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中的父與子,曾經的過錯,會成為永恆的夢魘

生在帝王之家,除了表面上的風光外,還要承擔很多無形的風險,《鶴唳華亭》中這這對父子,很好的詮釋了這點,如今劇情已經過半,很多人或許跟我一樣覺得這劇情著實有些虐心,不為別的,幾個大男人,哭戲愣是比女主還多。

《鶴唳華亭》中的父與子,曾經的過錯,會成為永恆的夢魘

總是男兒應有淚,也應不輕彈才對嘛,每一集都要抹上幾把,真的讓人有些起起疙瘩啊。尤其是很多說開來就好的問題,偏偏要弄的那麼委婉,你猜我,我猜你的,真心想問編劇和演員們累不累。吐完槽我們來言歸正傳,來聊聊皇帝蕭鑑與皇太子蕭定權這對父子,究竟為何會相處的那麼虐心?

劇中雖然沒有直接介紹皇帝蕭鑑是怎樣登基的,卻不妨礙我們從演員的隻言片語中管窺全貌,原來當初蕭鑑並非太子,而是王爺,皇帝的繼承權原本是沒他什麼事兒的。但他卻和當時的中書令的公子顧思林關係莫逆,並通過這層關係,將本該嫁給太子的中書令女兒搶到手,並藉助岳父的權勢逼死了前任太子登上皇帝寶座。

《鶴唳華亭》中的父與子,曾經的過錯,會成為永恆的夢魘

由此可見,蕭鑑的皇帝之路並不是一片坦途,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滿路荊棘,是通過手段和權勢披荊斬棘的,這其中還伴隨著兄弟的血水和父親的淚水。正是應為經歷過這些血腥殺戮,皇帝蕭鑑心中才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很多人或許以為心理陰影往往存在於受害者心裡,其實不然,施暴者同樣也會因為同樣的事情留下心理陰影,他會比普通人變得敏感,變得歇斯底里,尤其是在他看到兒子中有自己曾經的影子的時候,他就會變得異常敏感,甚至是憤怒。

並非皇太子蕭定權做得不夠好,而是因為皇帝蕭鑑心中有愧!

那照常理,一個人心中有愧的時候往往會作出一些補償性的舉動,比如對子女的陪伴少的父母,往往會在出差回來的時候買些禮物當做補償,這類過錯往往不大,只需要做些補償性的行為就可以彌補。不過一旦所犯的錯過於巨大,就會對一個人的心裡造成無法承受的壓力。

《鶴唳華亭》中的父與子,曾經的過錯,會成為永恆的夢魘

人在這個時候,心裡首先想要面對的就不再是去結局問題,而是如何不讓心理崩潰,其中一個辦法便是逃避,說白了就是不去面對這個問題,將與至相關的信息封印在內心深處,不再敢去觸碰,甚至變為內心的禁忌。

皇太子蕭定權的母親,也就是蕭鑑的皇后(顧氏)究竟是怎麼死的?

死後又為何不讓皇太子見最後一面?

這其中皇帝蕭鑑究竟隱瞞的多少不可見人的事情?

一系列推敲下來,不難判斷出皇后之死絕對不簡單,而這也是蕭鑑心病之所在,成為皇帝的禁忌。所以每當他看到皇太子,就會下意識的想到他的母親,進而再次觸碰禁忌,連鎖反應下邊會變得異常憤怒,正如那句話所說的:

一個異常憤怒的人,往往是在試圖掩蓋內心的脆弱。

【關於情感,答案早已深藏於心間,我是問心一箋】

作者:問心一箋

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