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為何要冒險竊符救趙?

長平之戰後,白起迅速作出部署,司馬梗北上攻打趙國舊都晉陽,王齕東進攻打趙國要塞武安只逼邯鄲,準備一舉滅亡趙國。

公元前258年正月,秦昭襄王令坐鎮武安的左更王齕代替王陵為將,增兵繼續猛攻邯鄲。

趙國平原君派人向諸侯求救,特別是向同為三晉兄弟的魏國求援。

魏安釐王很清楚,趙國與魏國唇亡齒寒,趙國必救,於是派老將晉鄙[bǐ]統兵十萬,前往魏趙邊境的殷城駐紮。

晉鄙屯兵在殷城,在漳水以南,只要渡過漳水,一天之內可以到達邯鄲。但是晉鄙聽從魏安釐王的旨意,在殷城屯兵,並不急於出戰。

信陵君為何要冒險竊符救趙?

晉鄙在殷城,坐山觀虎鬥,其實也很危險,一旦邯鄲真的城破,魏國的救援計劃就會徹底失敗。晉鄙等待的,其實是一個時機,一個秦軍達到最大傷亡的時機。

平原君多次派人到殷城請求晉鄙出兵,晉鄙都以魏安釐王沒有下詔進兵為由,拒絕立即出兵。晉鄙為何不出兵,難道他不想救趙國?非也。

其實這裡牽涉到一個救邯鄲的時機問題,那麼什麼時候是救邯鄲的最佳時機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個“圍魏救趙”的案例,當年魏國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齊國人救援邯鄲,孫臏選擇的是什麼時機呢?

或許讀者很快會反應過來,“圍魏救趙”的最佳時機,應該滿足兩個條件:

一、趙國邯鄲未被攻佔。

二、魏軍處於最疲弱的時期。

讀者有這個判斷很正常,因為讀者都很單純很善良,但是在殘酷的戰爭中,情況卻完全不同。

如果滿足第一點,趙國邯鄲未被攻佔,那麼永遠也達不到第二點,魏軍處於最疲弱的時期。

什麼時候又是魏軍處於最疲弱的時期呢?

答案很簡單,當邯鄲城破的瞬間,魏軍的傷亡達到一個比較大的值,當激烈的巷戰結束之後,魏軍的傷亡才真正最大化。不過魏軍接下來不得不抽調兵力處置戰俘,又要嚴加提防隨時到來的民變,這個時候既是魏軍傷亡最大,也是最為虛弱的時候。

後來齊國“圍魏救趙”,就是足足虎視眈眈一年多,等到邯鄲城破,田忌和孫臏統領的齊軍才姍姍來遲,而且並不是趙國邯鄲方向,而是魏國大梁方向。

齊國救援的不是自己的國君,也不是自己的父母妻兒,更不是自己的親朋好友,趙國邯鄲的存亡,其實是次要的,最大限度地打擊魏軍,才是齊國援軍的重中之中。

有了“圍魏救趙”這個最佳參考案例,魏國大將晉鄙,自然是要等到邯鄲城破,再尋找秦軍決戰。

但是魏國信陵君卻並不這麼想,唇亡齒寒,萬一趙國真的亡了,魏國滅亡也就不遠了。在多次勸說魏安釐王未果之後,信陵君決定兵行險著,竊符救趙。

信陵君為何要冒險竊符救趙?

殷城魏軍大營,大將晉鄙取出自己懷中的另一半虎符,與信陵君的虎符合在一起,天衣無縫。晉鄙還要派人去大梁核實,信陵君門客朱亥從長袖中取出重四十斤的鐵錘,向晉鄙當頭一擊,可憐老將軍腦漿迸裂,當場氣絕。

信陵君身材高碩,鼻樑高起,有若鷹喙,濃眉下眼神有藏而不露的銳利,掃視中軍大帳。帳中諸將生死場面見的多了,卻為信陵君眼神和氣度所迫,無人敢為德高望重的老將軍出頭。

信陵君令軍中厚葬老將軍,其他大小將領都知信陵君此番並非為己,而是為了救趙,三軍安心聽令,營中肅然。

信陵君下令:“父子都在軍中,父親回國;兄弟都在軍中,哥哥回國;家中只有一子者,回國。”這樣魏國軍隊由十萬精簡到八萬,信陵君率領這八萬精壯之師殺向邯鄲。

公元前257年,魏國信陵君領精兵八萬,楚國春申君領十萬大軍,一起救援邯鄲。

邯鄲城下,大戰一觸即發。

信陵君率領八萬魏軍,春申君率領十萬楚軍,殺向邯鄲城外的王齕軍,邯鄲城內的趙軍也攻出城外遙相呼應,聯軍在數量上佔據優勢。

秦軍在陷入困境之後,宿將王齕做出一個決策:撤向太行山,退到河東郡汾城,與將軍張唐率領的數萬秦軍會合。鄭安平從咸陽帶來的這隻援軍,卻並沒有與秦軍主力一起執行撤退命令,被三十萬聯軍團團圍住,鄭安平在權衡利弊之後,率兩萬秦軍投降。

王齕這次撤退,可真是徹底,竟然是千里大撤退。信陵君追到河東郡,魏、楚聯軍斬殺兩萬秦軍,只付出六千人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