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無論長江後浪如何推前浪,鞏俐永遠傲立潮頭,無論出了多少影后與女王,獨有鞏俐能被尊稱“鞏皇”。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前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鞏俐變成了“鞏皇”,且不接受反駁。

當十八線明星爭著搶著去戛納走紅毯,蹭臉熟時,戛納主辦方為鞏俐清場三分鐘;

沒有社交媒體賬號,不參加綜藝節目,不在意流量,不輕易露面,鞏俐一露臉就是流量擔當;

堅持鞏俐式審美,永遠裸色唇膏,不跟風大紅唇,鞏俐說“我不想跟隨人群”;

年輕時,有人說她像三口百惠,鞏俐回應“我為什麼要做三口百惠,我就是我自己”;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鞏俐在戛納電影節現場

就連最近53歲的鞏俐和丈夫——法國71歲“國寶級音樂家” 讓·米歇爾·雅爾亮相《蘭心大劇院》宣傳時,那一身蜜汁審美的亂燉衣品,在鞏俐睥睨一切“老孃最美”的強大氣場襯托下,也越看越美了。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鞏俐與丈夫讓·米歇爾·雅爾

難怪作家艾小羊在文章裡說“不管哪個設計師的衣服被鞏皇選中,夢裡都要笑醒,因為她具備一種特異功能,就是再醜的衣服,她都能穿漂亮”。

如果只用一個字形容鞏俐,那就是“霸”。

知乎上有個長盛不衰的問題“如何評價鞏俐”?

我最喜歡一個知乎大V的回答

“娛樂圈裡有明明是最妖豔長相卻自稱爺的,有明明是賢妻良母型卻硬要走攻氣路線的,還有明明已過少女年紀卻依然在裝傻賣萌扮少女的,而鞏俐這個女人被稱為鞏皇”。

如此霸氣的“鞏皇”,憑什麼?

一、 目標感強,凡事做到極致

這裡有一份非常“鞏皇”的履歷:

  • 26歲,威尼斯電影節影后。
  • 30歲,戛納電影節評委。
  • 33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 35歲,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擼遍三大國際電影節,鞏俐只用了9年。

做為演員,鞏俐確實做到了榮譽等身。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鞏俐的演員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光高考就參加了三次,連續三次落榜,連父母都不支持她繼續走下去,而鞏俐堅持參加了第四次高考。

第四次高考時,她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文化成績差了11分,依然是落榜的命運,幸運的是,招考官覺得她是一顆好苗子,寫了一份特批申請報告呈交文化部,鞏俐得以被破格錄取,開啟了她的藝術之路。

四次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一般人可能前兩次就放棄了,但鞏俐堅持到了最後,“我自己很獨立,而且我很堅持自己想要什麼”。

這個“堅持自己想要什麼”就是目標感。

目標感(A sense of 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標”,而是“感”,就是經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能以此為行動指引。擁有目標感的人,能夠朝著既定的目標,意志堅定地往前走。

也正是因為目標感強,在爾後的演員生涯裡,鞏俐拒絕了無數個電影邀約,有的是恩師的邀請,有的是我們看來一步登天的機會:

鞏俐大紅後,啟蒙導師尹大為曾找鞏俐拍電影。鞏俐拒絕,理由是,角色沒什麼挑戰。轉而去拍了《周漁的火車》。在人情至上的中國,也許只有鞏俐敢對恩師的邀請說“不”。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周漁的火車》鞏俐飾演周漁

007系列電影曾找鞏俐出演女主邦女郎,被她拒絕了,因為“讓我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而40歲這年,鞏俐勇闖好萊塢,卻甘願在《藝伎回憶錄》裡給章子怡當配角,因為“角色戲劇衝突性很大”。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藝伎回憶錄》鞏俐飾演初桃

所以觀眾才有幸看到銀幕上珠簾背後與孫紅雷糾纏的“周漁”,喘息裡都是令人戰慄的意亂情迷;

看到《藝伎回憶錄》裡,從眼角到髮絲都是戲的初桃,鞏俐也憑藉此片獲得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

