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历史人物:翁合(一)

一、生平简介

翁合,字叔备,一字与可,号丹山,崇安人。嘉熙二年进士,历官国子司业,进祭酒,知赣州兼浙西提刑,景定中擢侍讲,仕至礼部尚书。有《丹山集》。

二、历史资料

碧梧玩芳集

[宋]马廷鸾

翁合除国子祭酒制

朕崇化历贤,继志述事。掌成均之教法,有祭酒之尊称。荀卿以古赋鸣,庸俾修列大夫之阙;韩愈为诸儒倡,实甚宜国子监之师。尔词源深长,风节端亮。奋自桥门之冠带,还为学省之范模。人有典刑,士咸厌服、举酒以祭,用旌馆下之招;历阶而升,宜冠堂上之席。法常、杨之文而草制,秉迁、固之笔以紬书。允谓儒荣,式符舆望、丰水有芑,是皆先王培养之余;中阿育材,宜迪初元新美之花。可。(卷四)

碧梧玩芳集

[宋]马廷鸾

翁合除国子司业制

朕乐育英才,有味周人之雅;简求师氏,宜如阳子之流。尔密擅文声,与江汉秋阳同其皎洁;中持节守,非风雨寒暑所能变移。入则望郎,出为虏使。不见生久,每思夜召而席前;以教人为,可使晨招于馆下。除书之出,士誉翕然。师立则善人多,足以展孔、孟行世之学;事久而公论定,庶几洗聃、非同传之羞。所宜疾驱,以对亲渥。可。(卷四)

四明文献集

[宋]王应麟

翁合特授试尚书礼部侍郎诰(德佑元年)

敕:朕慨四维之未张,念多艰之求济。为国天地与并,必辨上下以定民;典礼夙夜惟寅,必进英隽以强本。乃睠橐班之旧,诞敷环召之荣。某官内美修能,瑰意琦行。韶鸣玉洁,渊哉实好斯文;山立时行,纷独有此姱节。羽仪侍从之列,斧藻副诰之华。驹皎皎以莫维,凤缥缥其高遰。予未堪难,畴咨百君子之谋;尔有嘉猷,申命小宗伯之职。肃治军之仪;汝翼;□越绋之祭,汝明。聿成樽俎折冲之功,匪曰笾豆思存之末。相见何晚,周五礼有待而行;今急而求,鲁两生岂不能致?式克用乆,惠然来思。可。(卷五)

后村先生大全集

[宋]刘克庄

翁合侍左郎官制

朕自改纪以来,弓旌四出,士或浮湛闾里,栖遁岩穴,莫不弹冠而起,况学校之誉髦,馆殿之名胜,可使之留滞周南若是之久哉?尔擅凌云之笔,负冲霄之志,览辉而来,卷怀而出,其治郡有能名,刺部有风力,则不可得而揜。嗟夫!朕不见生久矣,属将有夜半之问,庶几闻朝阳之鸣。抑左铨剧曹也,而合望郎也,惟刚则甄叙徇理而不徇势,惟明则予夺听法而不听吏。朕方不次擢士,而去岂淹翔于省户者!可。(卷六五)

后村先生大全集

[宋]刘克庄

翁合除直秘阁浙西提刑制

士大夫多重内轻外。萧、汲皆汉名臣,然望之则雅意本朝,黯则愿出入禁闼;至唐则召者有登仙之美,出者则有粗官之叹。其来久矣,朕思所以矫之。而多士所宗,留滞周南,岁晚归来则冯唐白首矣。方有清望官之拟,属吴中灾伤,朕数下宽恤之诏,而官吏饕残,老弱转徙自若,思得王尊、范滂辈人,付以劳来咨诹之任。木天隆名,绣衣华遣,一日并命,使大夫国人皆知修名姱节如尔合者而肯为此行,庶乎外台加重矣。少须右扶风无捐瘠之民,有革心之吏,朕又当出节召汝。可。(卷六八)

闽中理学渊源考

[清]李清馥

侍讲翁丹山先生合

翁合,字叔备,崇安人。七岁能文,辟童选,登嘉禧二年进士,历官有声。贾似道谪建州,合上言建实,文公朱子阙里三尺童子亦知向善,闻似道名咸欲呕吐,况见其面乎!乞投荒裔以御魑魅,似道坐责,授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景定中,擢侍讲。号丹山,所著有《丹山集》。(《建阳郡志》)(卷二五)

宋元学案补遗

[清]王梓材 冯云濠

侍讲翁先生合

翁合,字叔备,崇安人。七岁能文,辟童选,登嘉禧进士,历官有声。贾似道谪建州,合上言建实,朱熹阙里三尺童子亦知向善,闻似道名咸欲呕吐,况见其面乎!乞投荒裔以御魑魅,似道坐责,授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景定中,擢侍讲。著有《丹山集》。(《福建续志》)(卷六七)

宋诗纪事补遗

[清]陆心源

翁合

字叔备,号南山,崇安人,嘉熙进士。咸淳中知赣州兼江西提刑,见《文山集》。历官中外有声,终侍讲,有《丹山集》。

赠冲祐观江羽人(又名《题方丈》)

武夷奇绝处,水碧更山丹。

观闢南唐址,祠仍西汉坛。

山禽酣午梦,野菜健晨餐。

道士江冲一,新诗有集刊。

常庵

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

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空两岸分。

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鏁红云。

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卷六九)

隐居通议

[元]刘埙

翁丹山济王制

宁宗在位久,前星未耀,乃取沂靖惠王之子为子,赐名竑,封济国公。嘉定十四年六月也。十七年将立为太子,而宁宗不豫。时史丞相弥远颛国柄,皇子恶之,将俟晏驾,有所处置。史觉其意,矫诏以皇侄邵州防御使贵诚为皇子,赐名昀,而以竑为三府仪同三司判宁国府封,济阳郡王。宁宗崩,理宗遂于柩前即位。济王既出,有潘壬、潘丙者不能平,奉王起兵于霅川,朝廷遣兵讨之,王自经死。理宗由是享天位四十有一年,深德史公。公尝力谏理宗,勿复济邸官爵,勿为立后,理宗入其言。自临御至升遐,凡廷臣言伦纪,乞继绝者几千百疏,名臣钜儒,唇敝舌腐言之,皆不报。暨度宗继统,乃始行之,制日:朕绍膺丕图,搜举缺典,率时昭考,友不得以因心,遗我后人。孝莫先于继志,乃若秦邸之事。当其涪陵之时,太宗悼之,已首叙旧恩,章圣承之,遂尽复元爵,矧亲聆于诏命,而可缓于愍章。故皇叔巴陵郡公竑,胄出帝家,胙分王社。子而能孝,宜怀不憾之心;臣若克忠,肎犯无将之戒。恭惟圣父,笃叙天伦。尺布斗粟之谣,自诒伊阻;太衾长枕之乐,岂不尔思。故每于家庭之间,而念及泉壤之下,谓事关社稷,虽天不能违时,使泽漏坟茔,他日毋忘追敛。且宝庆所显膺之异数,在端平亦稍慰其沉魂,何为屯膏,正待涣汗,对越菆涂之新屋,悉还茅土之故封,是用秩冠孤卿,节仍两镇,守冢置二千石,合修上雍之仪,乘车共七十人,尚广封蔡之意。傥犹存归地之魄,其往谢在天之灵,可追复少师、保静镇潼关军节度使,济阳郡王,仍令所司备礼改葬,主者施行。此制语意妙绝,朝野夸诵,盖中书直院翁与可合笔也。(卷二十一)


声明:本文由@翁氏历史研究所搜集、整理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水平有限,所发资料舛误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