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大千世界可謂是無奇不有,拿人來說,現實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的人衣冠整潔,背地裡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有的人其貌不揚,卻有一鳴驚人的亮點,現實如此,文學作品卻不一定如此,文學作品中的人往往會過於臉譜化,畢竟他們都只是作者用來服務於劇情的棋子,因此一些故事也難免被寫得俗套,而金庸老先生卻不太一樣,讀過金庸作品的朋友一定知道,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中有太多經典的人物,正是因為他不愛走尋常路,賦予太多角色不那麼臉譜化的人設。

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這一點在《笑傲江湖》一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武林中的門派從來都是有正邪之分的,正邪不兩立,所以武林間總是存在著無止盡的紛爭,通常情況下無非就是邪不勝正,正義戰勝邪惡的劇情,這是沒問題的,因為這本就是人性所向,但在《笑傲江湖》中誰是正義?誰又是邪惡的呢?正派的五嶽劍派中嶽不群、左冷禪等人都是卑鄙小人,那青城派也算是個正道門派,然而餘滄海和他那些個弟子也都是人面獸心的角色,害死了林平之一家,反倒是邪派日月神教中的向問天有幾分豪氣,與主角令狐沖稱兄道弟,那曲洋更只是個單純愛好音樂的人,最終卻被所謂的正道逼死,也就是說金庸筆下的人更有“人味”,不是純粹被人設定死那種棋子,需要讀者自己判斷他們是好是壞。

金庸筆下人物的定位和在書中具體的表現衝突感最強的莫過於本文要提到的這兩位,第一位是典型的惡人人設,然而他在金庸筆下這充滿腥風血雨的江湖中居然連一個人也沒有殺過,第二位的人設則是大俠,而他在書中的表現卻只能用“譭譽參半”來形容,因為他的結局配得上大俠之名,但在成長的路上也的確是造了不少孽,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為他而死。

《天龍八部》一書中的時代背景設定堪稱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期,這一時代大宋、西夏、大理、吐蕃、遼國都有不少高手,而在讀者口中更是總結出了所謂的“天龍四絕”,即是蕭遠山、慕容博、蕭峰以及鳩摩智,而本文的第一位主角即是那大輪明王鳩摩智。

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鳩摩智這個人是個典型的反派人設,他為了學習更多高深的武學而挑戰各大門派,大理天龍寺,中原的少林寺都曾經被他挑戰,他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而且為了學習更高的武學顯得有些不擇手段,多次幾乎要害死段譽,然而直到故事結尾他散盡一身功力之時也不曾殺一人,可以說是典型的雷聲大雨點小。

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其實鳩摩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惡人,他不過是《天龍八部》中的一個攪局者,而又多次站在主角的對立面才讓人有了他是大惡人的感覺,他不過是個武痴罷了,最終能夠放下執念一心向佛更是證明了他本性不壞,鳩摩智惡人之名是名不副實的。

而本文要提到的第二位主角則與鳩摩智恰恰相反,事實上這人幾乎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人的偉大,就連筆者也打心裡敬他是條漢子,是個大俠,這人即是《射鵰英雄傳》的主角,後來的“北俠”郭靖,他為了守衛宋土而戰死襄陽的故事大家都在《倚天屠龍記》中讀過了,相信絕大多數人在讀到這段故事的時候內心都是苦悶的。

但正所謂“人無完人”,郭靖縱然是大俠,並不代表他沒有犯過錯,比如他曾經在面對黃蓉割人耳朵的時候非但沒有出手阻攔,反而還拍手稱快,有些不明是非,當然,有人會以“惡人還需惡人治”來替黃蓉開脫。更嚴重一次在於他曾經幫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不要說那國本就該被打,要知道他們在攻破城門之後,可是有十多萬百姓被殺死,百姓可是無辜的,郭靖也為此向成吉思汗求情,可見他自己也是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只是為時已晚而已,這不是黑他,只是客觀陳述書中的事實而已。

金庸筆下2大怪人,一個從未殺人卻是惡人,一個作孽不少卻是大俠

鳩摩智和郭靖兩個角色恰恰證明的金庸老先生對於自己筆下人物描寫的獨特性,畢竟臉譜化的人設是更容易去推動劇情發展的,而像鳩摩智和郭靖這樣充滿矛盾的人設則更像是現實中的人,具有多面性,也更難以把控,難以捉摸,也讓故事的走向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這也是金庸作品的一大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