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紀》之《秦本紀》研習

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譯文:太史公說:秦國的祖先姓嬴。他的後代分封各地,各自以所封國名作為姓氏,有徐氏、郯(tán,談)氏、莒(jǔ,舉)氏、終黎氏、運奄氏、菟(tú,途)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而秦國因為它的祖先造父封在趙城,所以是趙氏。


《史紀》之《秦本紀》研習

秦之傳承(粉色為未封國前,橙色為封諸侯後,標註主要大事)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秦之祖先為吞燕卵所生的傳說),生子大業(女修吞卵而生大業,其父不著。而秦、趙以母族而祖顓頊,非生人之義也。《烈女傳》雲“陶子生五歲而佐禹”,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大業當為皋陶。)。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即伯益,一名伯翳),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嘆詞,表讚賞)爾費,贊(助)禹功,其賜爾皂遊(liú,黑色的旌旗飄帶)。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

(因大費之後孟戲、中衍鳥身人言,故稱為鳥俗氏。乃古代圖騰崇拜的一種反映);二曰若木,實費氏(若木已王父字為費氏也)。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或在夷狄(殷紂時費仲,即費昌之後)。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駕車),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鳥也)。帝太戊(即殷商之第九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太戊於是招中衍為御,並把女兒嫁給他做妻子)。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其玄孫曰中潏(yù,一作‘仲滑’),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晏子春秋》雲惡來“手裂虎兕”)

,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此句“石”或“使”字之誤。《會注考證》引梁玉繩曰:“《水經·汾水注》述此事雲‘飛廉先為紂使北方’,《御覽》引《史記》亦曰‘時飛廉為紂使北方’,傳寫誤使為石),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即霍山,也稱太嶽山,在山西霍縣東南)而報(指沒有接受報告的人,因紂已死。就在霍太山築壇報祭),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蜚廉)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立處父至忠,國滅君死而不忘臣節,故天賜石棺,以光華其族)”。死,遂葬於霍太山。蜚廉復有子曰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名號。傳說孟增曾居皋狼縣,故以居地為號。《正義》曰:“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皋狼在今山西離石縣西北)。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即周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
(lu)(皆良馬名,周穆王八駿之四)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紀年》雲周穆王十七年,西征於崑崙山,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徐偃王(俆國君主。傳敘 君宮 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於水濱洲。孤獨母有犬鵠蒼,銜所棄卵以歸,覆煖之,乃成小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宮人聞之,更取養之。及長,襲為俆君。後告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化為黃龍也。)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繆王以趙城(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都蒙恩住在趙城),姓趙氏。

非子居犬丘(又名槐裡、廢丘,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好馬及畜,善養息

(繁殖)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汧水與渭水之間,即關中寶雞一帶地方)之間,馬大蕃息(繁殖)。孝王欲以為大駱適嗣(即嫡子,正妻所生的兒子。非子不是嫡子,本不能做繼承人)。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申侯之先,娶於酈山),為戎胥軒(中衍之曾孫)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復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以此得以為王,王指周孝王)。王其圖之。”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賜給他秦地作封邑。秦,即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東北),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秦嬴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

秦仲立三年,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討伐)西戎。西戎殺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長者曰莊公。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兄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丘並有之,為西垂大夫。

莊公居其故西犬丘(即西垂,在今甘肅省天水地區,為秦發祥地),生子三人,其長男世父。世父曰:“戎殺我大父(祖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擊戎,讓其弟襄公。襄公為太子。莊公立四十四年,卒,太子襄公代立。襄公元年,以女弟繆嬴為豐王(當是指佔據豐地的西戎之地的西戎之王)妻。襄公二年,戎圍犬丘,世父擊之,為戎人所虜。歲餘,復歸世父。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

(山名,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南)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賜給他封地、授給他爵位)。襄公於是始國(指使秦成為諸侯國),與諸侯通使聘享(諸侯之間通向修好為聘,諸侯向天子獻納方物為享)之禮,乃用騮駒(黑鬃赤身的小馬)、黃牛、羝羊(公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在西縣所築的祭天地之處。畤,祭處,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生文公。

文公元年,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汧水和渭水交會的地方。文公在汧渭交會的地方所作都邑即汧邑,故城在今陝西隴南縣)

。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營造城邑)。十年,初為鄜(fū,一說即今陝西富縣;一說在今陝西鳳翔縣三畤原)(在鄜縣所築的祭天地之處),用三牢(指牛、羊、豬)。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十九年,得陳寶(傳說秦文公時,有陳倉人獵得獸,若彘,不知名,牽以獻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腦。即欲殺之,拍捶其首。“媦亦語曰”二童子名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陳倉人乃逐二童子,化為雉,雌上陳倉北阪,為石,秦祠之。《搜神記》雲其雄者飛至南陽,其後漢光武帝劉秀起於南陽,皆如其言也。至唐安史之亂時,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唐肅宗認為神雞為國之寶,雞鳴乃是吉祥之兆,隨改陳倉為寶雞)。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誅滅三族的刑罰)。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豐大特
(《錄異傳》雲:‘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輒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墮地覆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胡置發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四十八年,文公太子卒,賜諡為竫公。竫公之長子為太子,是文公孫也。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竫公子立,是為寧公。

