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著名的靈脩大師埃克哈特·託利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乞丐在路邊乞討,一直這樣坐在那裡三十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經過,這位乞丐機械地舉起他的舊棒球帽 ,喃喃地說:“給點吧。”陌生人說:“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然後他問:“你坐著的是什麼?”乞丐回答說:“什麼都沒有,只是一箇舊箱子而已,自從我有記憶以來 ,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

陌生人問:“你曾經打開過箱子嗎?”“沒有”乞丐說,“有什麼用?裡面什麼都有沒。”陌生人堅持:“打開箱子看一看。”乞丐這才試著打開了箱子。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乞丐驚奇又狂喜,箱子裡面裝滿了金子。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故事裡所講的那個乞丐,而那個被我們可能坐了一輩子卻沒有發現裡有黃金的箱子,就是我們內在的力量。

埃克哈特·託利說:“那些沒有找到他們真正財富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們有很多物質上的財富。他們四處尋找成就、安全感或是愛情所殘餘的快樂與滿足。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僅已擁有了這所有的東西。而且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力量。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很多女性喜歡將能量集中在過去的事情上,比如今天早上和老闆打招呼老闆為什麼不搭理我?是不是他對我不滿意?會有什麼問題嗎?很多女性會馬上猜測下去,這個思維過程轉動得飛快,負面的潛意識也運作得飛快。而男人在這方面比較遲鈍,男人可能沒有幾分鐘就忘記了和老闆打招呼這件事情,而很多女性可能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就想到幾個世紀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而得出結論:也許老闆對我有了看法,我可能以後不會得到重用了 。然後將自己的能量回溯到過去的任何一個點上來解釋現在的不幸:也許老闆聽信了誰的壞話,也許上次作報告時我的態度讓他不滿意等。從而製造出一個受傷的自我。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將自身的能量集中在過去,這是很多女性執著於宿命論的原因。她們喜歡看星座的特徵,喜歡找算命的人來看自己的前世,從而確定自己的不幸是命中註定的。算命、看星座回溯過去 、搜尋老闆沒和自己打招呼的原因,既然可以將自己的能量投注在如此多的地方,就唯獨不看現在。這是因為這些女性沒有活在當下,認為過去比現在更可信 、更真實,情願相信過去,這樣才會使自己安心。但是現實的痛苦不會因為你逃向過去就會得到解脫的,它依然存在你當下的生活之中,並因為你執著過去而加倍的擴大。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埃克哈特·託利認為:“除非你能擁有當下的力量,否則你所體會到的每一個情感上的痛苦都會留下一個依附在你身體裡的餘痛。這種情感上的痛苦與你過去已經存在的痛苦合併,並在你的大腦和身體內紮根。這就是你情緒的‘痛苦之身’.”這些積累在我們內心的“痛苦之身”可能是一次失戀的打擊,一次被父母遺棄的慘痛記憶,一次被朋友背叛的傷痛等等。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引發“痛苦之身”,尤其是當它與我們現實的痛苦產生共嗚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力量越小,體內的“痛苦之身”就越強大。“痛苦之身”的生長需要營養,我們的任何一種負面情緒,如沮喪、憤怒、恨、哀怨、情感衝突,甚至是疾病的打擊,都可能是它生長的最好養分。那些喜歡將思維的能量集中在過去的女性,很容易 淪為“痛苦之身”的奴隸。當這些女性反覆在過去負面情緒中沉淪時,“痛苦之身”駕馭了我們的靈魂,為了繼續生存,它會加倍地放大我們的痛苦,排斥生命中的快樂。最終,消滅我們當下的力量,讓我們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一位原本生活幸福的女性,突然之間遭受了丈夫在情感上的背叛。這對她來說是巨大的痛苦,以致讓她根本不想去面對。於是,她找到了另一個痛苦來對抗上一個痛苦——賭博。賭博讓她輸光了家產,欠下了債務,於是她離開了自己的家,過上了流亡逃債的生活。在流亡的路上,她不斷地想過去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假如丈夫沒有背叛自己,她也不會落到如此的結局。背叛、賭博、欠債、逃亡,這一個個痛苦構成了這位女士的“痛苦之身”,將她的生活一步步推上毀滅。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這位女士缺少的恰恰就是”活在當下”的力量。當她被丈夫背叛的時候她的痛苦是自己是一個遭受到背叛的失婚女人。這是一個事實,它有兩方面的意義:失婚的痛苦和重生的可能。前者是“痛苦之身”最好的養料,後者是打敗痛苦的現實力量。但是她選擇了沉迷於前者,從而開始了下一個痛苦的循環。

宿命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雖然痛苦是生活中不可逃避的情感,但它也是可以被戰勝的。但是如果我們將“痛苦之身”等同於我們自己,這就會失去重生的力量,正視現實,活在當下,才是我們迎來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