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世人都知道周家三兄弟才華橫溢,曾創作出無數經典著作,在中國近代文化界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可是在其他方面,這三兄弟都有被人詬病的地方。

大哥魯迅和三弟周建人都曾拋棄原配,和另外一個女子同居,並生育了孩子,周作人則是人人唾棄的文化漢奸。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周建人


三兄弟中,周建人不僅拋妻棄子,對於他兒子周豐三在其伯父面前開槍自殺一事,周建人也表現得不以為然,實在令人心寒,而當時的周豐三年僅20歲。那麼,為何周豐三要自殺呢?

周豐三出生於1922年,是周建人和前妻羽太芳子的小兒子。羽太芳子是一個日本人,出生於1897年,她的姐姐羽太信子嫁給了周作人,並來到中國居住。

1912年,由於信子懷孕需要人照顧,羽太芳子便隨哥哥從日本來到紹興,照顧姐姐。

彼時芳子就住在周家,和周建人朝夕相處,兩人便逐漸產生了感情。後來在周作人和信子的極力撮合之下,兩人走到一起,結為了夫妻。

在周建人和芳子剛剛成婚那幾年,兩人的感情還是相當深厚的,相處也很和諧,而轉變就出現在他們來到北京以後。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周建人和魯迅夫婦,前排左一位周建人


在1919年時,魯迅花高價買下了北京八道灣衚衕裡一座三進的四合院,並把周母和兩個兄弟接到了北京居住。

自此,周家人正式團聚在一起。在老家紹興時,周建人曾在當地的小學任教,雖然收入不高,但也勉強可以養家餬口。可是自從他搬來北京後,失去了工作,沒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便拮据起來。

而芳子來到北京後,見識到了北京的繁華,逐漸變得愛慕虛榮起來,她和姐姐信子一樣,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知道節省。

信子有周作人供養,自然花銷得起,可週建人沒有工作,哪裡有錢供養她呢?

由於家裡入不敷出,芳子漸漸開始嫌棄起丈夫,覺得他沒本事,不能像二哥那樣賺大錢來給自己花。

有一次,周作人夫婦和芳子約定租車帶著孩子們出去玩,周建人也想參加,卻被芳子冷嘲熱諷了一番,令他無地自容,也是這次讓周建人的心開始有了變化。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周作人和其日本妻子


不僅如此,隨著環境和收入的變化,芳子開始疏遠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樣知書達理,體貼丈夫了。而最令周建人無法忍受的是,芳子只要一說起日本,就是一副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的樣子,而一講到中國,卻滿臉不屑,還說中國卑賤低劣。

周建人是一個很愛國的人,如何能忍受妻子如此貶低自己的國家?自此,夫妻倆的關係日益惡劣,為日後兩人鬧翻埋下了伏筆。

周建人自從搬到北京以後,一直沒能找到工作,平時他只是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旁聽,或者發表一些植物學方面的文章。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兩年多,直到後來,出於生活所迫,在兩個哥哥的幫助之下,周建人終於在上海商務書館找到了一份編輯的工作。可是就在周建人要前往上海工作時,芳子卻因懷孕而無法同行。幾個月後,芳子就在北京生下了小兒子周豐三。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前排左一為芳子,後排左一為周建人

之後,周建人曾多次寫信給芳子,讓她帶著幾個孩子去上海和他一起生活。可是芳子已經習慣了北京奢華的生活,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姐姐,便毅然拒絕了丈夫的請求,甚至還說不去上海不離婚等絕情的話。

而周建人原本就和妻子起了嫌隙,如今妻子又不肯來上海和他一起生活,故而對妻子更加失望。夫妻倆就此分道揚鑣,再也難以複合。

周建人來到上海不久,就遇到了紹興的學生王蘊如,兩人很快就相戀,並同居了。之後的幾年,兩人陸續生下了三個女兒,而周建人更是徹底在上海安家,不再回北京了。

直到1936年,魯迅去世,為了慰藉喪子之痛的母親,周建人帶著王蘊如和三個女兒來到北京,給母親拜壽。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周建人和王蘊如


而就在這段時間裡,周家爆發了劇烈的爭吵,其中周建人的二兒子周豐二更是拿刀威脅父親,還打電話給日本領事館,準備加害父親。

在這場爭吵中,芳子的幾個孩子都站在她這一邊,而這一切都令周建人心灰意冷,同時也把他對芳子的最後一點感情消磨殆盡了,於是他憤然回了上海。

不久後,周豐二又寫信給他,讓他和母親和好,否則就不認他做父親。就連周作人也寫信責罵三弟,說他忘恩負義。

而這些行為卻徹底激怒了周建人,於是他決定和芳子他們徹底斷絕關係,既不再寄生活費,也不再去北京看望他們。

周建人和芳子的這些恩怨情仇傷害最深的就是小兒子周豐三。在他尚未出生時,周建人就去了上海,甚至他出生時父親也沒有回來。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而在周豐三兩歲的時候,周建人就在上海有了另外一個家,還有了三個妹妹。之後,周建人回北京看望他們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這令周豐三對父親是又愛又恨,尤其是在父親拋妻棄子以後,他對父親的恨意就更深了,這種矛盾情結讓周豐三痛苦極了,令他身心遭受巨大傷害,而這一切也釀成了他後來自殺的悲劇。

