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文|丘濂

眼下這波野餐的熱潮是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出現的。跌宕起伏的疫情讓人抑鬱,如期而至的春色撫慰人心。餐廳裡無法聚集,戶外草坪上三三兩兩的聚會則被默許。3月底4月初,我的朋友圈裡零星出現了野餐的場面。這一切都在疫情防控降級後,於“五一”期間達到了高潮。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我們相愛吧》劇照

“五一”當天,算上我自己參與的一場野餐,朋友圈裡一共有六組野餐在同時進行。如果再看看一些生活方式分享平臺,簡直就會有種全民都在野餐的錯覺。並且這些發出來的照片裡諸多元素都何其相似:柳條編織的野餐箱、格子花紋的野餐布、鮮花、氣球、英文報紙等等。網紅博主們提供的野餐清單裡會包括每一個道具細節,淘寶商家則把它們打包進行銷售。同樣參數的相機濾鏡設置,千篇一律地把英文報紙蓋在臉上再躺在野餐布上。似乎能夠拍出一張小紅書上的同款照片,就是野餐的全部目的了。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圖@周揚青

這種由Instagram傳過來的野餐視覺風,想要營造洋氣復古的味道,傳遞的是野餐最初在歐洲流行時的狀態。雖然人們很早就會在室外用餐,但中世紀時動輒有幾百個僕人出動的皇家狩獵餐,或者戶外勞動者在工作間隙來吃飯,都不算是現代意義的野餐。英文“野餐”(Picnic)一詞來自法文單詞Pique-nique,17世紀出現時是一種室內用餐形式,需要前來光臨的客人自帶菜餚和酒水,共同拼湊成一桌宴席。用餐從室內轉向室外,和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城市的迅速發展與鄉村的凋零有關。人們在室內的封閉環境中從事重複性的工作,於是會產生逃離的願望,對廣袤的鄉間充滿嚮往。此時,浪漫主義運動興起,也將“返歸自然”作為一種主張。那些原始的山間與曠野,不再被視作荒蠻之地。它們蘊含了特殊的審美價值,人們應當與之建立連接。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觸及真心》劇照

這個時期的文藝作品中不乏對野餐場景的描繪。簡·奧斯汀寫於1814年的小說《愛瑪》裡,提議進行野餐的博克斯山(Box Hill)至今仍然是個風景如畫的野餐勝地。只不過小說中人物還要要求在戶外擺放桌椅、仍然有僕人服侍左右,鴿肉派、冷羊肉等食物還太過正式。很快人們就習慣直接坐在地上野餐了。對這樣用餐習慣最為直接的反映,應該是法國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在1863年繪製的那幅頗為驚世駭俗的油畫——《草地上的午餐》。一位裸女與兩位紳士一起席地而坐,目光坦然直視觀看者。旁邊是一隻傾倒的野餐籃,酒、櫻桃、桃子、無花果、麵包、乳酪和牡蠣散落在淡藍色的野餐布上。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草地上的午餐》

野餐裝備也逐漸從一隻簡單的籃筐,升級成更為精巧的柳條野餐箱,裡面有皮質搭扣固定刀叉和骨瓷餐盤,有分割的空間放置酒杯,還有鹽和胡椒的調料瓶——今天拍照的寵兒多半是去復刻這樣一款。英國食品公司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是最早提供裝包含食物在內的野餐箱的商家。他們早在18世紀30年代就給那些定期要前往鄉間寓所的客人供應一種食物箱,因為沿途旅館提供的吃食都差強人意。等到去郊外野餐成為時尚,他們也就自然過渡到野餐箱的業務。一份1849年福南梅森推出的商品目錄就表明,它們的野餐箱裡也能夠包括有多種奢華美味:小牛肉雜燴、孟買芒果、瓶裝松露、切好的龍蝦和野鴨,以及上好的紅酒和烈酒。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時至今日,福南梅森仍在出售這種傳統野餐箱,但他們同時也有另外一項很受歡迎的野餐服務。比如你想和閨蜜在戶外的環境下享用下午茶,那麼就可以在線下單,到時去自提一份包括了三明治、司康、德文郡奶油和草莓果醬,茶或者咖啡的雙人野餐套餐。這些,都裝在易於攜帶的手提紙質包裝盒裡。印有首字母F&M的藍綠色盒子讓人依然能聯想到那款經典野餐箱。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那麼連老牌供應商都在與時俱進了,你還非要為了拗造型去拎一隻與你毫不相關的維多利亞時代的野餐箱麼?

