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是唐朝的第三任皇帝,在眾人的眼裡他一直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其實真的是這樣嗎?不盡然。

歷史上的李治存在感很低,因為前有李世民的偉業壓著,後來又被女帝武則天和孫子李隆基奪取了光環,李治夾在他們中間,所以給後人留下了軟弱無能的一面,其實歷史上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李治是一個大膽,腹黑,工於心計的,治國能力很強的皇帝,一起去看看。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第一,李治爭奪太子之位

太子李承乾因為謀反被廢,而後,李世民預立李泰為太子。但是李泰被突如其來的驚喜衝昏了頭腦,行事高調,加之李治的誣陷及長孫無忌力挺李治,最後,李治取代哥哥李泰,當上了太子

  • 歷史的記載往往平淡無奇,李泰咄咄逼人,李治軟弱無能最後卻繼承大統。但是事情真這麼簡單嗎?長孫無忌能在立太子的時侯,堅定的站在李治這邊,他定是在暗地裡先和李治談好條件,苟富貴無相忘。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最後才有長孫無忌強烈反對李泰作為太子的一幕。而李治說的李泰恐嚇自己,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詞,根本無從考證。所以長孫無忌和李治二人,看似平平淡淡,實則暗藏殺機,天衣無縫。

在這一過程中,李治高明的像一代宗師,看似動作柔軟平淡,實則威力過猛,讓人捉摸不透。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第二,李治搶奪武則天

李世民晚年之時,武媚娘整天伺候於他的左右。而作為太子的李治經常去看望李世民,這樣一來二次,李治和武則天之間不僅產生了愛情,而且他倆還在李世民面前行汙穢之事。

  • 在父親快要逝世的時候,竟然搶奪父親的女人,所以,李治給人所謂的仁孝只不過是一種偽裝而已。在古代最注重忠孝,敢於褻瀆父親的人都不是心慈手軟之人。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第三,殺長孫無忌,鞏固權利

李世民去世後,李治成功即位。但是他即位的前幾年,根本就沒什麼權利,因為朝中所以的事情都得經過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執政期間拋出房遺愛謀反案,最後他將房遺愛,高陽公主,李治的哥哥李恪等人殺害。

  • 李治曾給李恪求情,卻遭到長孫無忌的拒絕。更令人不快的是,長孫無忌竟然要立李忠為太子,這令李治忍無可忍。自己貴為皇帝,卻不能救下親哥哥的性命,現在連自己的繼承人也要由長孫無忌來決定。所以李治決定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但是這件事並不好做,長孫無忌是朝裡的元老,擁戴他的人有很多。於是李治就尋得突破口,他決定廢除支持長孫無忌的王皇后,立自己喜歡的武則天為後。

李治廢除王皇后,並乘機將長孫無忌一派的勢力排擠出京城。長孫無忌也被削爵。即便如此,李治還是沒有放過長孫無忌,李治指使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謀反,最後逼得長孫無忌自殺。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第四,李治知人善用

李治在位期間,提拔了不少優秀的人才,比如,武將薛仁貴,蘇定方,裴行儉,程務挺等,文臣有盧承慶,林政侖,薛元超,魏元忠等。李治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皇帝,他為後來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當然基礎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第五,李治的功績

李治派大將李勣領軍滅掉高麗,後又派大將蘇定方滅掉了突厥。唐朝的版圖在李治時達到了巔峰,當時國土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雖然在後人的眼裡,李治一直是一個碌碌無為、無所作為的皇帝。其實不然,歷史上的李治是一個足智多謀,陰險毒辣,工於心計,治國能力很強的國君。所以說,是我們誤解了李治。

李治的形象:一貫軟弱無能,可在歷史上,他一點也不簡單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