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的美食那麼精緻,而北方的反而比較實惠?

吃貨妮的日常


我們先來說說南方的美食,為什麼那麼精緻,我們就拿糕點來舉例子吧。我在蘇州上海呆過兩年多的時間,那邊的食物口感偏甜,至於精緻,我覺得談不上吧,可能就是外形上看上去比較小巧一點,這個跟南方的風土人情有很大關係。南方物產豐富,常年風調雨順。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自然災害之類的災難。人民性情都比較平和,飲食比較清淡,那邊的水土養人,被稱為魚米之鄉。物產也比較豐富,所以製作出來的點心,都是屬於那種小巧玲瓏型的。蘇州的那種鮮肉月餅吃起來,口感甜甜的,芡實糕,糯米糕都是南方人經常吃的, 口感軟糯香甜。下面幾種都是南方的代表糕點。

說完南方的糕點再來說北方的,北方我沒有去過,但是北方人以粗曠著稱。北方人性情豪爽。但是我覺得現在南北地域差別也不甚大了。像北方的糕點也挺精緻的了。與南方的糕點也不是差別很大。

除了糕點,像麵食之類的,蘇州那種白肉面也是一大碗麵上放著一塊肥膩的白肉在上面。北方的麵條都是寬的為主,南方面條就比較細了。總的來說隨著網絡的發展,南北方的飲食差異越來越小了,所以我個人感覺不久的將來,南北方的飲食文化會同質化很多。

好了,我的回答就是這樣,我是愛美食的清風姐姐,祝你生活愉快。


清風巧廚


南方相對肯定更精緻,至於北方是否實惠就難說了,我去雲貴川也有很多實惠的地方。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是跟當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氣候分不開的。

我國北方處於北溫帶,一年四季分明,春夏秋冬有著明顯的劃分。冬季時間長,氣候寒冷、溫度較低。而南方多數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四季不清,冬季時間短,就像當地人說的,只有冬夏,春秋不明顯,只要溫度上來,達到三十度左右,就是夏天。

這些差異,首先影響了南北方飲食習慣出現了比較大的不同。南方四季蔬菜水果不斷,北方冬季則很少有當地產的食物,蔬菜主要靠大棚種植。

北方人有儲存秋菜的習慣,從買菜的區別上就看得出來。網上經常有調侃南北方人買菜的段子:北方人都是論斤,南方人買菜論個論根。

南方人四季隨時隨地可以買到當地產的食物,不需要大量儲存,北方不儲存冬天則沒得吃。

北方因為冬季漫長、氣溫低,飲食上多吃一些高能量食物

氣溫的差異,北方冬季漫長、氣溫低,為了禦寒,喜歡吃高能量食物,喜歡喝酒,喜歡吃高鹽食物。

北方人吃東西,份量足,吃飽才能禦寒啊。南方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時間氣溫在25-30°以上,飲食清淡,份量少,吃多了熱得受不了。

冬季漫長,空閒時間多,導致以農業為主的北方人有大把的時間花在吃喝上。

北方多數地區地域遼闊、廣袤,成就了北方人粗獷豪爽潑辣的性格

北方歷史上地域遼闊,尤其東北和西北,人均佔有耕地面積較多,加上氣候原因,鑄就了北方人粗獷豪爽潑辣的性格特點,講義氣,論哥們,仗義。大碗吃肉,大口喝酒,是北方人的性格。

而南方省份多數地域面積狹小,水鄉處處,人口眾多,不以農業為主,多數人做生意,經營買賣。形成了南方人細緻、細膩的行事風格,在北方人眼裡,南方人多算計、斤斤計較。

各地有各地的文化,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因為不同所以多姿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