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決定稱帝,一人當眾反對,說了13個字,讓劉備無地自容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劉備決定稱帝,一人當眾反對,說了13個字,讓劉備無地自容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位居四大將軍之首。當時,關羽正駐守荊州,給關羽送信的人,正是費詩。

值得一提的是,關羽為人素來狂傲,卻對費詩敬畏有加。

費詩抵達荊州,關羽得知自己被封為前將軍,而後將軍卻是黃忠時,勃然大怒,拒絕接受前將軍之位,說:“我堂堂大丈夫,怎能與老兵同列!”如果換做別人,一定對關羽的狂傲束手無策,但費詩先是對關羽一番吹捧,說“關將軍和漢中王同為一體,黃忠即便是後將軍,也不能與他相提並論”,又敲打他“你不接受,我就走人,千萬別後悔”。

劉備決定稱帝,一人當眾反對,說了13個字,讓劉備無地自容


關羽立馬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和顏悅色地接受了前將軍之職。費詩圓滿完成使命,得到劉備讚賞。

但才過兩年,劉備就由欣賞費詩,變成憎恨費詩,以至於將他貶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曹丕稱帝后,劉備也心急火燎地想稱帝。公元221年,劉備召集群臣商議稱帝事件。不料,此事卻遭到費詩的反對。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只有13個字:曹賊未滅,卻先稱帝,恐人心不服。

劉備決定稱帝,一人當眾反對,說了13個字,讓劉備無地自容


惠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內之正殿西側。史載,章武三年四月,劉備病死白帝城永安宮(在今重慶奉節縣城),五月梓宮還成都,八月葬惠陵。後主從諸葛亮之意,先後將甘、吳兩位夫人合葬於此。 墓拔地而起,呈圓堆形,高12米,周長180米,佔地3畝,形若小丘。塋上樹木參差,墓邊古柏森森。陵墓建築,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組成。照壁長10米,高5米,正中鑲嵌菱形石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