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隆慶皇帝的名字怎樣被誤傳了三百多年?

朱載垕,嘉靖皇帝第三子,大明穆宗皇帝,年號隆慶。這是一個久為人知的事,從《

明史》開始。

明朝十七帝,論存在感薄弱程度,隆慶帝可以排進前五,如今甚至連自己的名諱,後世都搞不清楚了。

隆慶帝名字判斷根據可分為兩個方面:

  1. 《明史》、萬曆年間及其以後的著作,像朱國禎的《皇明史概》、盧瀚的《掌中宇宙》
  2. 《明實錄》、嘉靖和隆慶朝的記載文獻

前者為訛誤來源,後者則正可以為隆慶皇帝正名。

《明實錄》中記載“上命皇第三子為載坖

大明隆慶皇帝的名字怎樣被誤傳了三百多年?

嘉靖十八年,嘉靖第冊封皇太子的詔令《皇明詔令》,亦有記載

大明隆慶皇帝的名字怎樣被誤傳了三百多年?

從這裡可以清晰地辨別隆慶帝名字無疑為“載坖”。

擁裕派大臣陳以勤也曾解釋過隆慶帝的名字:“乃生而命名,從元從土,若曰首出九域,君意也。”


而朱載垕,其實另有其人。

齊東溫惠王朱厚炳庶長子,即為朱載垕。在其父死後,朱載垕亦於嘉靖四十一年繼位為齊東王。嘉靖皇帝又豈會允許皇子和藩王重名?

由此可見,由於皇帝的名字本就用的很少,所以到了萬曆以後,隆慶帝的名字便以訛傳訛,誤傳三四百年。

大明隆慶皇帝的名字怎樣被誤傳了三百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