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圖片源自網絡

作者:艾尚

藍四十有一條繡著白蓮花的底褲,在司馬藍的女兒憤怒時被撕碎了,但我卻彷彿看見在那些碎片中悄然綻放了最聖潔的蓮花。她讓我想起了巴比倫宗教裡祭神的ji女,奉獻自己的一切來維護自己心中的執念,在世俗眼中,她們是最骯髒的,可在宗教的香火裡,她們比世上的任何人都乾淨、純粹。

《日光流年》是個充滿悲劇的小說,在這個故事裡,有一個的信仰力始終存在,那就是四代村長和村民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逆天改命,衝破短命的束縛,打破活不過40歲的世代詛咒。因為信仰,有了類似宗教般的虔誠,也就成就了三姓村權力的巔峰,村長就是最高統治者。

藍四十是《日光流年》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個女性角色。她的一生都是在奉獻和犧牲中度過的,她雖然被當成權利和利益的祭祀品,但作者毫不吝惜地將聖女的光輝都聚集了到她的身上。

01 第一次,她獻出了她的貞潔

在村長藍百歲的領導下,粑嶁村的全部耕地,需要全部深挖兩尺,翻過來換成新土,這個浩大的工程量,如果讓村裡的勞動力來完成,需要50年才能逐步實現。

突然有一天,天降神兵,公社主任帶著政治任務領來一幫人,義務為他們村做這件事,村長藍百歲喜出望外,可是好景不長,偏遠地帶撈不到政績的主任決定撤走大部隊。

這個貧瘠的村子,窮得叮噹響,實在拿不出什麼來留住主任,司馬藍讓姑姑繼續伺候主任,但是似乎無效,最後不得已,藍百歲只好祭出了自己未出嫁的女兒藍四十。

藍四十平靜地選擇了這條路,而司馬藍的一席話,更堅定了她的選擇:

司馬藍已經從那條凳上站起了,他望著村人,望著藍四十,不緩不急說,四十,你只要讓盧主任把人馬調過來,把村落的土地翻一遍,讓我娘和村人們年底都吃上新土打的糧,不要說你是侍奉盧主任,你侍奉啥兒人我都要娶了你,我要不娶你做我媳婦我天打五雷轟。

作者用含蓄、朦朧的筆調,不動聲色的勾勒著,那一夜的悲壯和肅殺。半夜裡,藍四十娘吊死了,司馬藍在村裡最高處的梁道,泥堆般的坐了一夜,受寒發燒,三夜不退。

一切都緣於宿命。對權勢的卑微膜拜,也是為了對活著的深深眷念,在死亡和寂寞中,那些為擺脫苦難的一切生命的進行,都無所謂光明與黑暗。

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第二次,她祭奠出她的愛情

然而,司馬藍終究沒有選擇藍四十,他為了當上村長,背叛了自己的諾言。

以犧牲藍四十的貞潔,得以完成的翻土就長壽計劃,終究是以失敗告終了,藍百歲遭受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司馬藍給了他一把麻繩,失敗意味著權力落空,也意味著權利的交替迭代。

四十把父親的死訊告訴司馬藍時,他還是被死神的逼近和強悍,驚得渾身顫慄,那一刻,他無比想得到藍四十,也無比渴望活著,父親說過的話,在耳邊迴盪:“藍啊,你一定要當村長修渠引水......”改變命運的責任和執念此時已經佔據上風。

此時司馬藍的表妹竹翠,硬生生地插了一槓子,如果不娶她,她就嫁到外村,讓司馬藍當不成村長,加上她孃家的勢力,都是穩固權力的砝碼,糾結的司馬藍終於放棄了藍四十。

成為村長的司馬藍,雖然並不愛竹翠,卻也和她陸續生了三個丫頭,被背叛的藍四十一直沒有出嫁,平靜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年從孩子口中的四十姐,變成了四十姑。

