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到華盛頓大學演講,當學生問:“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巴菲特:“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比爾·蓋茨對此深以為然,表示巴菲特關於習慣的論述完全正確。所以,一個人擁有好習慣,不是因為他有多優秀,而是他的好習慣,決定了他的優秀。以下五個好習慣,希望你我都能養成。

萬事不可缺專注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在《孟子·告子上》裡,孟子列舉了一個好故事:弈秋是全國最厲害的棋手,讓弈秋教導兩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地學習。而另外一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心裡卻想著如果天鵝要飛來,就取弓箭把它射下來。最後的結果,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這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嗎?顯然不是!

許多人也經常是這樣:看似在書桌前已枯坐許久,實則是玩手機一小時,看書五分鐘,看似埋頭認真工作,實則腦海裡浮想聯翩。注意力分散不僅浪費了很多時間,工作和學習的效果往往也不如意。

其實,世界上不乏聰明的人,但是聰明不一定能抵達終點。專注的人卻鮮少不成功的,因為他們能心無旁騖的努力於當下。

試著學會專注,如盧思浩所說:捂住你的耳朵,專注於面前的事,不要受干擾,不要想結果。你會發現專注的結果就是,再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收穫,既節約了時間,還真正的學有所得。所以,成大事者必專注!

每天自省五分鐘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一位智者曾說過: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會讓自己成為了不起的人。人往往到暮年等一切不可挽回的時候,才幡然悔悟。與其這樣,不如趁現在,每天自我反省,在當下就去糾正自己的過錯。

反省就像一面鏡子。它讓我們知道哪些是做的好的,應該去保持,它也讓我們明白了哪些尚有不足,應該及時去改正。一味地走的太急,未必是一件好事情;一味地往生活裡填塞東西,也只會拖累前行的腳步。適當的給自己一些消化的時間,丟掉垃圾包袱,吸收有益能量,人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穩,越走越快。

一座花園要定期的剪除雜草。定期給鮮花呵護。人也是一樣,得偶爾駐足自我審視一下,重新把生活的脈絡捋清。花5分鐘的時間梳理一下一天的得失,也許就在這5分鐘裡,你會看到更好的自己。

遇事去解決,不抱怨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曾今看到一個小故事。禪師讓徒弟把一摞經文都謄寫一遍,小徒弟見那一堆比他還高的經文,就一天到晚的跟在師父屁股後面抱怨,希望師父能改變主意:師父,這經文也太多了吧,這要抄到猴年馬月啊,要不然讓師兄們也都過來幫忙吧。一直無動於衷的禪師在一天結束之時,敲了一下小徒弟的腦袋:如果你把一天唉聲嘆氣的時間花在靜心在案前謄寫經文,也許你已經抄完了一卷,但是現在呢,仍然一無所成。

人生總會遇到許多不稱心的事,如果只會抱怨,對問題的解決於事無補;試著著手去解決,也許那個坎已經跨過去了。

換一種習慣,把遇事就抱怨,變成遇事就想方設法去解決。這樣子,既能讓自己忽略掉糟心的情緒,又能讓自己在不斷地解決問題中精進。試著重新開始吧,要知道,多抱怨一天,就少幸福一天,多回頭看一天,就少前進一天。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不如把時間花在進步上,人生終究還是自己造就的。

長期保持運動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你想過人生最後十年會市怎樣的嗎?是騎著單車迎著朝陽享受美好時光,還是坐在輪椅上等人家來服侍?是在餐桌上跟家人歡聲笑語,還是插著氧氣瓶苟延殘喘?這是加拿大的一則公益廣告《你的最後十年會是怎樣》中給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題,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我們運動的重要性。蘇格拉底說: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法國著名醫生蒂素也強調運動獨一無二的作用: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藥物,但是所有的藥物都不能代替運動。

健康是根本,有了健康,才能談夢想,才能談生活。身體若是垮掉了,什麼名利富貴,什麼詩和遠方,都只是過眼雲煙。多去跑跑步,流流汗,或者約三五個好友去打打籃球、羽毛球,再則可以在家裡做一做瑜伽,拉伸一下身體。不要因為工作忙,而疏於運動,而是因為工作忙,而更要運動。因為有一個好的體魄,你才能擋住世事的刁難。

有充沛的精力,你才能追尋你的星辰大海。有沒有運動,也許對現在的你影響不大。但到了一定年紀,你會發現,運動和不運動,過著兩種不同的人生。

每天讀書一小時

自我提升的5個好習慣,簡單而實用

身體的鍛鍊必不可少,靈魂的錘鍊也是重中之重。黃庭堅這樣說道: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讓我們行為談吐得體,不至於粗鄙庸俗。讀書讓我們靈魂豐盈,不至於枯萎乾癟。靈魂的豐盛,思想的武裝,勢必讓我們的人生更為寬闊。

美國研究者托馬斯科裡花了五年時間做了一項研究,希望找出人與人之間貧富差距的原因所在。他研究了兩組對比數據:一組是177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另一組是128位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最終發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閱讀。他的調查顯示80%的富人每天都會至少閱讀30分鐘。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讀書和吃飯一樣,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並且你會發現這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每天給自己一小時的讀書時間,在書籍裡,即便你是寡獨一人,也會有很多偉大的靈魂與你相伴;你即使偏於一隅,亦能去丈量世界。

成功,成於習慣;失敗,敗於習慣。

一直喜歡喬布斯的這句話:“你在生命的最初30年,你養成習慣;你在生命的最後30年,習慣決定了你。”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其次是現在。現在種下一個好習慣,未來將遇到一個內涵更豐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