1923年的夏天對於周家三兄弟來說註定是個多事之夏,原本週家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住在北京八道灣裡,過著和睦幸福的生活,三兄弟之間也互相扶持,手足情深。

可是就在這一年,由於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從中挑撥離間,導致周作人和大哥魯迅失和,兩人反目成仇,並決定老死不相往來。隨後,魯迅就帶著母親和妻子永遠地離開了八道灣,再也沒有回去。

魯迅一生都在追求民族解放和國家強盛,而他的作品也充滿了正義之氣,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從舊社會走向新時代。

魯迅在文學界的地位是極為崇高的,他的作品深深地影響著一代青年,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一位大作家。而周作人卻和他完全相反,雖然從文學成就上來說,周作人並不比魯迅差,可是他卻走上了一條邪路,結果成為了人人唾棄的文化漢奸。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北平失陷,很多愛國文人義士都紛紛加入到抗戰之中,為抗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可是周作人卻在妻子和妻妹的影響下,開始和日本合作,成為了依附於日軍的御用工具,從此走上漢奸的道路

而周作人自從當了漢奸以後,也更加富有了,於是他開始大興土木,把家裡打造成日式風格的豪宅,供他們夫婦二人居住。

不僅如此,此後,周作人家裡的所有物品都是去日本人開的商店裡買,生病就找日本醫生。逢年過節的,更是大擺宴席,過著奢靡無度的生活。

最可惡的是,周作人去日本開會時,還特意去參拜靖國神社,為那些侵華戰爭中死去的日軍招魂。而之後,他還特意去了醫院慰問戰爭中受傷的日軍,並捐款給他們養傷。

毫無疑問,周作人的這些行為已經嚴重背叛了國家和人民,令人所不齒,所以當他的漢奸身份曝光後,立刻招來全國人民的唾棄和鄙夷,從此臭名昭著。

和周作人不同的是,周建人卻站在魯迅這一邊,堅定不移地參加抗戰,積極參與各種反侵略的革命工作。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那麼周豐三在這裡面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雖然周豐三是周建人的兒子,但由於他自幼在八道灣長大,和伯父周作人一起生活,所以影響他最大的也是周作人,人們提起他,甚至稱呼他為漢奸周作人的侄子。

可以說,在周豐三的眼裡,周作人更像是他的父親,給予了他關愛和幫助。

周豐三是一個是非分明的人,他和父親周建人一樣愛國,所以他堅決反對伯父周作人當漢奸,並多次勸說他,希望他能夠懸崖勒馬。

可是周作人早已鬼迷心竅,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這令周豐三鬱悶極了。而且當時全中國都處於抗戰之中,周豐三就讀的中學也日日在宣揚團結一致,抗日救國的先進思想。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可由於周豐三的母親和伯母都是日本人,他自己也是半個日本人,這讓他在學校裡備受排擠和鄙視,同學們誰也不肯接近他,這令他更加苦悶了。

1941年的時候,周作人正式出任汪偽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一職,這更是把周豐三推入了輿論的頂點。長期受輿論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家庭原因和性格原因,周豐三徹底崩潰了,於是他最終選擇以一種極其殘忍和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這一年的3月24日上午,北京八道灣衚衕裡,周作人的保鏢從外面辦事回來,隨手便把手槍放在了桌子上。

79年前,魯迅侄子周豐三在伯父面前開槍自殺,年僅20歲,原因成謎


就在這時,周豐三趁人不注意,立刻拿起了這把手槍,在伯父周作人面前,毫不猶豫地對準自己的太陽穴開了一槍。這個年僅20歲的青年倒在了血泊裡,不久就氣絕身亡了。

關於周豐三的自殺原因眾說紛紜,但從周豐三的生活環境來說,他之所以在伯父面前自殺,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伯父的不滿和抗議,另一方面則認為這是證明自己清白最好的方式。

可惜,周豐三的死並沒有喚醒周作人的良知,他依然繼續做著他的漢奸工作。直到抗戰勝利後,他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晚年過得相當悲慘。

而周建人呢,得知兒子自殺的消息後,卻並沒有任何反應,彷彿死的不是他的兒子一般。不得不說,周豐三實在是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