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要求一個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過,“懂事”作為一個褒義詞也好像從未被質疑過。

在生活中,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類似的行為:

比如明明對店裡的玩具愛不釋手,只要父母說不給買,就溫順地走開?

同學要求幫忙寫作業帶外賣,就算心裡很不願意,也總是和氣地答應?

老師佈置的任務,任憑繁複無理,也會默默地熬夜完成?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懂事”,主要的特點就是:不能提要求,不能麻煩別人

因此,懂事的孩子往往是這樣: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其實,這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成長是一去不復返的,許多大人都忘記,世界上除了成熟懂事,還有“委屈”和“不快樂”。

作為父母,你覺得“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你關心過孩子是否真的快樂嗎?你是否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呢?

下面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下,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反而越痛苦?


01壓抑自我需求,膽怯自卑


在泰國,訓象師會在大象幼時,用細繩把它們拴在木樁上,按照訓象師的口令,小象進行仰臥起坐,左右行走等各種動作,在人們看來,大象真聽話懂事。

當小象變成大象之後,可以輕易掙脫繩子,甚至弄到木樁了,它們卻已經不掙扎了。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其實所謂的懂事,很多時候只是原生家庭中的父母避免麻煩,彰顯自己主體的方式而已。但是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卻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因為,每個懂事的孩子都壓抑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這個自己是在生命早期,在原生家庭裡,不被父母允許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溫尼克特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在一開始的生命狀態裡總是順應外在的需求,他很有可能會發展出一個虛假自體,這個虛假自體不再回應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而是通過壓抑自己, 順應外部世界

他們所謂的聽話、懂事不是自己體驗所得,而是外界強加給他們需要遵從的。

更可悲的是,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與孩子年齡不相符的懂事,如果是出自一些負面的童年經歷,懂事就會被“異化”,久而久之,導致孩子產生深深的自卑感,覺得自己不配提要求,不配被滿足,出現性格問題。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生命只有發展出一個真實自體,在真實自體中回應自己的真實需求,個體才會變得樂觀,才有可能發展出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弗洛伊德更是認為生命力就是生物的攻擊性,只有指向外部,在關係中去馴服才是積極的,而如果壓抑自己,無疑是把這股力量指向了自己,容易造成抑鬱心理。

而父母眼中的懂事往往是具有道德壓力的存在,會讓孩子經常體驗到內疚、自責,甚至抑鬱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比如,一個孩子喜歡唱歌,可是爸爸媽媽告訴他,唱歌會影響學習,你要聽爸爸媽媽說的話,這樣才是好孩子,於是這個孩子就放棄了唱歌這件事,可是他內心確實很喜歡唱歌,但只要有這種想法,他就感覺自己不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於是他就會感到內疚和自責。

總之,不管是溫尼克特,還是弗洛伊德都清楚地告訴了我們,聽話懂事的背後往往是深深的壓抑,在壓抑的處境下,個體要麼處在虛假自體中,要麼就進行自我攻擊


02習慣性討好,被他人主導情緒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小大人症候群”:當人們“被照顧”的需求被一次次剝奪,為了不用再體驗這種被拋棄的感受,他們索性不再表達自己需要照顧,也開始否認自己需要照顧的需求。

不開口就不會被拒絕,不想要就不會被拋棄,漸漸地喪失了表達自我需求的能力。

網上曾看過一個真實發生的事:由於父母都很忙,經常告訴孩子“要懂事”“要理解爸爸媽媽”。後來6歲的女兒發高燒到40度,其實孩子白天就開始不舒服了,但一直壓抑著不表現出來,原因是孩子覺得爸爸媽媽那麼忙,不想讓他們擔心。

“懂事”的孩子,常常會在不知不覺間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對外界只敢說“好”、“可以”、“沒關係”,認真完成任務,規規矩矩生活,卻常常活不出自我,被他人主導喜怒哀樂,甚至把自己的底線一降再降。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這個孩子,連生病都這麼小心翼翼,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長大後在職場上很可能成為“老好人”,不會跟領導談錢加薪,不會拒絕同事無理的要求,不會對合作方提需求,

而如此不懂拒絕的“老好人”,他們其實是在防禦,潛意識裡認為拒絕別人會給自己帶來“毀滅”,害怕讓別人失望,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所以他們儘可能地滿足別人,委屈自己,往往用高道德給自己施壓。

除此之外,太懂事的人在感情上也難以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喜好,容易陷入“你喜歡我,我就喜歡你”的誤區,在另一半面前很“懂事”,不敢表達自己的要求,不敢任性。


03無法找到真實的自我


精神病學家阿德勒說:“人是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這樣才可以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幸福。”

而“懂事”就像是一個高尚的人設,孩子一旦無奈接受了這個認定,這輩子都會被壓抑著堅持做個“乖”孩子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個女孩站在高臺上,對著父母訴說這十幾年來的壓抑:努力把事情做好,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藏起自己的小情緒、小任性。

擦了擦眼淚,她又對弟弟說:“姐姐希望你能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勇於索取、能被拒絕。”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當然,也不是說孩子懂事就不好。

有一種孩子在父母開明有愛的教育下成長,他們是明事理、懂禮貌、會共情的“主動懂事”的孩子,這裡的懂事是大多數是父母良好的教育促成的,當然值得鼓勵。

但如果,孩子的懂事是因為懼怕大人的嚴厲,在他們連自我意識都沒建立起來的時候,就教他放棄自己的主觀想法,盲目地壓抑和順從,那就要小心它不好的影響了。

而另外一種,因為後天環境所逼而早早懂事的孩子,真的就很讓人心疼。他們永遠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重任,往往因為體諒父母的不易,少年老成、謹小慎微。

如果你的孩子是因為各種無奈而懂事,那我們就要警惕起來了。不過,只知道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的孩子更不值得效仿。但這個度之間的掌握,便是做父母的智慧。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知乎上有這樣一條追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約有4000條回答,絕大部分都是——不快樂

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才能放任自己的心,活的自在瀟灑。大多數家長只關心孩子懂不懂事,卻不關心孩子快不快樂。

如果可以任性地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紀伯倫在《孩子》中這樣寫道: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不是他們的靈魂。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愛是耐心,是等待意義在時間中慢慢生成。

願每一位家長,都能學習尊重孩子的個性,少指責,多鼓勵,別為了那句“懂事”,養出一個內在哭泣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