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边塞即边疆要塞,它在任何朝代都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自古离不开驻守边塞的将士。

这里地处偏远,生活不便,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

只有大漠长烟、落日飞雁……

驻守在此的将士终日与清苦为伴,

看着漫漫黄沙,风吹卷草;

听着羌笛幽咽(yè),战马嘶鸣;

想到金戈铁马,梦中故乡,

一时间五味杂陈,任凭思绪化作杯中酒、天上月,

情到深处,大笔一挥,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诗句。

本期【宣宣】邀你一起走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感受他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诗人简介及创作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丧父,正是年少困苦的生活让他对贫苦大众的生活感同身受、牢记挂牵,敢于直言上谏,却也因此多次被贬。

范仲淹政绩卓著,每到一处就兴修水利,支教兴学,深得百姓推崇,同时,他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后,随即于宋朝关系彻底破裂,一再进犯边境,企图逼迫北宋王朝承认西夏地位。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致使边塞空虚,接连败退。1040年,边事形势严峻,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即延州知州,掌管延州的军政大权),到任后范仲淹在延州精选将士日夜训练,修筑堡塞积极防御,又收复城池,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正是作于北宋与西夏对峙期间。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诗词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既点明地点——“塞下”又指出时令——“秋”季,同时用一个“异”字统领全词。塞下风景“异”在何处?紧随其后,词人给出塞下风景的“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大雁南飞丝毫没有留恋之意,四面传来边塞特有的战时号角声,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峰,夕阳残照,凄凉倍增,夕阳下的城尽管可以表明边塞尚有人烟,但是它也是一座大门紧闭的孤城,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繁华的街市,眼见之处皆悲凉。这 西风卷荒草的地方即便是大雁都不留恋,更何况人呢?常年驻守此地,任谁都会陡增思乡之情的。一个“异”字不仅突出边塞苦寒与词人家乡繁华场景的不同,而且也暗含词人心境的复杂。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上阙侧重写景,下阙则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饮一杯浊酒暖身同时借机思念远在万里的故乡,尚未立下战功,边塞战事未平,此刻还不是归 家的好时候。只能借酒和南归的大雁抒发思念家乡的伤感情怀。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随风入耳的是羌族人吹奏的悠悠笛声,映入双眼的是满地霜雪。此地此景,念及故乡和战时境况,词人不禁悲从中来,充满矛盾:既想马上归家,又想早日取得胜利,替北宋王朝和百姓击退外敌,稳定边疆。可是,战时于“我”不利,加上年事已高抱负尚未实现,念及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来覆去毫无睡意,征战的将军和士兵早已愁白了华发,泪湿双襟。

本应是范仲淹的高光时刻,却报国无门,写下此诗尽显苍凉

整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杀敌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无奈心酸,也从侧面反映出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条件,读之让人无限感慨。

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麻烦告知,立删多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