司馬藍切斷了跟四十的感情,雖然他也會默默地幫她做一些體力活,但從不打擾她,無數個夜晚,藍四十寂靜而清幽的院子,從來沒有響起過她期待的敲門聲。

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03 第三次 她踐踏了她的身體

在三姓村,賣皮、賣yin這些極端手段,不是為了謀求更多的金錢,追求物質的享受,而是為了集體利益犧牲個人身體的壯舉。

那旅行袋裡裝了她換洗的衣服,路上的乾糧,洗臉巾,木梳子,再就是兩瓶三姓村祖上傳下的止血崩漏水,專用以和男人床事以後洗自己的下身,以防治女人脾虛血虧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淨,血淡質薄,面色暈白,身體倦怠,四肢不溫,氣短懶言和婦女帶下及子宮下垂等女人病症。

祖上傳下的中藥洗劑,可見,藍四十也不過是眾多三姓村“賣身”女人中的一個,這裡不僅僅有人們基於對生的渴望,而自願自發的行動,也有被權力暴力驅使的結果。

三姓村的女人們是一個絕對弱勢的群體,除了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還要承受精神上的侮辱和傷害。眼睜睜看著女兒受虐,心碎的四十娘直接上吊自殺了,後來翻土計劃失敗父親也自殺了,後來,她一直孤獨地像男人一樣活著,這一刻,她從柔弱變得堅毅。

司馬藍喉病發了,竹翠拿這個消息當成打擊四十的武器,兩個女人在面對同一個男人要死的消息時,完全是兩個反應。

可這一刻她臉上的亮光沒有了,菩薩樣的安詳蕩然無存了。緩緩地抬起頭,她原來一臉的潤紅成了蒼白色,碗在手裡搖搖晃晃似乎要脫手掉下來。她盯著面前的杜竹翠,想說什麼張張嘴,卻沒能說出來。

愛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愛眷和憐憫。當司馬藍喉病發作,用合鋪和修渠當諾言,帶著三個女兒跪在四十面前,脅迫她再次去九都賣身籌手術錢時,那一刻,司馬藍既卑劣又無恥。

在竹翠惡毒的謾罵中,四十再次踏上恥辱之路,一輩子沒有擁有過一天的男人,讓她傾盡所有。

她罵得唾星四濺,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使三姓村人忽然間眼界頓開,像聽唱一樣集下一片,只有藍四十立在井臺沿上,一動不動,臉上白蠟一樣不見表情,嘴角卻有她上下牙齒咬破下唇的一線血絲。

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04 第四次 她失去了她的生命

藍四十在黑暗中默默地數著,一共一百七十九個男人,終於湊夠了那個男人的救命錢,終於不用再忍受身體的摧殘和精神的屈辱。

然而,命運沒有就此對她露出一絲笑容,她染上了髒病。或者說,她死於自己的善良,當司馬藍的大女兒為了阻止他們合鋪,準備自己接客時,四十動了惻隱之心,用自己的身體替了她,那一次,死神牽了她的手。

她看到了藤蒼白的臉如凝在門口的一團兒化不開的雲,看到她眼中的光無論如何也沒有不久前那樣熾烈如火了。她心裡又一次轟然的翻動,又一次想到她畢竟才十七,身子還單瘦得缺骨少肉,想到她領她洗澡時,才終於看清她的胸脯剛剛脫開板平,隆起得還很是可憐。她把目光從藤的白鹼粉一樣的臉上挪開,猛地叫住了就要進屋子的男人。

身體不適回村後,四十偷偷地用中藥一遍遍洗刷飽經屈辱的身體,直到病入膏肓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隱情。

劫後餘生的司馬藍想要履行他的諾言,此時的四十已經心如止水,她拒絕了司馬藍,並用激將法刺激了他,讓他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帶領大傢伙修渠引水改命。

司馬藍的雙手絞在胸前,臉上厚了一層青紫,眼珠忽然變得又暴又凸,綠盈盈如兩枚青果,就都啞著不言不語。端了碗的人不再吃飯,空手的人微微怔著,女人們躲到男人們的身後,把奶頭兒塞進懷裡想哭的孩娃的嘴。

