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如果说,《致命女人》讲述的是女权主义以及对女性地位的反思,那么《伦敦生活》比它略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后者增加了对生活境遇的哲思。

整部剧中,没有人叫过女主的名字,观众只知道她有一个外号叫"Fleabag",她是又颓又丧的,因为行为乖张,被当成定时炸弹,人人避而远之。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但Fleabag有自己的故事,她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Boo,两人共同经营一家豚鼠主题咖啡馆。可一次意外中,Boo因为Fleabag丧生,从此Fleabag失去了唯一的知己,带着痛苦和悔恨苟活在世界上。

Fleabag不修边幅,整天穿着同一件衣服,行为上放荡不羁,导致男友和她分手,姐姐跟她保持距离,父亲对她敬而远之,继母更是个笑面虎,恨不得吃了她。

说她人见人厌一点不为过。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可纵观整部剧,Fleabag除了对Boo的背叛外,没有做过任何错事,无论别人怎样对她,她都是笑脸相迎,面对无理对待也尽量克制。很多人觉得Fleabag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的松子,但其实两者截然不同,松子的结果是她的性格导致的,可Fleabag善良、热情,很有分寸感,如果说被嫌弃,大概是因为她的真实和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吧。

01 当"特别"成为一种原罪

很难否认,有的人是带着原罪的,而这原罪,很多时候是他人赋予的,当事人躲都躲不掉。

不知道从何时起,Fleabag被当作异类,也许是从母亲葬礼那天开始。即使没有打扮,她都是容光焕发的,所有人看到她时都会说:"你怎么这么漂亮?"连姐姐都不相信她是悲伤的。

她太像母亲了,所以招致继母的嫉妒,总是用软刀子戳她的心。软弱的父亲忌惮继母,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甚至因为女儿太像原配便总是躲避她。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Fleabag只能依赖姐姐,虽然姐姐控制欲强,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但姐妹情深不可否认。可姐夫对她起了歹心,反过来污蔑她,就因为Fleabag曾经插足Boo的感情,姐姐认为她有前科,所以选择相信姐夫,判妹妹死刑。

Fleabag太特别了,她的情感是外放的,一点也不吝啬表达,并且真实地透明。和她相比,一家人都虚伪的要命,继母表面嘘寒问暖,实则歇斯底里,甚至多次诋毁女主;爸爸和姐姐控制欲强,从来不懂得表达。他们就像典型的英国人,绅士、礼貌、疏离,但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所以何为原罪?也许就是你和别人不一样,甚至比别人还要耀眼,深深刺痛了他们的眼睛。就像父亲最后对女儿说的那句心里话:"你比我们都懂爱,所以你比我们更痛苦。"

02 不理智的平庸之恶

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曾于1961年参加以色列政府对纳粹高官艾希曼的审判,艾希曼彬彬有礼,完全不像一个刽子手。他在为自己辩护时,不停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

于是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这种恶是冷漠而体制化的,完全没有道德观,只因背后有强大的统治力量在作祟,这种恶是因不思考人性、不思考伦理而产生的。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局外人》作者阿尔贝.加缪

这让我想起《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因不故意杀人罪被审判,但罪不至死,却因为在母亲葬礼上没掉眼泪,就被认为是极度无情冷漠的人,最后被判绞刑。这是一场众人的屠杀,这比无上权威的法律审判更加可怕。

回到《伦敦生活》,Fleabag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无疑不在给她判死刑。因为横刀夺爱的前科,就被视为荒淫无度的人;因为太像母亲,就被看成离经叛道的人。继母和姐夫就是权威的统治力量,但最终把女主推向绝望的却是父亲和姐姐的曲解。

03 与善良的人对立,就是对善良最大的恶意。

第一季结尾最扎心的情节是,因为继母诋毁母亲,Fleabag推了她一把,结果继母反手给了她一个巴掌,父亲恰巧目睹了全程,却因为不想得罪继母而保持沉默,没有替女儿出头。

平庸之恶最可悲的地方在于,哪怕不作为都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王小波曾经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批判了大众的沉默所带来的恶果,他认为,没有人有资格将思想凌驾于他人之上,而强迫他去遵从,让他变成和大家一样的人。

外国思想家柏克也同样提到过,他说: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人的沉默。

就像Fleabag始终没有怪罪过父亲和姐姐,甚至对继母也同样保持风度,只要他们打个响指,她还是会第一时间出现并给予帮助。与善良的人对立,就是对善良最大的恶意。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定律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劣币一旦流通,人们就会把良币收藏起来,最后市场上就只剩下劣币。"善"也会因为"恶"的流通逐渐消失。

就像电影《芳华》中的刘峰,善良质朴、无私奉献,但在做尽一切好事却没得到好结果时,最终还是选择用"恶"的一面应对落魄的中年。

04 善良者的自我救赎

还好《伦敦生活》中的Fleabag并没有,如果没遇到神父,不知道她会不会选择做一个真正的十恶不赦的人。

神父懂她,第二季一开始,一家人围在餐桌上聊天,你来我往谁都没有注意Fleabag,只有神父主动提出:"聊聊你吧。"

《伦敦生活》:有一种不可控的恶,叫做平庸之恶

Fleabag经常会对着镜头和观众说话,但自从认识了神父,她画外音的镜头越来越少,因为孤独的她,终于遇到了能听她说话的人。所以她遇到过很多男人,唯独对神父说出了"I love you。"

可神父的拯救只是一时的,结尾处,他和Fleabag告别,最终选择了他的上帝,而Fleabag还是要一个人走下去。

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一切事情都没有结果,父亲最终"嫁给"了继母,姐姐和姐夫还没有离婚,前男友已经拥有了幸福的家庭,最爱的神父也离开了,问题都没有解决,Fleabag的生活还是丧的,就像现实生活一样,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

但你就是知道,她一定会善良下去。她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不少,至少经历了神父,她终于可以放下Boo的离去。真正善良的人又怎会轻易作恶,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只要其他人的一点善意就可以燃烧很久。

她的热情感染了姐姐和父亲,姐姐终于不再碍于面子,宣布和丈夫离婚;父亲虽然懦弱到无法拒绝继母,但他不在逃避女儿,承认这个家里女儿最有爱。这些反馈都是Fleabag的动力,积极阳光的她还能支撑很久。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部剧被定义为"丧喜剧",真的是笑中有泪。但它难得的地方在于,整个底色依旧是"喜"的,这"喜"是生活中的希望,它点燃了Fleabag继续前行的路。

世界如此糟糕,我却依旧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