因為鞏俐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不當明星,一生只想做個好演員。

一個好演員的標準是留下好作品,因為“你要呈現的,都是全世界永久保存的鏡頭”。

所以 “對我來說,電影產量多少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看完了電影,立刻對同伴說我們去吃爆米花吧,去吃麻辣燙吧,那我演這樣的電影完全沒有價值。”

鞏俐目標感強,她不蹭紅毯,不關心流量,不做生意,不搞投資,不做任何與演員無關的事情。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二、缺乏“目標感”,讓許多人渾渾噩噩,不知所往

鞏俐是幸運的,因為她是天生目標感很強的人,早早確定了目標,心無旁騖在心愛的演藝事業上做到了極致。

而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活得渾渾噩噩,終其一生,不知所往。

離2019年結束只有不到三個月了,還記得2018年年終盤點“全員皆喪”的失約失憶現場嗎?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年初雄心勃勃立下無數FLAG:

  • 健身,目標體重降到110斤以下,結果辦了健身卡去了三次,就不再去了;
  • 早睡,每晚10:30備忘錄,鬧鐘齊上陣,可是依然躺在床上抖音刷到半夜;
  • 考證,名報了,書買了,卻總是各種理由連考試都沒參加;
  • 看書,在朋友圈立下誓言“今天開始每天十分鐘閱讀,求監督”,卻沒有下文;
  • 存錢,卻總是抑制不住清空購物車的衝動,享受購物那一瞬間帶來的即時快感。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是不是特別像你?

每個目標都是具體的,實現起來也並不困難,可是一年過去了,你卻依然一個也沒有實現,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沮喪地認為是自己“懶”,“意志力太差”,每每痛心疾首,自責不已。

而事實的真相是因為你空有“目標”,而沒有“目標感”,目標≠目標感。

當你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那麼每個目標再美好,都是隨波逐流許下的願望,與未來的你關聯不大,於是你持續行動、咬牙堅持的動力就不足了。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只有兩天最重要,一是出生的那一天,二是知道自己為何而生的那一天。”

學會建立“目標感”,就能幫助你釐清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三、如何建立目標感

羅曼羅蘭說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的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如果你不想重複現在毫無熱情的生活,不想每年年終盤點發現年初定下的目標一個也沒有實現,更不願多年後回首成為羅曼羅蘭說的這樣的人,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學著建立“目標感”。

1、 向內探尋,挖掘自己的天賦和源動力

抽一段完整的時間,放下工作和生活,回到自己的內心:

  • 是否有過常被人稱道的能力和事件?那是什麼能力,完成什麼事情?
  • 曾經充滿熱情,頗具耐心,甚至廢寢忘食完成過什麼事情嗎?是什麼事情?
  • 如果讓你去到未來,你希望看到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具象地描述下來(外在呈現,內心狀態等)
  • 如果要去做理想中的自己,你甘願付出什麼樣代價?

當你認真回想,思考清楚,並能完整寫下以上四個問題答案的時候,相信你未來的樣子已經被刻畫得非常豐滿了,你曾經擁有的內在天賦和熱情也被挖掘出來了。

遺憾的是,曾經的熱情和天賦被你遺忘了。你活成了別人眼中該成為的樣子,但那不是你自己,所以,你過得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毫無生趣。

當你對未來的自己充滿強烈的渴望,並甘願為此付出代價的時候,你就找到了源動力。

2、 做好斷舍離,專注於有持續動力的領域

知道了自己的熱情和動力所在,也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下一步就是要做好斷舍離,在自己關注的領域精進。

我有一位朋友曾經一名優秀的IT男。儘管工作上游刃有餘,但是總是動力不足,用他自己的說法“每天上班像去上墳。”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協助他做了一次內在探索和優勢挖掘,他發現自己對佛教、音樂和瑜伽的興趣和領悟力遠遠超過了工作,原來只是囿於性別原因和看起來不錯的薪水沒有正視自己的內在需求。