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陽(今陝西岐山縣西南)。遣兵伐蕩社(西戎之君號曰亳王,蓋成湯之胤(後裔),其邑曰蕩社,在今陝西興平縣)。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四年,魯公子翬弒其君隱公(魯隱公名息,其母聲子。其父魯惠公的夫人是孟子,孟子死得早,聲子成為繼室。 隱公長大以後,魯惠公為他聘娶了宋武公弟弟女兒仲子為妻,新婦來到魯國,惠公見其貌美,竟強佔為己妻,生了兒子允,就是後來的魯桓公。惠公死時,因允年幼,息只好代替允上臺執政,是為魯隱公。魯隱公十一年公子翬向魯隱公建議殺掉太子允被拒絕後,由於害怕被太子允知悉後於自己不利,於是又向太子允建議殺掉魯隱公,並利於魯隱公祭拜的時候殺了他,且嫁禍給了蒍氏

)。十二年,伐蕩氏,取之。寧公生十歲立,立十二年卒,葬西山。生子三人,長男武公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魯姬子。生出子。寧公卒,大庶長弗忌、威壘、三父廢太子而立出子為君。出子六年,三父等復共令人賊殺出子。出子生五歲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復立故太子武公。

武公元年,伐彭戲氏(戎族一支,其地在今陝西白水縣東北),至於華山下,居平陽封宮。三年,誅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殺出子也。鄭高渠眯殺其君昭公(高渠彌為鄭國大夫,於鄭莊公時被任命為卿,公子忽(即鄭昭公)認為高渠彌人品差、氣量小,有才無德,強烈反對父王重用高渠彌。鄭昭公即位後,高渠彌懼其殺己,於前695年弒鄭昭公,立公子亹為君,次年被齊襄公車裂)。十年,伐邽(今甘肅天水市西南)、冀(在今甘肅甘谷縣南)戎,初縣之。十一年,初縣杜(古杜柏國,在今陝西長安縣東)、鄭

(原周畿內之國,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鄭,在今陝西華縣北)。滅小虢(西虢東遷時仍留原地者為小虢,其地在今寶雞市東)

十三年,齊人管至父、連稱等殺其君襄公而立公孫無知。晉滅霍、魏、耿。齊雍廩殺無知、管至父等而立齊桓公(齊侯襄公派連稱和管至父去駐守葵丘,瓜熟的時候前往,齊襄公說:“到了明年瓜熟的時候就派人去接替你們。”一週年的駐守期滿了,襄公派人替換的命令還沒有下達。連稱和管至父請求替換,襄公不允許。所以這兩個人就商量發動叛亂。連稱、管至父依靠公孫無知來謀劃叛亂。這年冬季十二月,齊襄公到姑棼遊玩,在貝丘打獵。襄公看見一隻大野豬,隨從們驚呼:“彭生(公子彭生被 齊襄公所殺)的鬼魂!彭生的鬼魂!”襄公大怒說:“彭生竟敢現形!”就拿箭來射它。野豬像人一樣站立起來嗥叫。襄公很害怕,從車上跌落下來,跌傷了腳,還丟掉了鞋子。遊獵回來,襄公責令費去尋找鞋子的下落。費找不著鞋子,襄公就用鞭子抽他,打得出了血。費跑出宮外,在宮門口遇上了反賊。反賊將他劫持並且把他捆綁起來。費說:“我哪裡是抵抗你們呀!”就脫了上衣把背傷給他們看,反賊相信了他的話。費請求先進宮去探明情況,趁機把襄公隱藏起來,然後出宮,跟他們搏鬥,戰死在門中。反賊入宮看見襄公的腳露在門扇下邊,就把襄公殺了,而把公孫無知立為國君。之後,齊國雍林地方的人殺了公孫無知,齊國一時沒有人國君。魯莊公和管夷吾、召忽等護送公子糾回國,被從莒國回國的公子小白和鮑叔牙打敗,公子小白做了國君,是為齊桓公,齊桓公聽從鮑叔牙的意見,任用了公子糾的謀士管夷吾(管仲)為相,齊國逐漸強大起來。

)。齊、晉為強國。

十九年,晉曲沃始為晉侯(曲沃武公滅晉侯緡,自為晉君)。齊桓公伯於鄄(今山東鄄城縣西北)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在今陝西鳳翔縣南)平陽。初以人從死(用活人殉葬),從死者六十六人。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封平陽。立其弟德公。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以犧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後子孫飲馬於河(占卜之辭。後世子孫可以到黃河邊上去飲馬,暗示秦國勢力將日益強盛,國土將從雍擴展到黃河)”。梁伯(梁伯國,嬴姓,在今陝西韓城市南)、芮伯(姬姓,在今陝西大荔縣)來朝。二年,初伏

(開始在曆法上規定出伏日。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以狗御蠱(殺狗以祛除熱毒邪氣)。德公生三十三歲而立,立二年卒。生子三人:長子宣公,中子成公,少子穆公。長子宣公立。

宣公元年,衛、燕伐周,出惠王,立王子穨(即子頹之亂。周惠王初(公元前676一前652年),發生王子頹之亂。周惠王奪大臣邊伯等的園林為囿,作為田獵場所,因而邊伯與王子頹共同作亂。周惠王放於溫地,不久又逃到鄭,國人立王子頹為王,後鄭殺王子頹,復送惠王入國)。三年,鄭伯、虢叔殺子穨而入惠王。四年,作密畤(位於渭南,秦國祭天地的地方之一)。與晉戰河陽(晉地,在今河南孟縣西一帶地區),勝之。十二年,宣公卒。生子九人,莫立,立其弟成公。

