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農村阿婆,每天坐門口望著馬路,期盼兒媳婦能回家

“唐上婆婆,又在等兒媳婦啊?”

“嗯,是的。”

“你兒媳婦什麼時候回來啊?”

“快了,明天應該就回來了。”

“哦哦,應該是,明天就回來了。”

“是的,明天肯定回來。”

這段對話,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已經上演10年了。

唐上婆婆是村裡的老人,村裡的習俗是對於上了年紀的婆婆,一般都是直接在前面加上她的出生地,所以,村裡有很多這個婆婆,那個婆婆。

唐上婆婆是從一個叫做唐上的地方嫁過來的,所以叫唐上婆婆。唐上婆婆今年已經85歲了,老人家雖然年紀很大了,但身體還好,一年到頭也不怎麼感冒,甚至頭疼腦熱的毛病都沒有,對於這位老人家的身體,所有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85歲農村阿婆,每天坐門口望著馬路,期盼兒媳婦能回家

農村阿婆抱著小孩


唐上婆婆今年85,生了3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是老滿,是在唐上婆婆40歲的時候生的,在以前那個年代,家裡如果不生個兒子,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即使是這麼大年紀了,還是得繼續生,好在肚子很爭氣,如人所願,生了個兒子。

對於晚年得子的夫妻倆,對這個寶貝兒子那簡直是皇帝一般對待,要什麼給什麼,無比的寵愛。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兒子吃,農活有3個姐姐幹,好吃的好用的那必須得這個寶貝兒子先挑。

俗話說的好:如果想廢掉一個孩子,就滿足他的所有要求。這真的是一條真理。

在這樣的寵愛溺愛下,這個寶貝兒子把所有的農村人該有的勤勞樸實、淳樸善良這些優點都完美的避開了,養成了好吃懶做、歪七歪八的惡習。

待到兒子該成家的時候,唐上婆婆老兩口又東奔西走為兒子說媳婦,在家人和媒人的說合下,兒子很快的結了婚。

兒媳是另一個鄉的,也是農村家庭,而且家庭教養非常好。嫁過來來後,家裡的裡裡外外整理打掃的井井有條,而且還做得一手好菜,特別勤快。

雖然兒子什麼活都不會幹,但是自從結婚後,確實改變了很多,媳婦說的話都能聽,加上幾個姐姐的幫襯,家裡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但是,正如俗話說的好:有些人就是不能享福,一享福就皮癢。

這樣安靜的日子沒過幾年,兒子就開始嫌棄兒媳了,理由是兒媳不會生兒子。

自從兒媳婦嫁過來後,家裡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但是,唯一遺憾的是兒媳沒有給家裡生個兒子。嫁過來9年,連續三個都是女兒。他們也去醫院檢查,醫生也給他們做了科普工作,說生兒子主要是男人佔主要作用。

85歲農村阿婆,每天坐門口望著馬路,期盼兒媳婦能回家

幹農活的農村婦女


從此以後,兒子就經常拿臉色給兒媳婦看,天天就說兒媳的不好,不是說她家裡沒整理乾淨,就是說她炒菜鹽放多了,或者是放淡了,總之就是各種看不慣。

唐上婆婆老兩口也勸他,這個兒媳婦已經如此的優秀了,你還想她怎麼樣?在嫁過來第十年的時候,兒媳婦又生了,這次,又是一個女兒。

當兒子知道又是女兒的時候,留下剛生產的兒媳和老兩口在衛生所,頭也不回的走了。老人家拿這個兒子沒辦法,只有她們來照顧兒媳了。兒媳坐月子,兒子一直沒有回家,引得唐上婆婆大聲罵他是白眼狼。

兒媳沒法子,只能自己一個人照顧幾個小孩,等出了月子後,一個人扛起了所有的農活。老人家身體也不好,只能幫著在家裡乾乾活,這些挑擔下地的活,都是兒媳一個人扛。

兩個月後,當大家都在家裡忙碌著的時候,兒子回來了,還帶了一個女人回來,說是給孩子找的後媽。兒媳婦也是個要臉面的人,哪受得了這個刺激,腦袋一熱就暈了過去。

等她醒來的時候,身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她男人,一個是她男人的女人。兒媳婦很冷靜,問男人到底想怎麼樣?

男人說要離婚,我不想跟你過了。

兒媳問為什麼。

男人說沒為什麼。

兒媳問你是不是因為我沒有給你生出個兒子。

男人頓了頓說:是。

兒媳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為什麼生不出兒子。

男人沉默,良久說了一句:反正我就是不想跟你過了。

兒媳沒有馬上回答,過了很久之後,她堅定地說:你是不是真的想好了?

男人回答說是。

第二天,兒媳收拾了她的衣物,抱著最小的女兒走了。臨走時,兒媳特意拿出了兩個銀手鐲,一個給了唐上婆婆,一個給了公公,跟唐上婆婆說了句:娘,我回趟孃家,過些時候再回來。

唐上婆婆也沒有挽留,她也不好意思挽留,兒子做出了這種事情,她能怎麼說呢?

過了一個月,兒媳託人帶來口信,是直接傳給兒子的,通知他過兩天到縣裡去一趟。

85歲農村阿婆,每天坐門口望著馬路,期盼兒媳婦能回家

農村情景


那個兒子帶回來的女人,對三個小孩倒沒什麼,只是什麼活也不會幹,天天在家修指甲、沒事的時候就帶著幾個小孩在村裡溜達。

日子就這麼不痛不癢的過下去了。

原本以為帶回來的那個女人能夠為家裡傳下香火,但是,兩年過去了,女人的肚子一直沒有反應。兒子就不樂意了,開始對女人說三道四了,女人開始的時候還忍著,後面兩個人就開始互相罵了。

男人罵不過,就乾脆打上了,女人哪裡是男人的對手,經過幾次被打之後,在一個五月的早晨,女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也就是在女人走之後的第二天,唐上婆婆開始每天都搬個小板凳,坐在大門口的門廊邊,望著過往的行人,一邊望著,一邊不時的說:阿英馬上回來了。阿英,就是她兒媳婦的名字。

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為唐上婆婆真的接到信息說兒媳婦會回來,但是幾天之後,唐上婆婆還坐在門口,望著過往的行人說:阿英馬上回來了。

一直到很多年後,唐上婆婆還是每天都坐在門口,望著過往的行人,一邊望著,一邊不時的說:阿英馬上回來了。


“唐上婆婆,又在等兒媳婦啊?”

“嗯,是的。”

“你兒媳婦什麼時候回來啊?”

“快了,明天應該就回來了。”

“哦哦,應該是,明天就回來了。”

“是的,明天肯定回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