經過分析和權衡,他果斷辭職,捨棄了所有和目標無關的事情,比如無效社交、遊戲等,專注於禪修和瑜伽。

人生有舍必有得。

當年他看似放棄了優渥的薪水,沉沒成本偏高,但是因為他找到了持續的動力,心無旁騖,用四年時間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光速成長,如今的他已經是幾家瑜伽會所的創始人,致力於將禪修和瑜伽相結合,成為當地瑜伽圈內的名人,收穫了心靈和財富的富足。

正如扎克伯格再給哈佛大學畢業生做畢業演講時說的

“一個人真正的目標感在於,意識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在行動上心無旁騖、朝他靠攏。”

3、制定短中長期目標,用“微習慣”的方式逐步達成目標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任何一個偉大的目標,都得從每個可達成的微小目標開始。

將目標進行分解,越短期,就要越具象,以可達成為基本原則,這裡可以借鑑《微習慣》裡的做法。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微習慣就是把想培養的新習慣,大幅縮減成mini版開始。例如把“每天閱讀1個小時”縮減成“每天閱讀一頁書”就是微習慣。微習慣很小,小到你覺得完成起來特別的輕鬆,你不會因為完不成而放棄,從微習慣開始,先養成習慣,才能將能力培養得更強,實現更高目標。

比如,你的三年目標是成為健身教練,那麼一年內你至少得練出六塊腹肌,讓自己身材達到健身教練的標準。

你就要把這個目標拆解成月度、每週甚至每天的目標。你可以從每天一個俯臥撐,養成微習慣開始。

當你開始了,並毫無難度地堅持下來了,微習慣的強大威力就會顯現,你會發現一天一個俯臥撐的目標在真正實施的時候,就變成了10個、15個、20個……

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看到結果,進入正向循環後,你的熱情和動力會更加高漲,目標勢必達成。

四、有了目標感,還需要刻意練習,才能綻放極致

林清玄說: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鞏俐的自信、霸氣和美是骨子裡透出來的,是一名優秀演員的底色,是生命的化妝。

鞏俐並不是天賦過人的人,從高考四次才成功可見一斑,她不過是因為擁有超強的目標感,然後經過大量刻意練習,讓自己綻放到了極致。

拍攝《紅高粱》之前,鞏俐連高粱都沒見過,而為了角色,他們竟然種起了高粱,為了演好九兒,鞏俐在山東高密住了兩個月,為了戲裡一個挑水的鏡頭,練習了一個月挑水;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紅高粱》鞏俐飾演九兒

為了拍好《秋菊打官司》,鞏俐在陝西隴縣一呆就是四個月,學會了陝西方言,素面朝天,頭髮凌亂,甚至偽裝成“大肚子”,當地村民只知道她是一名懷孕6個月的孕婦,壓根不知道她是演員鞏俐;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秋菊打官司》裡的秋菊

而為了《藝伎回憶錄》裡的初桃,她在日本體驗生活兩個月,一個4秒不到的舞扇鏡頭,鞏俐練了5個月,每天練習2000次。

正在火熱拍攝中的《中國女排》,鞏俐飾演女排教練郎平,她每天泡在女排球場體驗,觀察,學習,正式開拍後,神還原了郎導的神韻,以致成龍探班時露出的現場照片,鞏俐的背影讓隊員都無從分辨。

別人是影后,她是鞏皇 | 鞏俐,憑什麼?

《中國女排》拍攝現場

到這裡,聰明的你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別人只能是影后,而她是鞏皇了嗎?

因為她專注目標,堅定執著,人在高峰依然敬畏職業,敬畏角色,日復一日刻意練習,呈現了一個又一個永遠鐫刻在電影史上的豐滿人物。

鞏俐有底氣把對電影事業的自信與野心寫在臉上,無論長江後浪如何推前浪,鞏俐永遠傲立潮頭,無論出了多少影后與女王,獨有鞏俐能被尊稱“鞏皇”。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作者,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作者:希望姐,個人品牌成長教練,願和你一起成長,探索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