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請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不要因為你的冷漠毀掉別人的一生

職場中,請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不要因為你的冷漠毀掉別人的一生

這幾天,因為一個微博讓淘寶總裁蔣凡瞬間成為了全民網紅。起因是4月17日一個名為‘花花董花花’的微博公開宣稱:“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孃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張大奕eve。”本來只是電視劇中一個經常看到的老公出軌小三橋段,但卻因為主人公身上阿里“儲君”的身份而讓事件瞬間爆紅網絡。

在這件事情發生前,我是不知道蔣凡這個人的,不得不佩服互聯網的神奇,他能讓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夜之間就家喻戶曉。當然,今天我不是來吃瓜的,也不準備對事件本身做任何評論,而且官方結論並沒有出來,我就更不好評頭論足了。我沒有任何理由去支持誰或者攻擊誰,今天我只想對這個事件背後的東西做一些個人見解闡述。

在這次事件中,蔣凡35歲,財務自由,不管事件如何發展,按說總不會去坐牢,即使真的丟了工作,個人信譽受損,無法再找到工作,也依然可以做到衣食無憂,而且憑藉著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去自己創業或者再做點什麼,一般不會下半輩子就此被毀,但對於有些人就不一樣了。

職場中,請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不要因為你的冷漠毀掉別人的一生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職場中,經常會有人犯錯,有的人犯得錯小,有的人犯得錯大。犯了錯誤,公司有規章制度,國家有法律法規,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我們尊重最終的決定。而且作為旁人,只要犯錯的人不是十惡不赦,我覺得我們都應該給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有的人卻喜歡一棍子打死,面對犯錯的人,冷言冷語,挖苦攻擊。還有的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對犯錯的人充滿歧視,幸災樂禍,毫無憐憫之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該換位思考下,倘若犯錯的人是你自己,別人用這樣的行為對你,你是否可以承受。

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始終講究仁愛,我們常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得饒人處且饒人”等。佛家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對於犯錯的人,只要不是十惡不赦,我們都應該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並且幫助他改正,而不是落井下石,作壁上觀。

我國是世界上重新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我們教育犯人的原則是:“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在獄中教給犯人各種生存技能,希望他們出去後能夠自食其力,不再走上犯罪道路,大部分犯人也都在出獄後有了自己的新生活。但也有個別犯人出獄後由於有案底,找工作被人歧視,最後又重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對於那些犯了錯誤需要有改正機會的人,我們應該原諒他,幫助他,而不是攻擊他,冷落他。我們的態度決定了那些曾經犯過錯誤的人能否從此走上正確的道路。古人講:“相逢一笑泯恩仇。”即使是互相有仇怨的人尚且能互相原諒,更何況是那些和我們毫不相關的人,甚至是我們的同事和朋友呢。所謂有容乃大,我們對犯錯的人多些關心,多些仁愛,不要因為你的冷漠而毀掉別人的一生。

職場中,請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不要因為你的冷漠毀掉別人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