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今天是小雪,突然想起几张宋人的雪景图,特整理几张,给大家分享。


中国的文人的诗与画,貌似总有对雪的喜爱。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正好是一幅极简极静的雪景图。王维的《江干雪霁图》,更可以说是对雪景的极致感受——简练、清寒、孤寂、高远。

也许文人都是孤独的,不管是在朝在野,或出或隐,相对于世俗众生,内心总有一片孤独的领地、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在这块领地里,抛却一切纷扰,大道至简,在清寒荒疏和简约孤寂中,追求自己精神的自由。所以其艺术上,也是孤独的、清寒的,空灵悠远、静穆幽深。

恽南田说: “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他推崇倪云林的画,认为倪云林的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倪云林营造的,是一个寂寞的艺术世界。有人评论说倪云 林的寂寞之境已经到了“水不流,花不开”的境界,展现在他笔下的是一个近乎不动声色的寂寞世界。《红楼梦》里林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寂寞到极致,才好让人感觉到宇宙的本原,他所要表达的,是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

而到宋朝,诗更清寒,画也更简练,尤其是宋人的雪景图,观之出尘,有遗世独立之感。

1、北宋 许道宁《云关雪栈图》

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云关雪栈图》是一幅山野雪景画。天色阴沉,危岩寒林,一人赶着牲口,走在山涧山涧的栈道上。山腰有几间茅屋点缀。栈道虬曲伸进山中,给人以深远之感。画中山石用刚劲的线条勾勒轮廓,浓墨干笔皴染,山上的白雪用烘托法,林木、茅舍信笔勾画,简率之中见生动。全画用笔简劲,笔墨厚重,画风近李唐一路而又有自己的风格。

2、南宋 梁楷《雪景山水》

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几笔枯树,一抹远山,大道至简,自然,就是如此简单,生命,也在这简约的境地里涅槃顿悟。

3、 南宋 马麟 《雪梅图页》

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4、南宋 夏珪 《雪溪放牧图》

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晴空草坡,雪地溪流。水石清瑟,大树数株,傍立溪边。一戴笠童子,牵一水牛,上岸前行。这是南宋传世名画《雪溪放牧图》所描绘的田园风景,宁静而安详。作者用勾勒填彩法画树干,双钩或攒笔画树叶,用笔虽简,但树叶疏密、层次却表现得恰到好处用淡墨染天空和溪水,以烘托大地的皑皑白雪。

5、南宋 李东 《雪江卖鱼页》

艺术典藏丨今天小雪,在宋人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清寒高远

简约精炼,意境悠远而又有故事感。中国山水画的大美就在于这种意境,画家会营造一种极富形式感和感情色彩的意境氛围,然后将带有用屋舍和人物点缀其中,形成一个极富情趣或者精神诉求的情景,使得画面空灵幽秘,大气微妙,精入骨髓,空似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