。

①核心要點提醒

②總結回顧內容

③呼籲採取行動

當我們去一個陌生的遊樂場時,起初是沒有方向感的。對於有經驗的人,這個時候會看什麼?園區的導覽圖,看完以後就知道整個遊樂場的方位佈局,尤其是各個出入口的路線,瞬間清晰明瞭,一切就會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做當眾講話,也是具備相似性的。

為了加深印象讓大家清晰知道對應內容,做要點的提醒與回顧,就顯得尤為重要。

簡單有效的一個表達動作就是,在即將結束時,進行總結性陳述或號召型引導。

例如,在結束之前,我們一起來回顧分享內容的三個核心要點,第一第二第三。好,以上的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經記住了,希望大家在私下要加強訓練,用好這3個小技巧。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遍,技巧1技巧2技巧3。

在結尾處,多多進行上述總結重申,能極大加深印象促進行動。

重申一遍,開場和結尾方面,個人的話語氣勢感要體現出來。

合理看待當眾講話中的緊張,這是人之常態。 你喜歡什麼,你做什麼事情就有時間,你擔心什麼,這個事情就必然會發生。 找對方式方法,多多自我訓練,經過逐步熟悉就能找到感覺。別怕出醜,調整好心態。 所有現在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經歷,都會在未來成就你。

公司會議臨時要求發言,緊張表現差怎麼辦?這個模型,你早該學會

每個人都有一張嘴,但是開口能否具備影響力,就要另當別論。

回到工作中,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表達習慣與方式,按照各自節奏努力發揮。我相信有一點彼此是能夠達成共識的,會說話是一門技術活!

希望我們都能輕鬆開口,魅力表達。開口去練習,就會有進步。

只要行動,永遠不晚。

共勉!

END

關注【職場逗伴匠】 每次學一招,職場沒煩惱。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點贊、評論、轉發就是最好的支持。
逗趣職場每一面,伴隨你我每一天,匠心傳道每一言。
我是職場逗伴匠,一個跑馬拉松的表達手藝人,專注於職場說商訓練與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