成公元年,梁伯、芮伯來朝。齊桓公伐山戎(也稱北戎,即後來的匈奴,居今河北東部)

,次(臨時駐紮)於孤竹(在今河北盧龍縣東,殷代為孤竹國)

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繆公。

繆公(秦穆公,名任好)任好元年,自將伐茅津(渡口名。在山西平陸縣西南黃河北岸),勝之。四年,迎婦於晉,晉太子申生姊也。其歲,齊桓公伐楚,至邵陵(今河南郾城縣東)

五年,晉獻公滅虞、虢(二國相鄰,在今山西平陸縣境。虢,指北虢。公元前655年,晉向虞國借道伐虢,虞君不聽大夫公之奇有勸阻,借道給晉,晉滅虢後,在回師經過虞國時,滅了虞國),虜虞君與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馬賂於虞故也。既虜百里傒,以為秦繆公夫人媵(yìng,古代貴族婦女出嫁時陪嫁的奴隸)

於秦。百里傒亡秦走宛(今河南南陽市),楚鄙人(邊境的人)執之。繆公聞百里傒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請以五羖(gǔ,黑色的公羊)羊皮贖之。”。楚人遂許與之。當是時,百里傒年已七十餘。繆公釋其囚,與語國事。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問,語三日,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讓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賢而世莫知。臣常遊困於齊而乞食銍(今安徽宿縣西南,一說在今江蘇沛縣)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齊君無知(即前文公孫無知),蹇叔止臣,臣得脫齊難,遂之周。周王子穨好牛,臣以養牛幹(求,指求取祿位)之。及穨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誅(指在鄭伯、虢叔殺王子頹而入惠王時倖免於難)。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誠私利祿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脫,一不用,及虞君難:是以知其賢。”於是繆公使人厚幣迎蹇叔,以為上大夫。

秋,繆公自將伐晉,戰於河曲(在今山西永濟)。晉驪姬作亂,太子申生死新城(今山西聞喜縣東北),重耳、夷吾出奔(晉獻公二子,太子申生弟。驪姬之難,重耳奔於翟,後來回國為晉文公;夷吾奔於少梁,先重耳回國為君,即晉惠公)

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在今河南蘭考縣東)

晉獻公卒。立驪姬子奚齊,其臣裡克殺奚齊。荀息立卓子(悼子),克又殺卓子及荀息。夷吾使人請秦,求入晉(請求秦派兵送他人晉即位)。於是繆公許之,使百里傒將兵送夷吾。夷吾謂曰:“誠得立,請割晉之河西八城(黃河西岸地區的八個城邑,指同州(今陝西大荔縣)、華州(今陝西華縣)等地方)

與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鄭謝秦,背約不與河西城,而殺裡克。丕鄭聞之,恐,因與繆公謀曰:“晉人不欲夷吾,實欲重耳。今背秦約而殺裡克,皆呂甥、郄芮之計也。願君以利急召呂、郄,呂、郄至,則更入重耳便。”繆公許之,使人與丕鄭歸,召呂、郄。呂、郄等疑丕鄭有間,乃言夷吾殺丕鄭。丕鄭子丕豹奔秦,說繆公曰:“晉君無道,百姓不親,可伐也。”繆公曰:“百姓苟不便,何故能誅其大臣?能誅其大臣,此其調(君臣協調)也。”不聽,而陰用豹。

十二年,齊管仲、隰朋(齊國大夫,與管仲、鮑叔牙等共同輔佐齊桓公,使齊國大治)死。

晉旱,來請粟。丕豹說繆公勿與,因其飢而伐之。繆公問公孫支(嬴姓,名支,字子桑,為桑姓之先祖,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向秦穆公舉薦了百里奚),支曰:“飢穰(豐收)更事(災荒和豐收,是交替出現的事)

耳,不可不與。”問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於是用百里傒、公孫支言,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自秦首都雍到晉首都絳絡繹不絕。絳,晉都,在今山西侯馬市東北)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繆公發兵,使丕豹將,自往擊之。九月壬戌,與晉惠公夷吾合戰於韓地(在今陝西韓城市西南韓原上)。晉君棄其軍(指甩下部隊獨自向前衝),與秦爭利,還(xuán,旋)而馬騺(zhì,難起步的樣子)。繆公與麾下馳追之,不能得晉君,反為晉軍所圍。晉擊繆公,繆公傷。於是岐下食善馬者三百人馳冒晉軍,晉軍解圍,遂脫繆公而反生得晉君。初,繆公亡善馬,岐下野人(岐山下的鄉下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餘人,吏逐得,欲法之。繆公曰:“君子不以畜產

(牲畜)害人。吾聞食善馬肉不飲酒,傷人。”乃皆賜酒而赦之。三百人者聞秦擊晉,皆求從,從而見繆公窘,亦皆推鋒(舉刀)爭死,以報食馬之德。於是繆公虜晉君以歸,令於國,“齊宿(齋戒獨宿),吾將以晉君祠上帝”。周天子聞之,曰“晉我同姓”,為請晉君(替晉君求情)。夷吾姊亦為繆公夫人,夫人聞之,乃衰絰(cuīdié,泛指喪服)(xiǎn,光腳),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讓您下命令是使您受屈辱了)。”繆公曰:“我得晉君以為功,今天子為請,夫人是憂。”乃與晉君盟,許歸之,更舍上舍(更換安置在上等的房舍里居住),而饋之七牢(牛、羊、豬各一頭叫做一牢。七牢是指規格很高的飲食。)。十一月,歸晉君夷吾,夷吾獻其河西地,使太子圉(yu)為質於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時秦地東至河。

