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近日,黑龙江佳木斯。4岁女童于某茜疑被重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黑龙江建三江垦区一名4岁女童疑因遭继母虐待进入医院治疗。女童伤势照片显示,孩子脸上和身上见多处伤口,额头中间有一大块伤疤。据邻居李女士介绍,目前孩子仍在ICU,刚完成手术仍处昏迷状态。

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4月28日,黑龙江相关部门通报“4岁女童疑被后妈虐待”事件:涉事女子曲某对伤害女童于某茜事实供认不讳,已于4月27日晚移送佳木斯市看守所进行关押,建三江人民检察院已提前介入调查。

4月29日,其生母表示,将争回女儿抚养权,并追究前夫于某龙和曲某某责任。据三江公安微警务微信公号通报,共同生活期间,于某龙对于某茜管教时,也曾用手、数据线、笤帚殴打于某茜。犯罪嫌疑人曲某某、于某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该虐童事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众怒。那对于这些虐待儿童的行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本案嫌疑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律师说法】

本案中父亲及其继母使用暴力手段、虐待手段,至女儿生命垂危,如果单纯的认定成立虐待罪,与法理不符,不符合刑法追求公平正义的理念,不符合刑法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宗旨。所以根据现有证据来看,应分别进行讨论。

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现有证据表明是其继母的行为导致女儿重伤,生命垂危,所以对于继母的行为,现做简要分析。证据表明继母有长期虐待的行为,其行为当然构成虐待罪,但虐待罪属于亲告罪,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而且其生母准备追求其刑事责任,所以对于虐待罪,想要追究继母的刑事责任应该不难,但是对于故意伤害罪,因为在实践中有时无法证明在虐待中是否有故意伤害的心理,只能以实际结果来进行认定,因为本案被害人的生命垂危,有可能死亡,其行为属于作为的故意伤害(致死)罪那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呢?律师认为本案中继母对女儿事实的行为从主观上来说,可以认定具有杀人的故意,而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但本案中继母有可能涉及故意伤害(致死),而对于故意杀人,应认定故意杀人罪未遂,所以根据理论及判处的刑期,应认定为重罪,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继母的虐待行为长期存在,且实施了伤害行为,因认定其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虐待罪,应数罪并罚!

对于其父亲的行为,做一简要分析。根据现有证据,其父亲有长期虐待行为,所以可以认定其成立虐待罪。但根据现有证据表明,女儿生命垂危,父亲并未实施伤害行为,所以对于其成立故意伤害可能证据不足,如果能证明父亲在场,或者在其继母实行伤害行为时,父亲置之不理,那么父亲有可能成立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因为父亲负有保护女儿的义务,而且女儿能在其保护下避免受到伤害,所以父亲可能成立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数罪并罚!

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法条链接】

一、虐待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罪属于亲告罪,是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被虐待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本案中,根据医院出具的相关介绍显示,被害人身上有多处伤口,被害人到现在仍处于昏迷状态,已经构成虐待罪的成立条件,即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而且该行为造成了被害人重伤且昏迷,故行为成立虐待罪。

二、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的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黑龙江虐童“父母”被刑拘,律师说法嫌疑人涉嫌什么罪名!

【结语】

现如今虐待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 虐待儿童是家庭暴力中最严重的行为,因为受害者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希望国家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而有义务报告的主体也应当扩大,将家庭邻里以及亲属等角色人员列为报告的义务主体。同时,为更好地鼓励和保护报告主体,应允许匿名举报,并进一步完善对报告者信息保密的相关规定。这样才有可能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

如果您遇到了法律问题,欢迎留言评论,秉法源法律服务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