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4月26日,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

北主塔顺利封顶,为下一步主梁吊装、主桥斜拉索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平南相思洲大桥(原名浔江特大桥)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交二航局承建。大桥全长1668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桥长870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并在两侧设置人行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主塔采用钻石型结构,索塔高147.3米。相思洲大桥的建设规模为目前广西之最,即“最高的塔柱”“最大的钢-混组合梁”“最大跨径的斜拉桥”,目前建设进度已超70%。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相思洲大桥采用BIM技术辅助施工图设计,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实体建模在设计阶段即发现解决了主梁和主塔设计图纸中存在的构件干涉等问题,为施工图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主体结构建设前,建设团队通过倾斜摄影技术对桥区地形地貌进行全面采集,为桥梁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项目索塔、主桥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实体模型的建立有效的避免了结构物干涉,提前发现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在基于BIM模型和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相思洲大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建立,该系统通过对进度、质量、安全等各个模块的应用实现了全方位管理,大桥实体模型与项目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关联,实现了项目的可视化管理,提升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相思洲大桥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桥区水流湍急,高空作业与水上作业并存,安全风险极高。为杜绝安全隐患,项目部持续开展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安全总监每日巡查制度,坚持每天召开安全生产早会。在相思洲大桥承台、横梁、支架搭设与拆除等关键性工程施工前,组织安全与技术部门编制、交底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横向覆盖各协作部门,纵向交底到每一个工人。项目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大桥建设安全、稳步推进。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项目建设工期带来了巨大挑战。项目部对此提前谋划,在得到当地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批复后,立即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返岗复工,对因疫情影响公共交通管制地区的职工安排专车集体接送。复工前,项目部先后采购疫情防控口罩23000余个,专业防护服5套,设置集中隔离点5个,并配备专人对返岗职工进行每日两次的体温检测和公共场所消毒,为项目全面复工复产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做足准备。广西地区雨季长、雨量大,白天雨多,夜间雨少,每年4-8月份的绵长雨季也极大地制约了项目施工。项目部在抓住晴好天气施工的同时,夜间加班加点,抢抓工期。此外,项目部还邀请到广西交通运输厅、设计院等相关方面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优化工期,“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确保实现各节点目标的可行性,同时加大人员设备投入,有效地降低了肺炎疫情及汛期洪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广西在建最大跨径斜拉桥——平南相思洲大桥北主塔封顶

据悉,荔玉高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六横三支线"布局中"纵二"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9广西境段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速横贯的贵港市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郁、黔、浔三江交汇,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也是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终点,拥有华南内河第一大港口——贵港港,东接梧州,南邻玉林,西交南宁,北连来宾,农业、水力、矿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糖、果、肉桂和禽畜生产基地,素有自治区“鱼米之乡”“甘蔗之乡”等美喻。

作为荔玉高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相思州大桥北主塔如期封顶为荔玉高速实现年底建成通车打牢了基石。项目的建设是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高速建成通车后,对于保证我国粮食能源安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当地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加快贵港市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动浔江两岸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