十八年,齊桓公卒。二十年,秦滅梁、芮。

二十二年,晉公子圉聞晉君病,曰:“梁,我母家也(子圉的母親是梁伯之女),而秦滅之。我兄弟多,即(如果)君百歲後,秦必留我,而晉輕,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歸晉。二十三年,晉惠公卒,子圉立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晉公子重耳於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謝,後乃受。繆公益禮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晉大臣,欲入重耳。晉許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為晉君,是為文公。文公使人殺子圉。子圉是為懷公。

其秋,周襄王弟帶以翟伐王,王出居鄭(此指鄭國的汜邑,在今河南襄城縣南)。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難於晉、秦。秦繆公將兵助晉文公入襄王,殺王弟帶。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今山東鄄城縣西南)。三十年,繆公助晉文公圍鄭。鄭使人言繆公曰:“亡鄭厚晉,於晉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晉之強,秦之憂也。”繆公乃罷兵歸。晉亦罷。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

鄭人有賣鄭於秦(《鄭世家》記載是鄭司城繒賀。而《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是戌守鄭國的秦大夫杞子)曰:“我主其城門,鄭可襲也。”繆公問蹇叔、百里傒,對曰:“徑(取道,路過)數國千里而襲人,希(同“稀”,少)有得利者。且人賣鄭,庸(何,怎麼)知我國人不有以我情告鄭者乎?不可。”繆公曰:“子不知也,吾已決矣。”遂發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視,蹇叔子西乞術及白乙丙將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繆公聞,怒曰:“孤發兵而子沮(毀也,指敗壞士氣)哭吾軍,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軍。軍行,臣子與往;臣老,遲還恐不相見,故哭耳。”二老退,謂其子曰:“汝軍即敗,必於餚阨(殽山的險要處)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東,更(經過)晉地,過周北門。周王孫滿曰:“秦師無禮

(指秦軍經過天子門時不卷甲束兵而超乘示勇的舉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雲:“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不敗何待!”兵至滑(姬姓小國,後歸晉,在今河南偃師東南),鄭販賣賈人弦高,持十二牛將賣之周,見秦兵,恐死虜,因獻其牛,曰:“聞大國將誅鄭,鄭君謹修守禦備,使臣以牛十二勞軍士。”秦三將軍相謂曰:“將襲鄭,鄭今已覺之,往無及已。”滅滑。滑,晉之邊邑也。

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滑。” 遂墨衰絰(染黑喪服。喪服原為白色,今出戰,以為穿喪服不吉利,所以染黑),發兵遮秦兵於餚,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虜秦三將以歸。文公夫人,秦女也,為秦三囚將請曰:“繆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願令此三人歸,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晉君許之,歸秦三將。三將至,繆公素服(穿白色喪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遂復三人官秩

(官爵與俸祿)如故,愈益厚之。

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繆公於是復使孟明視等將兵伐晉,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縣東北)。秦不利,引兵歸。

戎王使由余於秦。由余,其先晉人也,亡入戎,能晉言(能說晉國話)。聞繆公賢,故使由余觀秦。秦繆公示以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繆公怪之,問曰:“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淫。阻(仗恃)法度之威,以責督(要求和監督)於下,下罷極(疲憊)

則以仁義怨望(怨恨)於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無須瞭解什麼治理的方法,這才真正是聖人治理國家啊)。”於是繆公退而問內史(在宮中備顧問之官)(王廖)曰:“孤聞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由余賢,寡人之害,將奈之何?”內史廖曰:“戎王處辟匿(偏僻),未聞中國之聲。君試遺其女樂(贈送歌舞伎女),以奪其志;為由余請,以疏其間(使他們的間隔加大。即使他們相互疏遠的意思);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間,乃可虜也。且戎王好樂,必怠於政。”繆公曰:“善。”因與由余曲席而坐(席一縱一橫,相連如矩尺,叫做曲席),傳器而食(同一盤菜互相推讓轉食,表示親近)
,問其地形與其兵勢盡察,而後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十六人)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年不還。於是秦乃歸由余。由余數諫不聽,繆公又數使人間要(暗中邀請)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繆公以客禮禮之,問伐戎之形。

三十六年,繆公復益厚(更加厚待)孟明等,使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取王官(邑名,在今山西臨猗縣南)及鄗(郊邑,在王官附近),以報餚之役。晉人皆城守不敢出。於是繆公乃自茅津渡河,封餚中屍(築墳以葬餚山中的秦軍屍體),為發喪,哭之三日。乃誓于軍曰:“嗟士卒!聽無譁,餘誓告汝(將士們!你們聽著,不要吵嚷,我向你們發誓)。古之人謀黃髪(老年人的頭髮白了以後還會變黃,故用黃髮借指年紀很老的人)番番

(白髮蒼蒼的樣子),則無所過(古人辦事虛心聽取老年人的意見,所以不會有什麼過錯)。”以申思(反覆思考)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謀,故作此誓,令後世以記餘過。君子聞之,皆為垂涕,曰:“嗟乎!秦繆公之與人周(待人周到)也,卒得孟明之慶(終於得到孟明等人的報答,即取得勝利)。”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地在今甘肅南部及寧夏南部),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古代軍隊中用以指揮發信號的用具。金,指金屬製成的鉦,鳴金表示止兵;鼓是戰鼓,擂鼓表示進擊)。三十九年,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子車氏三善臣),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

