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美食攤糊餅

糊餅,一種餡兒在外面的玉米麵薄餅,被人戲稱為中國“披薩”。我曾留心關注過糊餅的發源地,無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糊餅最早是農家飯,在北方地區流傳較廣,是一種較為古老的飯食,與運河有著某些淵源。

知味美食攤糊餅

製作糊餅,一般叫打糊餅。雖說原料簡單,製作上也並不複雜,但要真正把糊餅打得皮薄餡兒香,外焦裡嫩,也是很要手藝的。糊餅最絕配的餡兒是韭菜。食惟韭薤,味清而雋也。打韭菜餡糊餅,老孃在世時最拿手,也最得意這口兒。

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其實,這句話沒什麼道理。準確的意思應該是:“好吃不如愛吃,舒服不如自由”,更貼切。

有人說了,餃子雖說好吃,可我吃餃子就沒有吃餡餅順口;至於倒著,您一天到晚老躺著試試?不瘋掉才怪。真正的享受應該是自由順意。

人最飢餓時腦海出現的食物,一定是平日裡的最愛。西方人會想到一杯濃濃的咖啡、一杯熱巧克力、一個大的夾著牛肉、蔬菜,擠上芥末醬的三明治;要問中國人,答案除了餃子,肯定會五花八門。我會說,來一大碗“羊肉喂汆兒”面。嫩嫩的生羊肉片,加蔥薑末、醬油、香油,鹽浸泡入味後,待麵條快熟時倒入鍋中燙熟,攪勻後,連湯帶面來上一大碗,撒上香菜,胡椒粉,再點幾滴老陳醋……

知味美食攤糊餅

問我老孃的話,她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糊餅。一大張韭菜雞蛋餡的糊餅。一面被烤得起焦的玉米薄餅上,託著撲鼻韭香的一層碎綠,若隱若現嫩黃的蛋花,點點幹蝦皮點綴其間。精緻的民間美食!咬上一口,上牙收鮮香,下牙斬酥脆。舌尖兒擁起熟悉的美味翩翩起舞。

頭茬韭菜最好。長得雖不粗壯,但味道濃,吃起來卻非常香,韭菜長得快,二茬起逐步變粗,味道也沒有頭茬味兒竄了。

韭菜又稱:“懶人草”。抗寒耐熱,極具適應性,全國各地到處都可以栽種。打理上不費時費事,因而非常普遍。即便是供應最困難時期,也能見到韭菜。母親說攤糊餅非常省事。就幾把玉米麵,一掐子韭菜,一撮子蝦皮,兩個雞蛋,餅鐺一燒,攤吧、攤吧,熟了。好吃的能讓人忘記煩惱。

發明糊餅的人,一定是在吃玉米薄餅時靈光乍現的。在玉米餅上加餡料的想法非常樸素自然。北方玉米多,韭菜到處有,有自家雞下的蛋,做成餡一嘗試,肯定如發現新大陸般欣喜。民間美食流傳下來一定要有個重要條件,不光好吃,還有就是做法簡單,易操作。生活繁忙者不會在飯食上浪費太多時間。

知味美食攤糊餅

我什麼時候學會打糊餅的,記不清了。家裡有個攤糊餅的餅鐺極好用,讓我時不時地露上一手。餅鐺是二十多年前,妻姐給的,一種合頁相連兩面都能用的新產品,很輕巧順手。使的年頭多了,餅鐺也會老,和人上了年歲一樣,精氣神都不靈了。外觀黑舊,合頁脫落,一個變成了倆。這倒好,緊了忙了倒是可以雙管齊下。

前些年,媳婦收拾廚房,看這舊餅鐺彆扭,就放到樓道里準備扔掉。我下班回來看見,拿起來端詳了很久。斑駁的痕跡中有凝固的記憶。得,折中一下,二選一,又撿回來一片。

有了小女沒幾年,岳母來了,幫我們帶孩子。老太太退休後,老頭兒走了。老太太一琢磨,告別過去,開始新生活。乾脆去閨女姑爺家,既能照顧外孫女上學,又能排遣孤獨寂寞,一舉兩得。