淘寶上售價100多塊錢的野餐箱,只附帶兩隻盤子,兩副刀叉,不夠用不說,還要有空間浪費去放置永遠都不會有機會用到的調料瓶。再看看購買評價,除了自重大空間小之外,還有“差點兒沒被柳條劃破手”之類。與其買它,不如去來一個帶有保溫性能、又可以摺疊收納的布面野餐箱。而如果不是僅僅兩個人的野餐,紙杯和紙盤是絕對需要的。都知道玻璃和陶瓷製品會更有品質,可是誰也不想野餐完畢後再抱回這些髒兮兮的餐具自己來清洗。並且有好看圖案的紙做杯盤也很容易買到。價格低廉的塑料香檳酒杯能夠反覆使用,也能讓野餐擁有碰杯一刻。關於野餐的食物,從來都有繁複和方便之爭。美國20世紀著名的食譜作者詹姆斯·比爾德(James Beard)早就說過:“極講究的野餐需要有上等的亞麻織物、水晶和瓷器搭配;最簡單的野餐,則帶上幾瓶酒,並在過路城鎮的熟食店買幾樣下酒菜即可。”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在野餐地進行現場烹飪,可為什麼要在極不方便的環境下來做飯呢?所以,假使不是有專業人員負責準備食物,便捷仍然是野餐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為了儘可能地少帶餐具,可以提前製作或者選購能直接用手指取用的食物,並且最好這樣食物口感的好壞並不會隨著溫度變化而太打折扣。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大力女子都奉順》劇照

綜合種種考量,三明治仍然是地位不可撼動的“野餐之王”。它裡面的內容能夠包羅萬象。普通款是麵包夾火腿、煎雞蛋和生菜;稍微增加一點口感,可以加上一層馬蘇裡拉奶酪,用三明治機器烤過,吃起來有拔絲的效果。它也可鹹可甜。我經常做一種塗滿Nutella榛果巧克力醬、鋪著香蕉切片的三明治。要是花生醬的愛好者,不妨試試海明威最鍾情的那款——由花生醬、生洋蔥和麵包構成。這個奇怪的配方,被他寫在晚年時期的小說《海流中的島嶼》裡。三明治用保鮮膜或是精美一些的防油紙包好,防止在飯盒裡散掉。

野餐的意義不在於一口氣填飽肚子,而在於能夠持續不斷地與周圍朋友來做分享。因此可以提前把三明治切成小塊,保證你胃裡留出空間再享受其他。網紅博主們把顏值作為野餐食物的第一要義。好比她們會推薦用“梅森罐”(Mason Jar)來裝沙拉。這是美國波爾公司(Ball Corporation)出品的一種用來保存食物的玻璃瓶。不同顏色的蔬菜層層疊疊鋪在裡面,十分好看。但這種自律型的食物似乎更適合辦公室午餐,因為野外出遊就要小小的放縱。我帶出來的沙拉就徹底敗給了另外同事帶過來的中式熟食:蒜腸、松仁小肚和醬肘子切片。要知道在野外能吃到熟肉,更能給人驚喜滿足的感覺,這大概是原始的狩獵時代沉澱在人類基因中的一種天性。顏值的任務就交給各式各樣的水果吧,多帶幾種水果總是沒錯。吃之前還得削皮、吃起來汁水搞得到處是的水果就算了。名字裡帶著Berry的各種莓果就可以放入清單。不是說這類“超級水果”多麼高級,而是它們取食方便,味道也不差。草莓、櫻桃、葡萄和荔枝也都是挺好的選項。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總之,在野外用餐是可以沖淡食物的不如意的,因為風景也是體驗的一部分。假如你是一個真正的野餐愛好者,那麼就要既能欣賞湛藍的天空綴滿雲朵的美麗,輕風拂動臉龐的歡樂,也要能接受時而蚊子蒼蠅的拜訪,以及沙土掉落食物中的可能。當我聽到旁邊野餐的人在抱怨螞蟻的橫行,陽光又會讓皮膚曬深幾個色號時,我知道她應該並不喜歡野餐。 美國美食作家M.F.K.費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野餐擁躉。她在《野餐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Picnics)一文中說:“帶上一塊麵包和一個蘋果,到戶外的任何地方享用會讓它吃起來特別可口。”想想我童年時代的春遊和野餐,就算書包裡是永恆不變的三件套:義利維生素面包、雙匯火腿腸和摩奇桃子汁兒,一旦和同學們一同坐到公園的長椅上,心中就會洋溢出歡樂——一次野餐意味著能暫時逃離秩序,和同伴建立更深的認同感。即使沒有照片記錄下當時的野餐時刻,那種愉悅的感覺至今也留在心間。

作者檔案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丘濂

夏天真的來了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三聯生活週刊

個人微博:@三聯週刊丘濂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高中生需要哲學嗎

最不做作的野餐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