詩見《詩經·秦風》,是諷刺秦穆公以人從死的詩。見文後附件1)。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指古有德之王)崩,尚猶遺德垂法(留下來的道德和法度),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更何況還奪走百姓所同情的好人、良臣呢)?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繆公子四十人,其太子嵤代立,是為康公。

康公元年。往歲繆公之卒,晉襄公亦卒;襄公之弟名雍,秦出(指其母是秦女)也,在秦。晉趙盾欲立之,使隨會(晉卿)來迎雍,秦以兵送至令狐(今山西臨猗縣西南)。晉立襄公子而反擊秦師,秦師敗,隨會來奔(隨會逃奔到秦國)

。二年,秦伐晉,取武城(今陝西華縣東北),報令狐之役。四年,晉伐秦,取少梁(今陝西韓城市南)。六年,秦伐晉,取羈馬(今山西永濟縣)。戰於河曲,大敗晉軍。晉人患隨會在秦為亂,乃使魏讎(chou)餘詳反,合謀會,詐而得會,會遂歸晉。康公立十二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二年,晉趙穿弒其君靈公(晉靈公對晉相趙盾起殺心,趙盾出亡,堂弟趙穿侍衛晉靈公,殺晉靈公於桃園,趙盾歸來卻不處罰趙穿,被史官董狐記曰“趙盾弒其君”)。三年,楚莊王強,北兵至雒,問周鼎。共公立五年卒,子桓公立。

桓公三年,晉敗我一將(晉俘虜了秦將赤)。十年,楚莊王服鄭,北敗晉兵於河上。當是之時,楚霸,為會盟合諸侯。二十四年,晉厲公初立,與秦桓公夾河而盟。歸而秦倍盟,與翟合謀擊晉。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敗走,追至涇而還。桓公立二十七年卒,子景公立。

景公四年,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因晉楚之鄢陵之戰,晉厲公聽從郃至之言,大敗楚軍。欒書心存怨氣,但誣陷郃至暗通楚國,晉厲公聽信,派胥童、長魚矯等在臺榭殺了三郤,胥童、長魚矯趁機在朝堂之上擄了欒書,勸晉厲公殺之,否則將為後患,晉厲公言一日之內已殺三卿,不忍心再殺人,於是放了欒書,後欒書和中行偃先下手為強,囚禁並殺害了晉厲公)。十五年,救鄭,敗晉兵於櫟(今河南禹縣)。是時晉悼公為盟主。十八年,晉悼公強,數會諸侯,率以伐秦,敗秦軍。秦軍走,晉兵追之,遂渡涇,至棫林(秦地,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南。這句是說晉師深入秦境,渡過涇河,到了棫林才撤軍)而還。二十七年,景公如晉,與平公盟,已而背之。三十六年,楚公子圍弒其君而自立(楚郟敖臥病在床。公子圍得知後,藉口入宮探病,用束冠的長纓將楚郟敖勒死),是為靈王。景公母弟後子針有寵,景公母弟富,或譖之(有人說壞話誣陷他)

,恐誅,乃奔晉,車重千乘。晉平公曰:“後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對曰:“秦公無道,畏誅,欲待其後世乃歸。” 三十九年,楚靈王強,會諸侯於申,為盟主,殺齊慶封(楚國進攻吳國,俘虜了曾經參與弒殺齊莊公的逃到那裡避難的原齊國令尹慶封,將慶封拉到街上示眾。靈王向著公眾宣佈說:“大家都不要學慶封的樣子。他殺死了自己的國君,欺壓老百姓,還強行讓大夫們都支持他。“慶封便反唇相譏說:“大家也不要學楚共王的兒子圍那樣。殺死了自己的國君,那國君便是自己親哥哥的兒子。還要強行讓諸侯們支持他。”慶封這一句話羞辱了楚國,只羞得靈王面紅耳赤。滿街的人見了掩口而笑。靈王惱羞成怒,傳令把慶封殺了)。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後子復來歸秦。

哀公八年,楚公子棄疾弒靈王而自立,是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來求秦女為太子建妻。至國,女好而自娶之。十五年,楚平王欲誅建,建亡(太子建戶亡之鄭,鄭殺之);伍子胥奔吳。晉公室卑而六卿(晉國有範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六個家族,世代為卿,稱六卿)

強,欲內相攻,是以久秦晉不相攻。三十一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隨(楚屬國名,在今湖北隨縣),吳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來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於是秦乃發五百乘救楚,敗吳師。吳師歸,楚昭王乃得復入郢。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夷公蚤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為惠公。

惠公元年,孔子行魯相事。五年,晉卿中行、範氏反晉,晉使智氏、趙簡子攻之,範、中行氏亡奔齊。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悼公二年,齊臣田乞弒其君孺子,立其兄陽生,是為悼公。六年,吳敗齊師。齊人弒悼公,立其子簡公。九年,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盟,爭長於黃池(衛邑,在今河南封丘縣南),卒先吳(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爭長,終於讓吳王先歃)。吳強,陵中國。十二年,齊田常弒簡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十三年,楚滅陳。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厲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蜀國向秦進獻財物)。十六年,塹河旁(沿黃河邊挖壕溝)。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大荔戎王所居之城,在今陝西大荔縣東)。二十一年,初縣頻陽(今陝西富平縣東北)。晉取武成。二十四年,晉亂,殺智伯,分其國與趙、韓、魏(自此進入戰國時代,《左傳》記事至此為止)。二十五年,智開(智伯的兒子)與邑人來奔。三十三年,伐義渠(義渠戎,居今甘肅隴東地區),虜其王。三十四年,日食。厲共公卒,子躁公立。躁公二年,南鄭(邑名,故城在今陝西漢中市)反。十三年,義渠來伐,至渭南。十四年,躁公卒,立其弟懷公。

