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知識簡介

陰醫生,怎麼寶寶手臂上化膿了?寶寶是不是得了什麼疾病啊?前幾天剛剛接種滿月的疫苗,怎麼手臂上起了個膿包?其他寶寶接種卡介苗後都有化膿結痂的情況,我家的沒有,是不是沒有成功的?

門診工作中經常遇到以上問題,陰醫生撰文詳細講解卡介苗,回答大家的疑問。

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疾病,古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和我國馬王堆裡出土的老太太身上都能查到感染結核病的痕跡。

在國外肖邦,契訶夫,卡夫卡,雪萊,濟慈以及哈佛大學的的早期捐助者哈佛都是死於肺結核。在我國死於肺結核的名人也有魯迅和林徽因。在文學著作裡,也充滿了對結核病的描述,例如魯迅《藥》中的華小栓,曹雪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小仲馬《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

卡介苗知識簡介

肺結核必須歸口治療,若不及時、不規範、不徹底治療,最終導致復發、惡化、產生耐藥,形成難治性,形成慢性傳染源,危害家庭、社會,最終因反覆發作引發多種併發症而死亡。肺結核流行之廣,遍及全球、自化療藥物的相繼問世,基本得到治癒,但由於有傳染性、潛伏性、抗藥性、頑固易發等特點,加之各種原因,仍嚴重威脅著廣大人群的健康,因此,仍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公共問題。

結核分枝桿菌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是肺結核排菌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吐痰等傳播。結核分枝桿菌通過抗酸染色呈現特有的顏色。

卡介苗知識簡介

目前結核病患者用藥費用已經由政府承擔,且部分檢查費用減免。如果發現身邊有結核病患者,也請通過微信、微博與陰醫生聯繫。肺結核必須歸口治療,畢竟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早期發現、聯合用藥,目前絕大多數結核病患者能夠完全康復!

卡介苗(BCG)

卡介苗是一種經過人工培養的無毒型結核桿菌懸液製成的減毒活疫苗,對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有預防效果。

在這裡留下一個疑問,為什麼使用牛型結合桿菌懸液,不用人型的呢?歡迎在文末留言。

卡介苗是由法國人邁爾與蘭發明,故取名“卡介苗”。在這麼多疫苗中,唯獨此疫苗是以人名來命名的。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出生時免費接種,通常接種在

上臂。低體重兒(體重小於2500g)需待體重恢復正常後補種。出生時未能及時接種的,應爭取在3個月內儘早接種。

如果已滿三月齡而未種卡介苗,此時應先做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如果結果為陰性,方可接種卡介苗。

由於大部分寶寶都在出生時接種了卡介苗,只有極少數特殊寶寶出生時沒有接種而要到接種門診接種。接種門診每個月接種卡介苗的人數太少,每個月固定時間專門接種卡介苗,如需接種卡介苗,具體接種時間請與接種醫生提前面對面約好。

4歲及以上兒童不予補種卡介苗。只要有明確的卡介苗接種史,不管有沒有卡疤,都不需要再補種卡介苗。卡疤的有無及大小,與卡介苗接種成功與否,沒有直接關係。

已知對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輔料或抗生素過敏者,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和發熱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患腦病、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患溼疹和其他皮膚病患者,均為卡介苗接種禁忌。如有這些情況,接種前務必告知醫生。

紅腫、化膿、結痂

通常接種卡介苗後2~3周左右,接種部位會出現紅腫(禁止熱敷),中間逐漸軟化,形成膿包。膿包破潰後,膿汁排出,之後結痂,癒合後可留有圓形瘢痕。有一部分寶寶上述反應時間稍晚,或不是很明顯。

接種卡介苗後局部有膿包或潰爛時,不必擦藥或包紮。局部要保持清潔,衣服不要穿得太緊,儘量避免人為弄破,防止感染!

如不慎弄破,有膿液流出,可用無菌紗布或棉籤輕輕拭淨,不要擠壓,禁止使用酒精消毒。接種後全程平均約兩至三個月自然會癒合結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脫落,不可提早把它摳去。

卡介苗知識簡介

這是微信中的一位寶爸發我的照片,此時寶寶正處在接種卡介苗後紅腫、化膿時期,接下來會化膿破潰,形成潰瘍,表面結痂脫落,最後留下一個卡疤(接種卡介苗後形成的疤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