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中国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iriodendron genome sheds light on angiosperm phylogeny and species-pair differentiation》的论文,在全球首次破译鹅掌楸基因组。该团队由
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领衔,团队郝兆东博士为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郝兆东博士在南京林业大学求学十年,曾获得过国家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南林校长一等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发表过SCI论文十余篇。
南林十年,他不断挑战自己
2010年,家乡在江苏兴化的郝兆东考取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就读生物技术专业。初入高校的他也曾迷茫困惑,但是学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渊博的知识帮他拂去了青涩,带他迈进了科研的大门。
2014年,郝兆东开始攻读硕士学位,又选拔为林木遗传育种硕博连读研究生。如何完成从本科阶段的被动学习,转型到研究生阶段的学术型主动学习,是摆在郝兆东面前的一道门槛。
在导师施季森教授的建议下,郝兆东开始坚持每天研读各类学术论文,认真研究每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经常与同学分享。为更好的记录并分享研读心得,2017年5月,微信公众号《植物类SCI摘要》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成功上线。此后的一千多个日子里,郝兆东不跟热点、不关心阅读量、不关心订阅人数,就这样每天一篇,1000多天如一日的坚持下来,积累起来,从未中断。郝兆东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每天86400秒时间都是公平同享的。但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利用效率和用好零星时间是值得好好规划的。俗话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并非绝对,但让流淌着的绝对单位时间增值,是可以做到的"。
2020年3月11日,在我国植物科研学术圈有重要影响的《植物科学最前沿》公众号,推出了一篇题为《这是植物科研圈一个令人钦佩的真人真事,发给你,共勉!——来挑战每天一篇文献活动》的专评,对微信公众号《植物科学SCI摘要》"挑战每天一篇文献活动"的真人真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和高度评价,而这背后的挑战发起人正是林木遗传育种博士研究生郝兆东。
"有时需要阅读数篇论文才能选出一篇可供分享的内容。"郝兆东介绍,"这就是一种让自己走出'舒适圈'的机制,挑战自己的惰性,也让自己获得提升。"
"如燕、如蚁、如蜂般,一天不落的辛勤笔耕;尤如'春种一粒粟'般伊始,更期'秋收万颗子'的丰硕。"郝兆东的导师施季森教授在《植物类SCI摘要》微信公众号上线1000天时,这样为他点赞。
厚积薄发,研究成果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由于有长期坚持阅读和评述国际前沿重要文献的积累,以及较为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践培训,并且掌握熟练的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计算机编程技术。2016开始郝兆东加入到南京林业大学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的"中国1000种植物基因组计划"——解码木兰类植物代表种"鹅掌楸基因组"项目,成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之后,南林施季森、陈金慧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上在线发表题为《Liriodendron genome sheds light on angiosperm phylogeny and species-pair differentiation》的论文,首次揭示了木兰类物种鹅掌楸复杂基因组的高质量组装,从全基因组水平解析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确定了以鹅掌楸为代表的木兰类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的演化地位,郝兆东博士为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这也是他涉足该研究领域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而在数年前,生物信息学对于郝兆东而言还是个全新的领域。
2015年,在导师施季森教授的指导下,郝兆东开始涉足生物学科前沿领域——生物信息学,为林木基因组的破译工作做准备。在施季森和陈金慧教授的指导下,郝兆东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利用二代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破译了水杉叶绿体基因组。之后,郝兆东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方面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硕士阶段还破译了另一重要孑遗裸子植物水松的叶绿体基因组,成功解析了针叶树种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基因组重排之间的演化关系。
2017年,鹅掌楸基因组研究项目,在施季森教授、陈金慧教授的推动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郝兆东被派驻深圳,对接华大基因研究院,跟踪鹅掌楸基因组的数据质量和生物信息分析进度,他逐渐融入到华大的鹅掌楸基因组项目团队,成为生物信息分析的核心成员之一。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组的鹅掌楸基因组研究成果一经问世,迅速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Nature Plants》在同期刊发了美国科学院院士Douglas E. Soltis和Pamela Soltis夫妇为鹅掌楸基因组论文发表所作评论和推介。鹅掌楸基因组的文章,还被Web of Sci 和Nature Plants 推选为2019年有重要影响的亮点文章。
2019年2月,郝兆东获得南京林业大学公派资助,前往世界一流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的生物化学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谈及未来,郝兆东说:"南林的科研沃土滋养了我,我感怀终身;生物信息学和林木基因组研究领域大有可为,我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关注"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的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