懷公四年,庶長鼂與大臣圍懷公

(時國政被舊貴族所操縱,秦懷公四年(公元前425年),秦庶長鼂聯合其它貴族逼秦懷公自殺),懷公自殺。懷公太子曰昭子,蚤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為靈公。靈公,懷公孫也。

靈公六年,晉城少梁(在少梁築城),秦擊之。十三年,城籍姑(秦邑,故城在今陝西韓城市北)。靈公卒,子獻公不得立,立靈公季父悼子,是為簡公。簡公,昭子之弟而懷公子也。

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春秋官吏各得帶劍,表示威儀)。塹洛(在洛水邊挖壕溝)。城重泉(今陝西蒲城縣東南)。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鄭。惠公卒,出子立。

出子二年,庶長改(人名)迎靈公之子獻公於河西而立之。殺出子及其母,沈之淵旁。秦以往者數易君,君臣乖亂(混亂,不協調),故晉復強,奪秦河西地。

獻公元年,止從死(停止殉葬)。二年,城櫟陽(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秦獻公從雍遷都到這裡)。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見獻公曰:“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這是太史儋(dān)說的一段預言吉凶禍福的讖語,在《史記》中曾四次出現)。”十六年,桃冬花。十八年,雨金(天上落金,古人以為是吉兆)櫟陽。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今陝西旬邑縣東南,一說在今山西運城市,一名徑嶺,左右壁立,間不容軌,是通陝西的險要之道),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

fǔ fú,古代禮服,其上繡有斧形白黑交錯花紋的稱為黼;繡有兩己字相背青黑交錯花紋的稱為黻)。二十三年,與魏晉(因魏國本是晉的一部分,所以稱之為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二十四年,獻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歲矣。

孝公元年,河山(黃河崤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淮泗之間小國十餘。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自鄭濱洛(沿洛水往北)以北,有上郡。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諸侯力政(以武力征伐。政,通“徵”),爭相併。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東方諸侯視秦為夷狄之國)。孝公於是布惠,振(救濟)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下令國中曰:“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

(天子封秦為西戎霸主),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無暇顧及)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提高他的官職),與之分土(賜給封地)。”於是乃出兵東圍陝城(今河南陝縣),西斬戎之獂王(戎族的一支。獂邑在今甘肅隴縣東南)。

衛鞅(即商鞅。鞅本衛人,故稱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監(名叫景的宦官。監,宦官)求見孝公。

二年,天子致胙(

送來祭肉表示祝福)。

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為左庶長。其事在商君語中(這件事記載於《商君列傳》中)

七年,與魏惠王會杜平(今陝西澄城縣東)。八年,與魏戰元裡(今陝西澄城縣南),有功。十年,衛鞅為大良造(秦的爵位名,亦稱大上造,第十六級爵),將兵圍魏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降之。十二年,作為咸陽(興建咸陽都城),築冀闕(門觀,秦公佈法令處),秦徙都之。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廢井田之界,任人開墾以廣農事)

。東地渡洛(越過洛水,即侵入魏河西之地)。十四年,初為賦(首次徵人頭稅。又說開始制定賦稅新法,承認土地私有,按面積徵收賦稅)。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今河南開封市南),朝天子。

二十一年,齊敗魏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

二十二年,衛鞅擊魏,虜魏公子昂。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二十四年,與晉戰雁門(應作“岸門”。在今山西河津縣南岸頭亭),虜其將魏錯。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歲,誅衛鞅。鞅之初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貴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

(墨刑,以刀刻面塗墨),黥其傅師。”於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為反,而卒車裂以徇秦國。

惠文君元年,楚、韓、趙、蜀人來朝。二年,天子賀。三年,王冠(古代貴族子弟年滿二十歲行加冠儀式,表示已成年)。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齊、魏為王。

五年,陰晉人犀首為大良造(陰晉,魏地,秦更名為寧秦,漢以後改稱華陰,在陝西華陰縣東。犀首,官名以為人稱之號,姓公孫,名衍)。六年,魏納陰晉,陰晉更名寧秦。七年,公子昂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八年,魏納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陰(在今山西萬榮縣)、皮氏(在今山西河津縣西)。與魏王會應(今河南魯山縣東)。圍焦(在今河南陝縣)

,降之。十年,張儀相秦。魏納上郡十五縣。十一年,縣義渠。歸魏焦、曲沃。義渠君為臣。更名少梁曰夏陽。十二年,初臘(初次舉行臘祭。臘,古代陰曆十二月舉行的獵禽獸以祭先祖一種祭祀,本為中原地區的風俗,此時秦國開始效仿之,故云“初臘”)。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為王,韓亦為王(指魏襄王、韓宣惠王稱王)。使張儀伐取陝(今河南陝縣境內),出其人與魏(把人趕出,使之魏)

