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晴晴說|善良阿九的心裡話


我是阿九,從小到大爸媽都教我要多做善事,不撒謊,不偷竊,不犯法,他們還教我要認真學習,將來有出路,好賺錢養家。對於其他的教導,我都沒有什麼意見,但是唯獨有一樣,做善事,很讓我鬱悶。

大家都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太過善良的人往往會變得軟弱,而且還不自知。所以我擔心自己也會變得軟弱。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反而在我意識到軟弱時時我已經軟弱多年了。


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小時候能做的好事有限,最常做的就是幫大人跑腿。沒上學的時候,一些大姐姐經常讓我去跑腿,有一次幫忙買冰棍,小賣部太遠,從小賣部跑回大姐姐家時冰棍已經有所融化,因此跑腿的我不僅沒有得到一句謝謝,反而捱了一頓罵。

那時我特別委屈,一個人落寞地走回自己家,心裡想著,今後再也不去找她們玩了,雖然一個人比較孤單,爸爸媽媽不會陪我玩,可是去和那些大姐姐們玩時,總會被喊去幹活。要是我還有自己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多好呀,就不用出去外面受欺負了。

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此處安利:小孩子很小的時候,特別膽小,也非常喜歡湊熱鬧。而父母如果沒有給予足夠的陪伴,他們經常會選擇出門去玩。像跑腿這樣的事本身沒什麼,但如果有一些惡意欺負人的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粗魯地謾罵,以及變相地折磨小孩。而孩子太過於渴望同伴,即使受欺負,也會因為無知以及需要陪伴而逆來順受。

因此我覺得,爸爸媽媽有空的時候要多和孩子交流,問問他們今天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又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以便能夠幫助孩子辨析他們的同伴是否值得交往。相信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懂,就不多說了。

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後來,我慢慢長大,能做的善事越來越多,比如在路上遇到老人家時會開著電動車老人回家,在學校裡幫同學買東西、打熱水、待打掃衛生,甚至於為了讓生病的舍友睡得舒服,讓出自己下鋪的床位,獨自坐到天亮。

似乎都好小好小,但也是能力所及的了。然而被我幫助過的人,並不是都能說一句謝謝,甚至於有些人因為我的“好說話”,習慣性地賴上我,比如讓我幫忙打水,還要刷我水卡。而雖然內心已經極其不願意,我卻還是為了同學情誼去幫忙。

那時我在想,我到底要找什麼理由去拒絕呢,我實在不忍心花我父母的錢為別人買單,但是直接說出來會不會太小氣,我會不會因此被嘲笑,被孤立,被排斥?想著想著,就特別怕了,只能每天心不甘情不願地為別人做善事。

也是這時,我發現自己所作所為已經不是善良,而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了。

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可是從小到大老師們家長們都只是教會我要和同學互幫互助,沒有教會我如何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也沒有教會我如何辨析哪些要求不合理。

即使成年之後的我已經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可是那些年呢,那些被當做“冤大頭”欺負過的帳,如何去算呢?而且當人習慣性被使喚,奴性上身已經不自知,甚至會覺得自己多麼偉大地做著善良的事情。

所以,我想告訴所有看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們,不僅僅要教會孩子善良,還要告訴他,他的善良要有底線,有鋒芒。不要一味地付出,也不要傻乎乎地聽別人的吩咐去做事。


而這些,可能還要從家裡做起。畢竟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你們教給孩子的,你們的言行舉止,你們讓孩子做的事情,都會直接地成為他人生初次的三觀底色。因而在家裡的時候,爸媽媽媽們最好能明確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讓他去做那些事,順便問問他願不願意,通過耐心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去表達你們的意思,也能瞭解他的心理。

在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不要一味地瞎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我們最息息相關的事情,大多數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得讓他們學會如何處理這些小事,他們才會慢慢去形成處理大事的意識形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是如此地顯淺,我相信爸爸媽媽們比我們這些小孩更有經驗。

而同是小孩的你,如果在做善事的時候,感覺到自己並不快樂了,感覺對方的要求讓你覺得不舒服了,記得學會拒絕。如果自己不懂如何開口,就向親人朋友求助,有時候也可以找老師幫忙(老師們常說教書育人,先教做人,再教學習,所以不要覺得尷尬!)。我們還是孩子,在自己沒有弄清楚是非對錯時,是應該向大人求助的,雖然某些大人三觀不正,但憑藉自己的直覺,去尋找最可以信賴的人給自己出謀劃策,一定會有迴音的!

別教孩子做善良的傻子

當然也可以來找我哈,晴晴認真想過了,頭條號專門用來和大家談談作為學生的我們,希望爸爸媽媽能怎麼做,說說我們小時候不敢說出來的話,替下一代小朋友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也做同齡人的傾聽者。


覺得晴晴說的有理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