被藍四十義正詞嚴地一頓搶白,司馬藍臉上青紫,眼珠暴凸,啞著不言不語,駭人的臉色嚇哭了孩子,他知道自己再也沒有資格去愛這個女人,她雖然被玷汙了身體,卻是三姓村心靈最聖潔的女人。她不僅僅是為他獻身,也是為了三姓村,他身上肩負著未完成的千鈞重任,於是雷厲風行召集村民開始了引水的大工程。

命運至此,再次開啟了又一個可怕的輪迴,司馬藍傾盡了所有,生命、愛情、尊嚴來引來的靈渠水,隨著轟隆隆飄下來的竟是烏黑的水花和一片片垃圾與老鼠的屍體。

被現實粉碎了一地的絕望,司馬藍在四十歲的前一天,去了藍四十的家,而此時的四十早已靜悄悄死去多時。

他知道,她壓根兒死過了。她身上的寒氣如風口一樣吹著他。再低頭望她的兩腿間,把頭湊到幾寸近,他聽見了她腿間的黑臭和赤紅的中藥氣息涇渭分明地汩汩響。...他不驚不異,木木然然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時間也死了,如干涸的河樣流動消失了,他就那麼待一會。他就那麼呆了歲歲月月......

矇昧的權力傾軋下,在汙濁的泥濘裡,開著聖潔的白蓮花

圖片源自網絡

至此,司馬藍從亢奮中清醒,魔鬼附體,英雄附體,都開始剝離,那一刻,他迴歸了自己,心底開始痛,看到在最骯髒的泥濘裡,有一朵最聖潔的白蓮花在綻放,他終於明白,他這一輩子失去了他最珍貴的東西。

05 最後一次,她獲得了她的圓滿

藍四十的一生,都在被命運裹挾,在矇昧的信仰中,在權力傾軋下,她像巴比倫宗教裡祭神的妓女,有著宗教般的悲劇色彩,奉獻自己的一切來維護自己心中的執念,不幸時不悲,看見不幸時心生憐憫,至善至美。

作者用憐愛的筆觸塑造出這個人物,給了她最美的身體,最善良的心,也殘酷地給了她最悲慘的結局。把最美好的東西撕扯成碎片,撒散在讀者面前,直擊痛點,直達靈魂。如同曹雪芹筆下的黛玉,質本潔來還潔去。

第二天,人們發現,村長司馬藍抱著死去多時的藍四十天長地久的睡著了。在司馬藍四十歲的前一天,這一對苦命的戀人,結束了對自己的殘忍,做回了自己,以死亡的姿態,終於在一起了。

院內靜如墓地,只有歡快的銅色的嗩吶聲,越牆過來在院子裡響來響去。他是果真看見了四十,一如往日的穿著,一如往日的步態,在屋門口默默地站了一會,轉身朝裡間屋裡走了,他隱隱聽見了四十說了句啥,好像說飯蓋在鍋裡,菜扣在碗裡,渴了案板上的盆裡有消熱的豆湯。他跟著她飄忽不定的聲音站起來,院子裡的葬樂依然汩汩潺潺,星光在那音樂上細雨樣灑了一層。

06 結語

生命本質就是活著,重視生,也重視死,輕視生也輕視死,生和死就每天發生著,也許正因為對死亡的敬畏,才多了一份活著的堅韌。生命主題就是掙扎和呼喊、絕望和反抗。

清澈的靈隱水何時變成了黑麵湯?看來,誰的命運也離不開世界的風雲變幻,每個人和外界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讓我們積極地與世界連接,不矇昧不閉塞,愛在此時,活在當下。

閻連科說:“生命中的苦難在所難免。但那不是我著重表達的地方。也不是人類的希望所在,我以為,那種生存中的精神和勇氣,是人類的希望之光。正是精神把我們帶到文明的今天,也將帶到未來的明天。”

我是艾尚,歲月如歌,願以文字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