十四年,更為元年(把這一年作為後元元年)。二年,張儀與齊、楚大臣會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三年,韓、魏太子來朝。張儀相魏。五年,王遊至北河(今內蒙河套地區黃河以北的支流烏加河,當時為黃河主流)。七年,樂池相秦。韓、趙、魏、燕、齊帥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

,虜其將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八年,張儀復相秦。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伐取趙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西陽(今山西孝義縣)。十年,韓太子蒼來質。伐取韓石章(今地不詳)。伐敗趙將泥。伐取義渠二十五城。十一年,摢裡疾攻魏焦,降之。敗韓岸門(即岸頭亭,在山西河津縣南),斬首萬,其將犀首走。公子通封於蜀。燕君讓其臣子之(燕王噲讓國於子之,導至燕亂)。十二年,王與梁王會臨晉(在今陝西大荔縣)。庶長疾攻趙,虜趙將莊。張儀相楚。十三年,庶長章擊楚于丹陽(在今河南內鄉縣境。一說在今陝西西南部),虜其將屈丐,斬首八萬;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楚圍雍氏(韓邑,在今河南禹縣境),秦使庶長疾助韓而東攻齊,到滿(秦將)助魏攻燕。十四年,伐楚,取召陵
(在今河南郾城縣東)。丹、犁(戎族的兩支,屬西南夷,在今四川境;一說丹犁為一支,在今四川青衣江下游丹稜、洪雅一帶)臣,蜀相壯(據張儀列傳》及《戰國策·秦策》記載,應為陳莊)殺蜀侯來降。

惠王卒,子武王立。韓、魏、齊、楚、越皆賓從。

武王元年,與魏襄王會臨晉。誅蜀相壯。張儀、魏章皆東出之魏。伐義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摢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張儀死於魏。三年,與韓襄王會臨晉外。南公揭(人名,事蹟不詳)卒,摢裡疾相韓。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容車指能容車通過的窄路。三川,三川郡,當時屬韓國,境內有河、洛、伊三條河流,故名三川。東、西周在三川郡中,所以這裡“三川”實際是指周都洛陽),窺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拔此邑,三川路才得以通)

。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今山西垣曲縣東南)。魏太子來朝。武王有力好戲(喜好角力),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折斷膝蓋骨)。八月,武王死。族孟說(孟說被滅族)。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后。武王死時,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

昭襄王元年,嚴君疾(嚴君嬴疾)為相。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見。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惠文王的王后,武王母,因參與公子壯的謀反,壯等伏誅後,憂死,故云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三年,王冠。與楚王會黃棘(又名棘陽,在今河南南陽市南,一說在河南新野縣東北),與(給,這裡是歸還的意思)

楚上庸(今湖北竹山縣東南)。四年,取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彗星見。五年,魏王來朝應亭(亭名,在應城。而《魏世家》、《六國年表》應亭都作“臨晉”),復與魏蒲阪。六年,蜀侯煇(秦封王子煇為蜀侯)反,司馬錯定蜀。庶長奐伐楚,斬首二萬。涇陽君(昭王同母弟封涇陽君,涇陽在甘肅平涼縣)質於齊。日食,晝晦。七年,拔新城(今河南伊川縣)。摢裡子卒。八年,使將軍羋戎攻楚,取新市(今湖北京山縣東北)。齊使章子,魏使公孫喜,韓使暴鳶共攻楚方城(即繒關,在今河南方城縣),取唐眛(楚將名)。趙破中山(今河北定縣一帶),其君亡(逃亡),竟(最後)
死齊。魏公子勁、韓公子長為諸侯(指受到魏、韓的分封。《索隱》:“別封之邑,比之諸侯,猶商君、趙長安君然。”)。九年,孟嘗君薛文(即孟嘗君田文,因封於薛,故稱薛文)來相秦。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快。十年,楚懷王入朝秦,秦留之。薛文以金受免(一說金受是人名,秦丞相,以金受免,即因被金受離間而被免官;一說金受疑為“受金”之倒,即因接受金錢而被免官)。樓緩(趙人)為丞相。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掌鹽池之官,因稱氏。今山西運城內)而還。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又稱鳳陵,在今山西永濟縣西南,鳳陵渡東)以和。彗星見。楚懷王走之趙,趙不受,還之秦,即死,歸葬。十二年,樓緩免,穰侯魏冉為相。予楚粟五萬石。

十三年,向壽伐韓,取武始(今河南洛陽地區)