一個有老有小的家庭才是完美的。岳母的到來,讓我體會到了雙重的母愛。老太太每天都準時備好飯菜,等待家人歸來。誰回來晚些,她會出門,揹著手在窗口翹首張望……

岳母雖說沒什麼文化,卻深明大義,通情達理。晚上忙乎完家務,早早地回到自己的屋裡或躺或坐去聽半導體了。請她看看電視,老太太總是推脫。若干年後,我才明白,原來老太太識趣,有意不去打攪我們的生活。

知味美食攤糊餅

老太太最愛吃我打的糊餅。一到節假日,她會提前買好韭菜,擇好。笑著對我說,您受受累,給我們打頓糊餅吃。我說,瞧您客氣的,還和我您您的。您想吃,只要言語一聲,咱立馬能吃上。老太太說,姑老爺您是貴客。您休息一天,還得麻煩您。我說,您才是活神仙呢。節假日該您休息,我伺候您。

說著笑著,糊餅一張張出鍋上桌。老太太吃得津津有味,非常享受。

我老孃吃過我打的糊餅嗎?不記得了。老孃“自己會做”!——我孩子小,工作忙,一週休息一天,去老宅看老孃一次,路程不近,覺得挺吃力的。有一次聽老孃偶然說起,隱約記得她臉上的笑:“禮拜天早上,會去衚衕口走走,興許能看見你們帶孩子來,街上人來人往的,你們不來了,就當遛彎兒了……”

人生中許多時候是非常無奈的。有些道理也不是當時能夠明白;即便明白了,又能如何呢?工作繁忙,分身無術,你無可奈何;事不遂願,遇人不淑,你無可奈何;天降禍端,生離死別,你無可奈何……

知味美食攤糊餅

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次相聚,他對我說,相信嗎?你我倆人住同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城區,居然十一年沒見面聯繫。我說,“是啊!十一年。要勁兒的十一年!”那會兒,我體重只有六十公斤。我的身高是一米七八。

我由青澀懵懂到叛逆空茫,由孤獨掙扎迷失的苦逼到碌碌無為俗務纏身的庸人,完成蛻變。蒼生滾滾,我在其中。與同齡人一樣開始扮演眾多角色:兒子、姑爺、丈夫、父親。上下班騎著一輛舊自行車,風塵僕僕,我的車筐裡總是裝得很滿,蔬菜、饅頭,烙餅……車後座上綁著一個小竹椅,接送女兒上幼兒園。

熙熙攘攘的街上,循著燈柱的光可以看到濃濃的煙霧,很藍,虛無縹緲,浮塵飛舞。我在等紅燈,車流洶湧,喇叭刺耳。身後梳著兩隻羊角辮兒的小女兒,小嘴兒里正唸唸有詞,“6…7…8…”我回頭問:“寶貝兒,幹什麼呢?”她的回答讓人忍俊不禁:“數高跟鞋吶”。我才注意到身邊有不少穿高跟鞋的女人飄然而過。喜歡高跟鞋的女兒其實與高跟鞋沒什麼緣分,她後來出落成一米七一的個頭。

知味美食攤糊餅

每天過得都很忙亂,容不得人去品味,咂摸,時光便匆匆而去。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又是今天的複製。突然,平淡的日子開始注入了悲傷。有天早上,我正在洗漱,準備上班。電話響,是小弟。最意想不到的消息——老孃意外辭世。拿著電話機的手停在空中,時間停滯了。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的心都飽受煎熬,無法釋懷。我這個長子,忽略了生我養我的老孃。可憐她,多病,四十五歲就守寡。雖然身邊有我弟弟妹妹相伴。可不一樣。盡孝無法替代。我一直在自責,我若多關心關心她,她不會剛六十歲就死吧?可我,似乎“無我”狀態。

