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現在年輕人

焦慮的現在年輕人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姿勢

手機上的數字顯示24:00,距離躺下已接近半個小時,此時此刻,身體極度疲憊大腦卻極度清醒。翻看手機,越翻越無趣。看書,燥熱的天氣讓人毫無興趣可言。就這樣在床上翻來覆去。再次打開手機,數字已經變為01,嗯,新的一天又來了,而我仍停留在昨天難以入眠。這樣的情形,每週都會有那麼幾次,夢魘一般,揮之不去。

綜藝《我家那小子》開啟了全新的刷屏模式。原來,不僅僅是一無所有的自己會這樣,功成名就的藝人們亦是如此。咖啡不離口,手機不離手,厚重的妝容下隱藏的是一張張憔悴無比的臉,白天光鮮亮麗,夜晚原形畢露。

信息氾濫讓我們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光鮮,而焦慮總是來源於對比。我們看到越多就期望的越多,但是很少有人教會我們接受如今的自己。我們總是太相信努力有所回報,其實我們都希望的是努力過都能立刻回報。我們總是徘徊在等不起與得不到之間,而我們嚮往的往往都需要時間去交付。我們單一的慾望價值體系(最多的就是成功)直接承載了父輩們那一代自由的缺失,當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個洪流,我們每個人都深處其中,無法自拔。

據豆瓣的調查,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其中,最讓他們焦慮的事情Top 3 分別是:人生目標、物質金錢和事業。換句話說,就是沒目標,窮,還做著不喜歡的工作。

焦慮的年輕人,不斷加劇的恐懼情緒

在生活層面有很多較為現實的焦慮,進而影響年輕人們的內心,在精神層面也形成了眾多的焦慮,甚至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恐懼心理。

1)充滿成功學的社會,帶來對現狀的不滿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充滿功利心與成功學的社會,“人生要有目標”,“活著要做些有價值的事情”,“要成功”,“要成為精英,進入上層”......

人生目標,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四個字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焦慮的源頭,很多與此類似的觀念潛移默化地通過各種媒介渠道給年輕人洗腦。

但是大多數年輕人都會感覺自己每天的生活都仿若虛度,如無頭蒼蠅般,沒目標地胡飛亂撞。再加上每天朋友圈中各種“別人家的幸福生活”,更加襯托的自己一事無成,毫無建樹,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與精神上的焦慮越來越厲害。

2)恐婚與單身焦慮,年輕人的愛無能

有很大一部分焦慮的年輕人是處於單身狀態的,且“單身狗”們面對感情采取“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態度,嚷嚷著想要戀愛,卻總是宅在家中不去尋找真愛,這種“愛無能”的狀態,可以說是年輕人的常態。

甚至還有很多媒體在利用這一年輕人生活狀態大做文章,例如《第一批離婚的90後》等文章進一步加劇了年輕人日常恐婚、恐孕的態度。導致如今更多年輕人一邊自嘲自己是單身狗、一邊慶幸自己單身不用煩惱結婚的狗血事情。

3)恐社交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交也有著一定的焦慮與恐懼:不喜歡回別人電話;百般推辭別人的盛情邀約;和熟人之間不主動走動;對熱情的好意避之不及;在街上碰見熟人就縮脖子;外出玩耍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趕緊滾回自己的小窩,這種種行為其實就是社交焦慮。

有的年輕人為了避免社交帶來的尷尬,其做法是“無事不出門”。如遇事出門,也會用帽子和口罩“裝扮”自己一番,不被人辨認出來。他們甚至覺得這樣的“孤獨”很自在,自己舒服,也不會打擾別人的生活。

4)恐回家過年

由於生活與工作上的差異化和不如意,導致很多年輕人開始害怕回家過年、過節,怕團圓。其實這背後是親戚間的關心期望與自己實際狀態的落差感在作祟,也有怕比較的恐懼心,害怕“被數落”、“被嘮叨”、“被埋怨”、“被羞辱”、“被強迫”……這就造成了年輕人害怕過節和團聚。

5)面對巨大的階層差距,剩下無奈與焦慮

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離100分生活有著幾十分的距離,這段距離也許相當於自己不曾擁有的那些東西——那些想要而不得的東西:賺更多的錢、換份工作、有對象……

但是追求這些東西是無底洞,年薪從10萬到20萬,還會到30萬;換一份工作也不會停止焦慮,若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還是會陷入新的惡性循環。

6)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隨著房價、高物價、高工作壓力、快生活節奏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北上廣與二三線小城孰優孰劣的爭議越來越尖銳。不斷興起的“逃離北上廣”言論獲得了非常多年輕人的認同,每每看到這樣的詞句,總想著扔下手頭的工作,回到故鄉或者三線城市過悠閒的舒適生活。

以上種種,應該是多數焦慮者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焦慮什麼,只是莫名其妙的心慌、不安、焦躁、、、每晚躺在床上,聽著心臟砰砰的跳動,真擔心哪天會跳出來。

前幾年央視有一部紀錄片叫《客從何處來》,裡面有一期講的是某位明星追溯自己的祖輩在戰亂年代曾經度過的艱苦歲月: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時刻都在擔心明天轟炸機會不會來,一家人還能活著在一起多久。對死亡的恐懼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最大的焦慮。

“很想穿越時空告訴他們,你們現在焦慮和恐懼的事情,在將來一件也不會發生。”那位明星說。

真的希望:

“你現在焦慮的事情,後來一件也沒有發生。”希望未來的你,能對現在的你,說出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