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馬伊琍曾在微博上談起她的“育女心經”時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女兒和同學一起玩過家家,一些孩子會扮演媽媽,一些孩子扮演寶寶,但是有些孩子總喜歡當媽媽,而要她的女兒當寶寶。

馬伊琍告訴女兒,“你完全可以拒絕”時,女兒愛馬仍然說,“我不敢。”

那一瞬間,馬伊琍覺得非常的痛心,女兒竟然變成了小心翼翼的樣子,為了周圍的人喜歡她,把自己逼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的身上。

她意識到,曾經對孩子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分的“懂事”。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網友問,“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子?”

有一位網友的回覆引起大家的共鳴。

“我不善言辭,不輕易吐露自己的心聲,獨立不喜歡麻煩任何人,心軟不好意思拒絕任何人;我在家人眼裡是懂事的孩子,在同學朋友眼裡是不會拒絕別人的性格隨和的朋友。嗯,我有些自卑,卻不想讓人知道。”

中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人,懂事就是要聽話。這樣的孩子父母省心,而且這樣的孩子從小會得到周圍人的喜愛和稱讚。

現實中這樣“懂事”的孩子,總會讓我們心生一絲疼惜,卻不知道從何說起。直到閱讀了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我終於意識到,孩子,其實我真的不希望你這麼的“懂事”。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曾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致力於用心理學去理解中國式的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種種經典現象,讀者遍佈世界各地華人區。

武志紅老師的這本《為何家會傷人》是他的第一本書,而且此書一出版,便立刻成為暢銷書,到目前已銷售數十萬。在這本書裡,武志紅老師從家庭關係的各個階段,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以及子女成人的諸多角度,揭示了那些隱藏在愛的名義之下的難以大聲說出但深深受傷的心靈,以及連接著的中國社會乃至中國歷史文化。

在閱讀《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時,我們發現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通過三個方面來詳細探尋“懂事”的孩子。

一、懂事的孩子,惹人心疼

小S曾在節目中講到一件事。她睡前有一個習慣,就是會在床頭放兩瓶保溫杯,然後裡面水的溫度要剛剛好。她會讓二女兒幫忙去倒水,孩子每次都會乖乖幫媽媽,而且每次都做得很好。

小S感嘆道,自己對二女兒的關注最少,但是二女兒卻是最懂事、最害羞的那一個,她為二女兒被自己一直以來的忽略而感到抱歉。

孩子是敏感的,他們會觀察大人的情緒、習慣、愛好,為人處世,順應大人的想法,其實只是想獲得大人的注意和關心。

但是有時候生活真的很傷人,《請回答1988》裡李有貞說: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嬌罷了,只是適應了環境做懂事的孩子,適應了別人錯把他當大人看的眼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在《家為何傷人》中,武志紅老師提到,“這種主動奉獻中藏著渴求—‘請你們把愛分給我一點吧,’也藏著憤怒—‘我做得這麼好,你們還不愛我,你們太壞了’。”

“所以,如果父母對一個孩子越冷淡,這個孩子越容易成長為迎合者。”

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教育時發現:

“小時候特別聽話乖巧、善於委曲求全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少主見,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會任由別人安排所謂理想的生活。”

另外,太懂事的孩子,會有一種通病:對生命缺乏激情。

因為,他們努力學習也好,努力工作也好,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望,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但是,他們對努力的結果,比如好成績等獎賞沒什麼熱情。

這種孩子,他們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關係很好,遇到什麼事情都能自己搞定,很容易讓家長引以為傲,但是,你總會感覺他好像“缺了點什麼”,其實,可能缺的就是對生命的激情,對生活的慾望和動力。

電影《狗十三》裡有句臺詞說道,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一、愛孩子,就讓他成為他自己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對於這一點,武志紅老師提出,就是要孩子成為“有健康自我的人”。

“有健康自我的人,他會很愛父母,但是他做事情,首先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而不是服從父母的語言。”

前段時間,多多的媽媽孫莉在微博上曬出女兒的新發色,一時成為微博熱搜。

在陽光下,一個染著仙女紫的青春女孩,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俏皮、活潑可愛的陽光氣息。

在微博評論下,有一些網友覺得,學生就應該有個學生的樣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染頭髮、愛打扮、瞎臭美都是個沒正經的樣子,會走歪路的。

但是,黃多多真的是一個沒正經、會走歪路的叛逆女孩嗎?如果你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她是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多多會彈鋼琴、彈吉他、畫畫,小小年紀,就翻譯了外國兒童圖書,還能用英文作詩、寫劇本。

黃磊說: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私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成為自己的孩子,他愛父母,但他做事情,是從自己的想法出發的,源於他內心的渴望和動力。他對生活有激情、對生命有期盼、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即使遇到了困難和阻礙,也有能力把自己從泥坑裡揪出來,繼續向前走。

記得紀伯倫寫的那首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二、育兒先育己

太多中國父母過於關注孩子,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的生命已乏善可陳。

在《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裡,武志紅老師指出,“他們(中國的父母)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懂事”的孩子,有一部分是成長的過程受到父母的忽略,更多一部分是承擔了父母過重的期望。

在網上有這麼一段話: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所以,當我們用心去陪伴孩子的過程的時候,何嘗不是去挖掘一個更優秀的自己的過程呢?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今天高考的詩詞才女武亦姝被清華高分錄取,背後是人家爸媽從女兒讀幼兒園起,就把打棋牌的愛好變成了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經》,陪女兒讀詩詞;

武亦姝的媽媽說,“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而與武亦姝同一時刻霸屏微博的,還有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他以總分730分創下了廣西自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的歷史記錄。而且除了成績好,文體活動也很廣泛。

當網友紛紛感嘆,“這是什麼樣的神仙家庭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記者電話採訪楊晨煜的媽媽,她談到養育孩子的經驗:

“孩子肯定是從小培養的,所有的習慣必須要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

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你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

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你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人,丟個孩子在那裡拿著手機就OK了。

平和和穩定的家庭,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所以,育兒先育己,作為父母,把養育的注意力從孩子轉向自己,唯有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你自己變得優秀了,日子過得精彩了,孩子自然也差不到那裡去。

孩子,其實我不希望你那麼“懂事”

孩子,我不希望你小小年紀就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你應該有屬於你年齡的任性和天真;而作為父母,我們只希望當你想到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你會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敢於追求人生的快樂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