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考(如考状元)是属于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产物?

时事短评快8854


当然是先进啊,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东西啊,现在用的都是这个,只是变种而已。

你可以查查世界史,有哪个国家还有这样先进的方式选拔官吏的?一个都没有。(模仿的不算啊)

这在当时也是非常超前的东西,隋朝的灭亡,跟它有很大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官吏都是世袭的,你当官你儿子接班,现在跟你说,以后要考试,不能世袭,这个阻力有多大?

科举制度虽然魏晋南北朝萌芽,隋朝开始实行,但是到宋朝才开始成熟,中间300年的时间,都是在不断的发展。

这在古代,属于非常超前的东西,但是,你现在看,肯定很落后啊,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古代。

就像大哥大,你现在看起来很落后,30年前,还是非常先进的。


墨林书斋


古代选考如考状元,是一个英明之举,在未考状之之前,只有富家子弟才有出路,穷人孩子无缘走到皇帝侧面,故考状元也是一行进步。



蒲江黎怀义


题主所说的“古代选考”,应该是指“科举制度”吧。

这种制度,严格来说,最早实行于唐代。

至于其“先进还是落后”,想要说清楚,没有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大概不行。

如果“挂一漏万”地评价,大约只能说是“有巨大的积极性,同时也挟带着很大的消极性”了。

还有一个视角——即从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横向比较来看,那么,明代中期以前,“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相对更大一些;明中期以后,则消极作用愈发明显。

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中国,基本上是大一统的统一国家,最高权力中心是皇帝。皇帝之下,构建了阶层复杂的官僚系统。这个系统,控制着历朝历代的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同时,还控制或者干预着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等意识形态活动。

这个官僚体系的人才选拔和人员充实,唐代以后,靠的就是科举制度。

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从没形成过一个统一国家——小国林立、更迭变换,特别是宗教势力强盛。这使欧洲很长时间里,“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贫民”,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在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有巨大的消极作用——科举制度,既促成了古代中国的先进,也注定了近代中国的“掉队”。

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第一,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积极作用,就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制度。

这种文官制度,是从汉代的“察举制度”开始的。至唐代,代之以考试为主,这标志着完成了“察举”向“科考”的过渡。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善,表明科举制度的全面完善。

第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从法律层面来说,是超阶级的,在抑制贵族,广揽下层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的“察举制度”,给贵族在推荐人才过程中上下其手留了足够空间,特别是在魏晋时期,氏族门阀几乎完全控制垄断了“察举”这件事。唐代开始,帝王们为了防止贵族官僚窃取权位,一是严格考试程序,二是打击科举作弊,这使最底层的人才,有可能一经科举考取,便可无争议地进入统治阶级队伍。唐以后,出于下层的科举人才,占到了中举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种统治阶级内部人员的不断更新,使社会上下层之间形成了对流,有利于缓和阶级阶层矛盾,保持国家政权的活力。

第三,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从文化层面来说,对文学和史学的影响特别深远。

唐代科考重诗赋,宋代取士重策论。这对于唐诗、宋文的繁荣,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由明初朱右选集且命名,显然他是受了宋代科考的影响。即便明清科考八股盛行,但因为其两两相对的长联,是以早就存在的“对联”为基础,因此,明清时期的对联和长联极其繁荣。对于史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亦功不可没。

除以上三条之外,科考制度,促成了社会上极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文人的风气,利玛窦当年即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凭社会”;科举制度,还促进了官僚体制、官员设置的完善,唐代的中央机构已设立吏、礼、户、刑、工、兵六部,欧洲到近代初期,尚未形成如此明确的政府职能分工。

科考制度的消极作用亦十分明显。

第一,科考制度,确立了通行全国、延续逾千年的“官本位”定位。

这种定位,不仅表现在现实中,还渗透到几乎所有人的“骨子里”。《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穷经皓首,只为科考。清代冯桂芬写了《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其曰:“今科虽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之间其人已老。”当官的和有财产的人,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子孙参考,以便辈辈做官和更加有钱;民间的和穷人,也想方设法让子孙应考,为的是改换门庭。这种局面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使社会上几乎所有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完全集中于科考之上。

第二,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封建皇权的极端专制性。

科考,是“命题作文”,最终的“阅卷者”,是皇帝。中举的文人,做的是皇帝的官,所要效忠的也是皇帝。科考制度,限制了氏族门阀势力,但同时,也极大削弱了贵族们对皇权的限制,这是一把“双刃剑”。《世说新语》里的魏晋士族名士,谈吐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唐以后,再也难见到这样的知识分子。唐代“牛李党争”,非科举出身的氏族宰相李德裕,比起科举出身的庶族宰相牛僧孺,敢作敢为不知多少倍。及至清代,几乎所有科举官员立马都丧失了血性,皆变得唯唯诺诺。

第三,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内容科考,不仅极大限制了文职官员的创造性,也使科学的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遏制。

唐代初期,李渊父子为了证明李氏政权的合理性,把老子称为自己的祖先,由此崇奉过一段时间道教。但总体上,科考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核心内容的,即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逼仄偏狭的科考内容,配合以“官本位”的思想和现实,是几乎全国的考生,都一股脑钻入儒学当中。这令学者们的眼界越来越窄,思路越来越偏。特别是在明中期后,世界已经进入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仍然禁锢于故纸堆中,而且把一切新事物和外来事物,解释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这对于中国及时迈入新时代,对于经济、科学和政治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到中国:“许久之前,它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若进一步推测,恐怕在马可波罗客居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经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之极限。”他所说的达到“极限”,应该指的是宋代。

关于科考制度,可以说很多,但限于篇幅,简略归纳如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