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你有沒有在小時候被父母說過:“你是從垃圾桶撿的?”

或是你當了父母以後,有沒有跟孩子說過類似的話?

《圓桌派》有一期節目談起這個話題,心理學家李玫瑾回憶,自己小時候就被家長這樣告知過,當時她的疑惑是:究竟是樓下哪個垃圾桶呢?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孩子聽到這種話的反應,大多惶恐不安。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父母也許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孩子可能信以為真,以為自己如果表現不好,會被父母扔回垃圾箱。

一句玩笑話對孩子的殺傷力那麼大,或許是父母沒有想到的。

“父母的言語,孩子的道路。”,這句話真的有道理。

01

“你怎麼不如我小時候?”

丁丁退學的消息,我是最近才從弟妹口中獲知的。

弟妹是個博士,她對兒子的期望是不能比自己差。

每當丁丁的成績達不到要求時,弟妹就特別焦慮,“你怎麼不如我小時候”的話經常脫口而出。

丁丁為此壓力特別大,整天一張拉長的苦瓜臉。

十幾年的高壓學習,丁丁沒有辜負媽媽的厚望,前年考進了北京的一所名校。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誰知,大學才讀了一年多,丁丁就退學了

“他說他總歸是不如我的,沒有讀下去的動力了。”弟妹的聲音黯淡。

弟妹希望兒子複製自己的成功,就用嚴苛的標準逼迫他,並每每把自己放在榜樣的位置。

當她說“你不如我”時,一方面是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發洩,另一方面也希望藉著這個比照,能讓孩子“知恥而後勇”,但卻事與願違。

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指一個人在你不斷的負面暗示下,最終變成你最不想看到的樣子。同樣道理,一個人在你正面暗示下,就能成為你最想看到的樣子。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福建有一位農村女孩,她的媽媽是個漁民,文化不高,但特別喜歡女兒讀書的聲音。

“你讀書的聲音太好聽了,媽媽可讀不出那麼棒的聲音。再來一段!”

女兒很受鼓舞,特別有成就感。於是,一個在喜滋滋地朗讀課本,一個在笑嘻嘻地做飯拖地,就成了這個家庭的常態。

女兒意識到自己的讀書聲能愉悅媽媽,這讓她產生了強烈的學習動力,所以最後考上大學,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家長的鼓勵能樹立孩子的信心,家長的欣賞能推動孩子的奮進。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現實中很多高知父母喜歡用“你不如我”來鞭策孩子,他們傳遞出的信息是這樣的:我能做到的,你也應該做到;做不到的話,就是你不夠努力。但結果卻讓孩子失去了成就感。

沒有了成就感,孩子就找不到學習的動力。

在孩子面前,家長不妨放低姿態。你的姿態低了,孩子的潛能就高了。

02

“世上只有媽媽好”

早在結婚之初,蘇瑞就與老公做了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內,兩人都覺得這是發揮各自長處的最優方案。確實,一段時間家庭運轉得挺順利的。

蘇瑞喜歡陪著孩子唱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旋律優美、歌詞簡單,是她和女兒的保留曲目。可是慢慢地,蘇瑞不僅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還喜歡在女兒面前這樣說。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處於幼兒園階段的女兒,當然很輕易地就被這句話洗腦了。於是漸漸地,孩子就不太願意跟爸爸相處了,爸爸說什麼她也愛理不理的。

爸爸不樂意了,就提醒蘇瑞不要再這樣說了。可蘇瑞根本不聽,她覺得自己對孩子付出得多,給孩子這樣灌輸沒什麼不合適。

爸爸的抗議沒起效果。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理解和回報,爸爸有點心灰意冷,回家的時間就越來越晚。於是,蘇瑞更不滿意,女兒也跟他更疏遠了。

家庭關係應該是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越是一致,家庭關係就越是和睦。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爸爸在家庭中的作用被忽視了,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受到影響。

記得《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嗎?她夾在離異的父母之間,不停地聽媽媽數落父親的不是。孩子的心是矛盾的,因為父親也是她最近的親人。扭曲的教育、撕裂的情緒,讓喬英子喪失了安全感,最後患上中度抑鬱症。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道:父母任何一方向孩子貶低對方,都會給孩子形成沉重的壓力。

賈靜雯在這一點上就做得特別好。

賈靜雯從來不在女兒面前貶損前夫,相反還幫助女兒保持與父親的互動。因此,雖然在離異家庭長大,但女兒從來不缺父愛。看看她在父親生日時送上的祝福,能感受到她心裡滿滿的愛。而一個有愛的孩子,才能長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爸爸媽媽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他們共同托起孩子的幸福,缺了任何一方,就會像少了一條腿的人一樣,走不穩。

媽媽尊重爸爸,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媽媽對爸爸的貶損,傷害的是孩子的心,影響的是孩子的幸福。

03

“我都是為你好”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都是為你好”。

臺灣電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一向以乖巧懂事的茉莉跳樓了。

茉莉最後一天的記憶揭示了原因:媽媽為照顧茉莉辭去工作,把生活重心全放在茉莉的學習上。但茉莉成績再好,媽媽也要打擊她,號稱是為了不讓女兒“驕傲”。媽媽還喜歡干涉茉莉的選擇,茉莉喜歡中文,媽媽卻逼她學法律。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這一切的逼迫,都頂著一頂漂亮的帽子,那就是“為了你好”。而這一切,對茉莉來說都是傷害。

很多說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媽媽,本質上其實是自私的,她們用情感綁架的方式,讓孩子無從反抗

茉莉就是在這種無從躲避的壓力之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正像電影名字所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因為缺乏社會經驗,也許他的選擇會讓他走彎路,但彎路本身也是人生的寶貴經驗。

演員秦昊,剛出道時只有機會接演藝術片,片酬低又沒有知名度。朋友都勸他放棄演員的夢想,但秦昊堅持著,好在他沒有一個“我是為你好”的媽媽。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很幸運,我們家很民主。”

寬鬆的家庭氛圍讓他得以堅持自己的選擇。如今的他,被稱為“文藝片男神”,拿獎拿到手軟,名利什麼的都主動找上門來了。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秦昊的成功告訴我們,媽媽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不應該讓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的意志之上。

那些說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媽媽,其實她們是在對孩子實行心理操控,然後用一句“為你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選擇自己定,這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媽媽與孩子相處的點滴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媽媽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的一句話一個行為,自己也許很快就忘了,但孩子會一直記在心裡。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心理學家威廉 · 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讓父母的話語在孩子的心裡播下一顆愛的種子,使孩子收穫一種豐美的命運。

用溫暖的語言鋪成的道路,成就孩子燦爛的前途。


——END——

  •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聰明的媽媽,從不說這幾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