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张磊一直以来,都给人留下“低调”“神秘”的印象,这个被媒体称之为“隐秘的投资大鳄”低调而牛叉地投了如下项目:

2005年,刚创业一无所有时All In腾讯;2010年,天使轮投蓝月亮;2011年,投资京东三亿美元;2013年,去哪儿;2014年,百济神州;2015年,滴滴、美团;2016年,信达生物;2017年,百丽、爱奇艺;......

他实现了年化40%的收益。(巴菲特的年化复合收益20%)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看似赌博all-in腾讯

张磊投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腾讯。2005年,当时腾讯的市值只有十几亿美元,主要用户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即时通信市场的老大还是MSN。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对此张磊是这么说的——

任何一个商业,不要去问赚多少钱,不要看今天的收入和利润,这都没有意义。首先看他给这个社会、给他针对的消费者和客户创造了多少价值。

我们就是要找为社会疯狂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家。他的收入早晚会跟上,他利润早晚会跟上的,社会早晚会奖励那些不断地疯狂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家。这是我们的信念,我们就信这个,一定会出现。当然出现了这么大没想到。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钱多人傻”投京东

2010年,刘强东需要融资7500万美元,但是张磊非要给他3亿美元。

“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你根本就没看清楚你自己要做的这个事的困难和挑战,你就得需要这么多钱。”

“烧钱”要烧够,才能帮助创业企业完成创新,不然烧的钱很可能就成为“炮灰”。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先亏后盈”蓝月亮

2008年的时候,宝洁和联合利华占领了家用洗涤市场,张磊分析这些跨国公司因历史原因无法抓住消费升级的趋势,就找到了蓝月亮公司创始人罗秋平,鼓励他做洗衣液。

蓝月亮在当时本身就是赚钱的,但张磊花很多时间说服创始人不要去赚短期的钱,而是要勇于进入到新的品类,打败跨国公司,成为中国洗衣液的第一名。

投资的前两年,蓝月亮由一家赚钱的消费品公司变成了亏损的公司,但随后,赚到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就是通过更深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使得我们有能力容忍短期的亏损,从而带来更大的格局。”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要懂得抓住“傻X窗口”

在大家都不看好你的时候,有时反而是最好的机会,我一直说是“傻X窗口”。因为一段时间里,大家觉得你这个商业模式非常不靠谱、非常的傻X。

创造长期价值,又不去人扎堆儿的地方。在这段时间,给你自己一定的机会、一定的时间创造一定的壁垒,换句话说不要过早的把自己摆到一个神坛、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位置。

比如不管是当年的腾讯,还是刚开始的淘宝、京东,甚至是滴滴,起初大家都不看好。但是这就给了你一段时间可以大幅度积累用户数据,坚持自己的方向。

学会把握关键时点和关键机会

唯一永恒的是变化。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

我把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零和游戏,一种是蛋糕做大游戏。很多人的投资是前者,比如pre-IPO这种,我个人是不相信零和游戏的。

我喜欢把蛋糕做大的游戏,就是我的思想、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我是不会投资的。

我关注的是创造多大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我说的深入基本研究,我们要能够深刻理解这些行业的长期内在发展规律和业务逻辑,从而准确把握行业与市场的变革要素和时点。

投资,终归还是要靠人的!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警惕各方面都No.1的人

人是会变的,要多做准备;大环境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环境;永远不要低估每天存心要跟你做交易的人,有些人以交易为主就喜欢买卖拆分等等,这些人我都比较警惕。

投资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要记住离真理永远还差一步。我个人就很警惕招那些各方面都No.1的人,这种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喜欢所做的事情,而只是因为想要成功的惯性在做事,有这种思想的人其实走不远。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一帮你喜欢的人,找到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创业投资最大的风控是选人

毫不夸张地说,创业投资最大的风控是选人。

这样的风控理念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目光长远、想做大事且有大局观的企业家跟我们本身就很容易契合,而着重小利、玩零和游戏的人跟我们也不太适合,走不到一起,对我们来讲反而省了很多功夫。

