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縱觀國家大勢,面對經濟轉型,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期,“金稅三期+ 五證合一+ 稅收實名制認證+ 國地稅聯合稽查+ 個人稅號+ 機器人+ 信用體系+ 稅制改革+ 電子發票”等政策的聯合推進,使得“財務規範”勢在必行,而且誰先規範,誰將獲得先機、走在前面。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那麼,哪些企業急需進行財務規範治理和整改呢?

1. 規模不斷增大的企業。

不少創業企業從零起步,不斷髮展壯大,如果仍然沿用最初時的財務管理方式(如流水賬+ 代理記賬),顯然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的規模要求。“18歲的小夥,總不能再穿開襠褲了。”因此,應與時俱進,不同規模的企業,要匹配相應的財務管理體系。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2. 利潤空間縮小的企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前那種靠膽大和粗放管理賺錢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都在上升,稅收漏洞的空間越來越小,競爭卻不斷加劇……企業需要進行精細化管理,而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財務體系,打通財務與業務的關係,才能獲得更大利潤空間。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3. 靠鑽稅收漏洞存活的企業。

“營改增”之前,許多企業都有做“兩套賬”“不要票的就不交稅”“隱藏銷售收入”“虛增成本和費用”“買票套現”等偷稅漏稅行為。隨著稅務稽查技術與手段越來越強大,靠鑽稅收漏洞生存的企業已經越來越艱難了。要麼產業轉型升級,要麼企業規範改革,這是所有成長型民營企業老闆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4.面向資本市場的企業

無論是想IPO 上市或新三板掛牌,還是其他股權債權融資、公司兼併收購等,都需要對企業進行估值的包裝。財務規範與體系健全的企業,其估值毫無疑問要比財務混亂的企業高得多。“閨女出嫁前,總是要化個淡妝、換身乾淨衣服。”企業不進行財務規範就直接推向市場,身價必被低估。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5. 要做股權激勵的企業。

“沒有一件值得幹的事情,是可以一個人幹成的。”優秀的企業,常面臨需要給高管們分紅、分享企業的利潤。那麼,“親兄弟,明算賬”,如果企業的賬是糊塗的、財務是混亂的、報表是錯誤的、財務是做兩套賬的、數據考核指標是不準確的……那麼企業的分紅和績效考核將無從談起。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6. 面臨接班傳承的企業。

20 世紀80 年代或90 年代開始創業的老闆,現在開始面臨企業傳承的問題了。原來的粗放管理,靠的是老闆的人治和董事長多年的威望,但是少帥們不願意也不可能像父輩們那樣操勞,他們基本上都是接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明白需要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需要通過制度、流程、報表、系統來管理企業。而且,管理系統越健全,少帥們接管企業也越容易。

經濟轉型時期,誰先規範財務,誰將獲得先機

當然,除了以上幾類企業,還有許多民營企業,也都需要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一句話,年營業額達2000萬元或以上的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一套財務體系,否則很容易發生各種財稅損失、“跑冒滴漏”,甚至財稅罰款,以及牢獄之災。

更多企業經營管理好書及乾貨分享,請關注我們及同名公眾號“匯智光華雲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