。左更(秦爵名,第十二級)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秦爵名,第九級)(呂禮)出亡奔魏。任鄙為漢中守。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洛陽南的要塞),斬首二十四萬,虜公孫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今山西垣曲縣西),復予之。攻楚,取宛(今河南南陽市)。十六年,左更錯取軹(今河南濟源縣東南)及鄧(今河南孟縣西)。冉免,封公子市(fú)宛,公子悝鄧,魏冉陶,為諸侯。十七年,城陽君入朝,及東周君來朝。秦以垣為蒲阪、皮氏(蒲阪、皮氏臨近黃河與秦境相連,垣邑在魏腹地,故秦以垣易蒲阪、皮氏也)。王之宜陽。十八年,錯攻垣、河雍(即河陽,在今河南孟縣),決橋取之。十九年,王為西帝,齊為東帝,皆復去之。呂禮來自歸
(投案自首)。齊破宋,宋王在魏,死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任鄙卒。二十年,王之漢中,又之上郡、北河。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魏獻安邑(魏舊都,在今山西夏縣),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招募秦國人遷到河東地區定居,並賜給爵位,又把被赦免的罪人遷到河東)。涇陽君封宛。二十二年,蒙武伐齊。河東為九縣(在河東設置了九個縣)。與楚王會宛。與趙王會中陽(今山西中陽縣)。二十三年,尉斯離與三晉、燕伐齊,破之濟西。王與魏王會宜陽,與韓王會新城。二十四年,與楚王會鄢(楚之別都,在今湖北宜城縣南),又會穰(今河南鄧縣)。秦取魏安城(今河南原陽縣西南),至大梁(魏國都,在今河南開封市)
,燕、趙救之,秦軍去。魏冉免相。二十五年,拔趙二城。與韓王會新城,與魏王會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冉復相。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赦免了罪犯並把他們遷往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今山西高平縣西)。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通過)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楚王走。周君來。王與楚王會襄陵(今河南睢縣)。白起為武安君(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故號武安)。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今四川巫山縣東),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湖南常德市)。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兩城。楚人反我江南。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梁,破暴鳶(韓將),斬首四萬,鳶走,魏入三縣請和。三十三年,客卿胡陽攻魏卷
(今河南原陽縣西南)、蔡陽(今河南上蔡縣東南)、長社(今河南長葛縣西),取之。擊芒卯(魏將)華陽(今河南新鄭縣北),破之,斬首十五萬。魏入南陽(此南陽為魏河內修武(今河南獲嘉縣),非韓國的南陽)以和。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今湖北竹山縣)地為一郡,南陽免臣(已降服的南陽臣民)遷居之。三十五年,佐韓、魏、楚伐燕。初置南陽郡。三十六年,客卿灶攻齊,取剛(今山東東平縣西南)、壽(山東鄆城東北),予穰侯。三十八年,中更(秦爵名,第十三級)胡陽攻趙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西北),不能取。四十年,悼太子死魏,歸葬芷陽(今陝西長安縣東)
。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在今河南溫縣)、懷(今河南武陟縣西)。四十二年,安國君(嬴柱)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陽酈山。九月,穰侯出之陶。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攻韓南陽,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葉陽君悝出之國(封國),未至而死。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今山西長治),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四十餘萬盡殺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今河南陽原縣西)。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武安、皮牢(今山西翼城縣東),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韓上黨。正月,兵罷,復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為蔡尉捐弗守,還斬之
(蔡尉把防守的地盤丟了,張唐回來就斬了他)。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被奪官爵,降為士兵),遷陰密(今甘肅靈臺縣西)。張唐攻鄭,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今山西臨汾)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魏軍和楚軍落水漂流死在黃河中的有兩萬多人)。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隨即跟從張唐攻克寧新中。寧新中:在今河南安陽市),寧新中更名安陽。初作河橋(始建河橋。此橋即蒲津橋,在陝西大荔縣東,渡河即至蒲州(山西永濟縣))

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負黍(亭名,在今河南登封縣西),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

(所獲敵人的首級)九萬。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西周君跑到秦國來自首,叩頭認罪,願意接受懲處),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初亡,基本上滅亡了。 因還有東周君存在,不算完全滅亡。後七年滅東周,周全亡)

五十三年,天下來賓(服從,歸顧)。魏後(落在最後),秦使摎伐魏,取吳城(虞城,在今山西平陸縣)。韓王入朝,魏委(託付)國聽令。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於雍(秦王在雍城南郊祭祀上帝)。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孝文王的生母)

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韓王衰絰入吊祠(韓王穿著孝服前來祭弔),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推舉,論列)先王功臣,褒厚(厚待,優待)親戚,弛(廢,毀)苑囿。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孝文王服喪期滿,十月己亥日登位,第三天辛丑日去世),子莊襄王立。

莊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即陽人聚,在今河南臨汝縣西北)地賜周君,奉其祭祀。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即虎牢關,在今河南滎陽縣西之汜水鎮)、鞏(今河南鞏縣)

。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蒙驁攻魏高都(今山西晉城縣東北)、汲(今河南汲縣),拔之。攻趙榆次(今山西榆次)、新城(今山西朔州西南)、狼孟(今山西陽曲縣西北),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魏將無忌(即魏信陵君,信陵君名無忌)率五國兵擊秦,秦卻於河外。蒙驁敗,解而去(解脫圍困撤離了)。五月丙午,莊襄王卒,子政立,是為秦始皇帝。

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並天下為三十六郡,號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為二世皇帝。三年,諸侯並起叛秦,趙高殺二世,立子嬰。子嬰立月餘,諸侯誅之,遂滅秦。其語在始皇本紀中。

附件:

1.《詩經·秦風·黃鳥》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白話譯文:

交交黃鳥鳴聲哀,棗樹枝上停下來。是誰殉葬從穆公?子車奄息命運乖。誰不讚許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願赴泉臺。

交交黃鳥鳴聲哀,桑樹枝上歇下來。是誰殉葬伴穆公?子車仲行遭禍災。誰不稱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干才。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願化塵埃。

交交黃鳥鳴聲哀,荊樹枝上落下來。是誰殉葬陪穆公?子車針虎遭殘害。誰不誇獎好針虎,百夫之中輔弼才。眾人悼殉臨墓穴,膽戰心驚痛活埋。蒼天在上請開眼,坑殺好人該不該!如若可贖代他死,百人甘願葬蒿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