从这个方面来说,投资人要与企业家形成良性、长期的伙伴关系,首先就是要摆正投资者的位置,跟公司的创始人保持非常灵活的合作,避免在公司运营上介入太深,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形成的战略格局观点还可以帮助企业。

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

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

投公司就是投人,我们只给投资者管钱,这些人也真正理解我们的战略,大家之间有最少的隔阂。这种信任也是基于对人,哪天我不干了才要退出,只要我干下去,几十年就会永远地支持下去。而只有你的资本是长期的,才有条件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什么才是具有长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这种超长期投资人,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不投资靠垄断所赚取的超额利润

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变化催生创新,所以我们投资变化,而不投资于垄断所赚取的超额利润。

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公司,是值得陪伴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种复合收益是非常可观的。赶紧卖完赶紧再找下一个,「骑驴找驴」的投资方式不是我们的投资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有没有长期持续的增长力。

没有长期价值,“护城河”就是纸老虎

很多人对护城河这个概念的认识很僵硬,就是一定要做成垄断。我对护城河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中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能不能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如果你不能够创造长期价值,这个护城河就是纸老虎。

不要醉心于“即时满足”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其实懂得“滞后满足”道理的人,早已先胜一筹。

创业一定是要冒风险的,创业者最大的风险是不变,他不去冒风险实际上是股东在冒最大的风险。

好的企业家能够有强大的聚人的能力,能把人聚集在一起。而且有很强的对自己的边界的认识,能看到自己适合什么。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从三个维度思考投资的本质

投资本质上还是希望买到低估的东西,买到将来能够超过大家预期而成长的东西。我们看投资的本质,要从三个维度去思考。

1、行业的维度

第一,看行业的商业模式。我经常说,买股票看行业,就像买房子看小区一样,你可以装修你的房子,但是没有办法改变小区的环境,是不是学区房、小区中庭大不大等,这些因素你是无法改变的。

第二,看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们经常说格局决定结局,很典型的两家公司就是美的、格力。空调并不算很出众的行业,但是2005 年价格战之后至今,形成了格力和美的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优势的格局。行业格局优化后,即使整体增速下滑,格力和美的的业绩增长也很快,股价也都涨了几十倍。

第三,看行业的空间。一些新兴行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个行业好,有100 家天使投资人往上扑,50 家VC 往里冲,公司之间打价格战,这样的行业你不知道谁是赢家。我们要的是成长期和稳定期,有些消费品在成长期,这种阶段下特别好做投资。当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要看。

第四,看行业的门槛。中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资本回报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净润率稍微高一点儿的行业,就会有100 个人“山寨”、1000 个人抄袭。所以门槛很重要,要么资源独占,要么有牌照限制,要么有技术优势,要么有品牌优势。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2、公司的维度

我们要找品类优秀的公司。看一看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看一看产品的定位。

我总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行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行业要小心。

3、管理层的维度

看管理层分两个方面:一是看他的能力,二是看他的诚信度。

能力分两个方面。

一是看战略上是否清晰,是否聚焦。很多公司会转型到其他行业,这种随便乱转型的公司我们从来都不碰。老本行都做不好,转型做一个新行业能够做好吗?过去两年,各种转型的公司基本上成功的很少。

二是战术上的执行力。对于中小公司,关键看老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我们经常会调研中层干部,看他们是不是崇拜自己的董事长;对大公司会看中层干部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谈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回答一个问题:时间是不是你的朋友?只是靠运气、胆量,短期内赌一把,如果市场变脸怎么办?我们经常看到市场变脸比翻书还快。回归投资的本质,我们要找到好的公司,把握机遇,做时间的朋友,成为赢家。(全文完)

高瓴张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投资?抓住四个底层逻辑很关键

想要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就要主动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管理知识,借此,推荐一款个人成长课程:涵盖“运营、销售、营销、管理、股权、文案”等,都是实用的工作方法和优秀经验案例。

如果感兴趣,请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链接,助你的2020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