所幸岳母在我身邊。無論老孃在世時,還是之後的後事料理,岳母都伸出援手,給我支持。大弟的孩子還沒出生,老太太已抽空準備好孩子穿的小毛衫了。小弟妹沒工作。老太太敦促我們幫忙去找。

“沒什麼,替你媽了。”

“有緣千里來相會”,我想不光指青年男女的陌路相識吧。全世界有七十億人口,兩個從不相識的家庭能建立那麼深的姻親,誰能說清其中的淵源呢?老太太常對我說:“你就是我兒子。就短生你。”

岳母老了。我女兒上大學後,老太太說完成任務了。該回家住了。捨不得老太太走,可誰也拗不過她。沒幾年,老太太患了阿爾茨海默症。一天比一天糊塗起來。我和媳婦一商量,又給老太太接回來了。儘管老太太開始不認識人了,可潛意識裡還是惦記著她疼愛的人,時不時地就會喊某個兒子或曾經看護過的孫女、外孫女的小名。

知味美食攤糊餅

一個多麼好強,能了事的人啊!而今喪失了記憶,生活無法自理。令人嗟嘆!

感恩當報,孝不容緩。何謂孝?順者為孝。既然老太太愛吃糊餅。那就多吃幾回吧。備好韭菜餡問老太太,您是吃餡餅還是吃糊餅?沒剩幾顆牙的老太太想都沒想就說:“糊餅,就愛吃糊餅。”

“那您嚼得動?”

“別看老太太牙不靈,照吃不誤。”

“得,瞧好吧您吶。”

糊餅做完,端上桌。看著老太太吃,享受著回報的快樂。老太太吃了多半張,邊吃邊說香。

我逗老太太:“誰打的糊餅?”

失憶的老太太說:“不是你嗎。”

“我是誰?”

“你是我孫子。”

得,連輩份兒都給降了。孫子就孫子。沒轍!

“我姓什麼?”

“我認得你,你還姓你那姓。”

嘿!老太太答得多巧妙。能當外交部發言人了。

常聽人講:“人人雙層父母。”孝敬岳母,如同孝敬老孃了。

知味美食攤糊餅

攤糊餅

【原料製備】

1、玉米麵500克 白麵50克 蘇打5克

2、雞蛋2個 蝦皮50克 韭菜 500克 薑末10克 花生油100克 食鹽5克

【操作過程】

1、將玉米麵、白麵倒入盆內,放入蘇打,加溫水,和勻即可,不能太稀,餳發30分鐘。

2、兩個雞蛋打勻,鍋內放油約50克,油熱後,快速倒入蛋液攪拌,成雞蛋碎,放入洗淨的蝦皮,薑末,鹽,關火。待涼後,加入洗淨切好的韭菜。

3、餅鐺燒熱後,用些許油擦一遍底(切記油不能放多,要不面打滑,不易攤平),放入和好的玉米麵,約四分之一,用鏟子均勻抹平,技術堪比高級抹灰工。

4、麵攤滿,攤勻後,在上面放入四分之一拌好的韭菜餡,一公分厚適宜,用鏟子壓平,蓋蓋兒;調溫火。適時挪動一下餅鐺,讓火均勻在餅鐺炙烤。如用電餅鐺使用下層即可,燒熱後,按上述步驟操作完,另加鍋蓋兒。10分鐘許,掀開鍋蓋,糊餅四周邊緣翹起,鏟子沿邊兒進入,通過,轉動一下,即可剷出,放案板上切塊,裝盤。

【提示】

1、操作時,注意火不宜太沖,要不糊餅沒熟,面先煳了。

2、玉米麵不宜太厚。500克面、菜,製作四張為宜。

3、製作時保證餅鐺熱度,乾淨即可,不宜多擦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